APP下载

汇聚千万恩施市民爱心“一路向北”做公益助学

2014-12-02众讯传媒张明强

社会与公益 2014年1期
关键词:恩施市驻点恩施

文/众讯传媒 张明强

2013年12月16日,“一路向北”爱心大巴承载着香港、深圳等地市民的满满爱意,向北驶向美丽的恩施,在恩施市硒都广场进行驻点宣传并接受募捐。在恩施驻点宣传中,得到了恩施市义工协会的大力支持,汇聚了千万恩施市民的爱心。同时,也得到了恩施电视台、恩施晚报、恩施传媒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与报道。

“一路向北·为土家族杨柳池小学募捐”,是一个由深圳市慈善会·深圳温度组委会与茶茶度国际茶商城联合主办的助学公益活动。“一路向北”爱心巴士从深圳出发,沿途经广州、郴州、长沙、岳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等8个城市,并与沿途各城市公益组织、媒体在当地举办募捐助学活动,停车宣传并接收捐赠物品,行车全程约1500公里,一路向北到达土家族水布垭杨柳池小学后,将所募捐到的物资送到孩子们手中。

“一路向北”的主办方之一的深圳市慈善会·深圳温度组委会主办的“深圳温度”大型城市互助公益项目,是在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领导小组、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深圳市慈善会主办的大型城市互助公益项目。项目以“透明·融合·创新”为核心理念,以“深圳温度·为爱加温”为主题,以深圳最高建筑——京基100大厦为主体形象,以不限于深圳户籍的弱势群体为资助对象,倡导“爱心消费”、“生态公益”及“人人公益”,传递深圳爱的正能量,彰显城市的深度与温度。

杨柳池小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水布垭镇,建于1958年,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现有834名学生,其中住校生达550人,教师44名。即使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大,但该校的基础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学校没有安全牢固的围墙,没有平整宽阔的操场;老师没有独立安静的办公室,没有舒适整洁的宿舍,教师宿舍全部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且大多数是D级危房的土坯房,连独立的卫生间都没有;学生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安全卫生的食堂。隐患重重的食堂,面积不足100㎡,就餐空间有限,学生经常“风餐”在外,如果碰到下雨天,只能躲进屋檐下或打着伞在泥地操场上匆匆吃饭···

“一路向北”此次驻点恩施宣传接受募捐,汇聚了千万恩施市民的爱心支持。在活动现场,市民热心询问杨柳池小学情况,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在了解详细情况后,大家纷纷回到家中,将认真整理的物资送到志愿者手中;很多老奶奶或者大姐、大哥们带着自己的小孩,纷纷向“一路向北”进行款项募捐;还有一些爱心市民,购买了茶茶度定制的义卖茶叶,所获款项全部用于资助杨柳池小学的助学项目。在恩施一天的宣传中,我们收到了各种孩子的衣物、文具、餐具等物资,非常感谢恩施市民的热心帮助。此外,我们还要感谢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为爱心市民提供可爱的小黄鸭贴纸。

通过“一路向北”助学公益活动恩施站的驻点宣传,把南方热心市民这种对孩子们成长的关爱汇聚成一股暖流,一路向北,温暖山区的孩子们;土家族杨柳池小学只是我们“一路向北”助学公益活动的第一站,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各地公益组织、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一路向北”会越走越远,温暖更多的山区儿童。

猜你喜欢

恩施市驻点恩施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基于游人游赏行为的留园驻点分布规律研究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2300名干部进村“串户”办实事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年俗——点路烛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