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气之后 访问杨受成

2014-12-02黄奖资深广告人玄侠小说首志封神作者萌动学生创作团创办人

社会与公益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皇杨先生社工

文/黄奖 资深广告人 玄侠小说《首志封神》作者 「萌动学生创作团」创办人

打气善行不求感激

在2012年,杨受成先生出版了他的传记《争气》,读者在细阅他人生中的发迹、挫败、逆境自强,建立多元化事业王国的故事时,看到了香港数十年来的繁华盛世,也看到了杨先生鲜明的「争气」形象,固守信念,永不言败的拚搏精神。然而,是次访问之中,杨先生那种商界战神的形象内歛了,换之而来的,是在一幅大型书法作品之下的谦和笑容,「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足者富」十二个大字的衬托之下,那画面份外和谐。

与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左)于「杨受成(中国.顺平)关爱老年中心」实地了解老人生活情况

哲人相辅天机记于一字曰善

陈伯不单以玄学指点迷津,也是杨先生的做人处世的人生导师

在杨受成先生的发迹故事中,许多人都喜欢聚焦于其中一些玄学有关的神秘色彩,原因很简单,他经常得到许多奇人异士的相助,陈伯和白龙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伯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陈伯和白龙王虽是玄学大师,却不导我迷信,而是告诉我多行善,便能使运程顺利。陈伯能说出我以前的事情,并预料日后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令我可趋吉避凶。白龙王则是在我遇到困难时,帮助我解决问题。」杨先生对两位亡友的怀缅之情,溢于言表,在他忆叙这两位玄学大师对自己的帮助时,也明显的表露了对他们的倚重。

的确,杨受成先生得到仙人指路,引来坊间许多艳羡,但对杨先生来说,这两位玄学翘楚,并不导他迷信,反而是他做人处世的人生导师,教他行善积福,告诉他只要多作善行,便自然运程顺利,诸事顺遂。「善有善报」四字,虽是老生常谈,但又有几人真能领略其中道理?

陈伯生前曾说,天机不能泄漏得多,否则会折损寿元,故此,他只会运用玄学在助人救人。他曾对杨先生说:「杨先生,你是上天派到人间来行善的人。你可以用你的财富去接济许多人,所以,我即使犯天谴之险,也要为你指点迷津,这也是天命。」

杨受成先生和陈伯相交三十年,哲思在迩,也培养了乐善好施的性格,他先后成立了「英皇慈善基金」和「杨受成慈善基金」,多次赞助国内的赈灾工作。在2008年512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的事件当中,杨先生与好友成龙一起在5月13日向中国民政部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支援地震灾区的抗震行动,乃港人第一笔大型捐款,充份看到他俩不甘人后的积善之情。

照料「三无」长者的孤戚

另外,杨受成先生留意到,很多善心人愿意投身公益事业,例如兴建孤儿院、医院、学校等。但是,很少人会把资源投放在老人医疗上,因为老人没有明天。老人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即使内心感激帮助他们的善心人,这种感激亦难以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更遑论报答那些善心人。广东人有一句咒骂人的说话:「你因住收尾果几年!」(意思是诅咒别人年老时不得善终)。可见人在年老时无依无靠,是非常凄惨的。因此他特别留意在此范畴投放资源,在2006年,与湖北善慈总会合作,在湖北省武汉市荣军医院开设「湖北慈善香港英皇关爱老人护养中心」,为临终孤寡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专人护理。翌年,再与香港无国界社工合作,推行「英皇孤老善养服务」,向将逝年老病者展开心灵辅导,亦将香港善终服务的模式传扬到国内。

事实上,社工这个行业,在欧美国家多由政府津贴,也有许多跨国界的慈善团体提供资金,可惜,在中国内地还未受到重视。有见及此,杨受成先生由2007年开始,出任无国界社工永远荣誉会长,长期承担此机构的部份重要开支。

无国界社工由一羣年青社工组成,除了持续性的项目外,每当灾难发生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灾民。「这羣年青人的行为十分伟大,我很支持他们的工作。」杨先生说到这里,眼中露出兴奋神采,可见他为慈善活动,的确花了不少心血,投放了许多精神。

杨先生又在河北省开设「杨受成慈善基金(顺平)老年服务中心」和「杨受成慈善基金(雄州)老年服务中心」,继续落实他的老人善终服务的信念和热诚,在2011年,他又斥资于顺平增建「杨受成(中国、顺平)关爱老年中心」,为中国老人福利揭开新的一页。

事实上,在此之前,「三无」老人的确求助无门。在2008年,有一位苑宝山伯伯入住「杨受成慈善基金(顺平)老年服务中心」,老人家一生未曽娶妻生子,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疾病缠身,生活上无人照顾,再加上房屋年久失修,他那几年的日子可真难熬。老年服务中心知悉苑伯伯的惨况,马上与他所辖乡村联系,上门看望,并将他接到老年服务中心居住。过了几个月之后,苑伯伯得到合适的医治和照顾,身体日渐康复,后来,他更主动到中心的菜地工作,管理中心种植的各种蔬菜。苑伯伯现在已经71岁了,他的身体比往日还要壮健,在2012年1月,他还出席英皇集团在北京召开的周年晚会,亲自向杨受成先生送上自己采摘而来的草莓,以表达对杨先生的谢意。

另外,照顾老人家也要顾及他的情绪和心愿,95岁的张老伯(化名)原于武汉周边农村简陋的福利院居住,被接到「湖北慈善香港英皇关爱老人护养中心」时已确诊患有胃癌晚期。张老伯初期不适应护养中心的环境,提出想回福利院。社工定期与张老伯面谈,并安排义工探望,帮助张先生适应护养中心的生活。社工了解到张老伯有一心愿,希望有人继承沙田桔的稼接技术,故此,特别邀请适合的义工学习此技术,并去张老伯的家乡拍照,为他把老家亲人及老房子的照片带回来,张老伯珍重地放于枕边,并与来访义工分享。社工按照他的要求,留下照片给其亲人,并传达老家亲人的关心。最后,张老伯终于还是不敌病魔,幸而在他离世前,他的心愿终于可是一一达成,让他感受到被关怀的晚年生活。

2008年后杨先生持续获颁两个年度奖项,包括自2008年起每年获中国民政部颁发「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奖项」、以及自2009年起每年获中国民政部与中国社工协会联合评选为「中国十大慈善家」并荣登「中国慈善排行榜」。

打趣地问及杨先生为何对河北省情有独锺,那么多的项目都集中在这里,杨先生笑说:「我选择于河北省投放公益资源,是因为河北省民政部与我们熟稔,我与民政部的李立国部长亦是好友。每当河北省有什么公益项目需要协助,民政部会实时告诉我们,寻求我们的协助。当然,河北省以外地方如果有合适项目,我也会义不容辞的。」

杨先生所资助「英皇孤老善养服务」工作实况

1/社工实习:透过康乐活动保健身体

2/生命教育:孤寡老人清明节追思故人

「今天行有余力,就得反馈。」

论及香港人的热心公益,杨先生十分认同,他说:「香港人大多乐意做慈善工作,但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帮助,例如中国内地的贫穷地区。我听成龙提过,有些贫困的地区,孩子们连一双鞋也没有,每天赤脚来回四小时上学。我曾和他一起到内地视察,我无法想象,在这个繁华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原来还有人生活在如此贫穷落后的地区。」他更说公益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尽力而为便可。

杨先生除了在财力上支持公益,也身体力行,策动公司上下投入参与,每年举办不同的义工活动,鼓励员工服务社会,在2013年10月,英皇集团的五十多位员工,就远赴黑龙江省哈尔滨,探访当地抚顺区的长者,抚顺社区是那里的老城区,长者较多,更需要社会各界关怀,英皇的义工队为当地长者带来一份亲善关怀,挨家挨户登门造访,听长者们不同的人生故事,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人间有情。

有时,义工自己也需要关怀,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可以找到正面人生,陈叔(化名)就是其中的极佳例子。从2007年开始,陈叔就到武汉「英皇孤老善养服务」做义工,可说是元老级分子。他虽然有工作在身,不能长时间留在服务处,但他常说:「只要一个电话,我就安排时间过来。」无论是福利院外展,2008年湖北雪灾的赈灾活动,平日为护养中心孤寡老人举办探访,他都热心参与。不幸地,他的挚亲在三年前去世,令他沉郁多年,他自责未尽孝道,久久不能释怀,走出伤痛与自责。但陈叔仍然来做义工,只是自责令他变了许多,添了憔悴与失神,他以照顾老人为寄托与赎罪。后来,社工与陈叔面谈,说及母亲的去世,尽管已是多年前的事,仍伤心落泪。如今陈叔开始放下,照顾好自己及家人,才是尽孝之道。现在,依然可以听到陈叔那句老话:「有活动一定要喊我!」

往后,杨受成先生会逐渐缩短工作时间,一方面休息养生,一方面增加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参与。「我认为香港的慈善事业已很成熟,有公益金、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但中国内地尚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我的注意力将会继续放在国内的长者福利和善终服务为主。」

英皇集团员工探访杨受成(中国.顺平)关爱老年中心

杨受成先生向来积极投入社区服务,身体力行,而多年来的善行更让他赢得了各方认同及奖项:

杨受成先生简介

杨受成先生为英皇集团主席,于香港出生,籍贯广东省潮州。1964年,杨受成先生在九龙弥敦道开设「天文台表行」。他努力不懈地开拓业务,同期开始经营珠宝生意,及后更扩展至其他行业。经过逾半世纪的奋斗耕耘,至今已成功将一间钟表店发展为多元化综合企业──英皇集团,业务包括金融、地产、钟表珠宝、娱乐、酒店、出版印刷、家俬及室内布置、餐饮等八大产业;旗下共有5间公司成功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2年,杨先生出版传记《争气》,总结半生奋斗故事,同时亦期望个人经验可供后辈借镜。

1/楊先生認為姜文(右)是不可多得的電影人才

2/张家辉在影圈浮沈多年后,凭精湛演技获杨先生赏识,终于走红

在子弹飞起来之前

「我很欣赏姜文,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导演及演员。」谈到姜文,杨受成先生眼中满是亮光,还称他为一个硬汉,为人仗义,有一种「不吃嗟来之食」的风骨,十分值得欣赏。

回忆当日,杨先生由姜文的出道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留上了心,起了结识有才之士的心愿。后来,姜文在拍「太阳照常升起」时遇到困难,戏拍到一半,本来的预算资金已花光了,尚欠3,000万方可完成,杨先生知道此事,二话不说就把问题扛了下来,出资收拾残局。结果呢?市场尚未接受姜文的才华,票房失利,杨先生因此亏本1,000多万港元,但杨先生丝毫不以此为忤,反而决心继续与他合作。

到了2010年,杨受成先生再度参与投资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这齣电影上映后,哄动中外,创下7亿人民币的骄人成绩,姜文终于洗尽多年积压的郁结。自此以后,当然有很多投资商联系他,但他知恩图报,在名成利就后,

争气电影的路,只需一个机会

在杨受成先生的事业版图中,盈利能力最高的当然是金融业与地产业,但谈起个人尝好,他却对娱乐传媒最有兴趣。原来,他的父亲是位电影迷,特别沈迷西方电影,那年头,每周最少看三套电影。在50年代,杨受成才十多岁,在父亲的熏陶下,简直是在电影院中长大似的,亦是因为父亲的影响,他对西方电影最是情有独锺。

开始投资电影业时,连续亏蚀了几年,才慢慢了解电影业,开始盈利。现时,杨先生在电影业中每年的盈利大约是几千万,以整个英皇集团的投资比率而言,这点盈利率并不显著,甚至可以说是低于合理水平,但正如杨先生所说:「电影对我而言,是一种兴趣大于一门生意。」依然坚持与杨先生合作。

或问:在投资的时候,有想过会成功吗?杨先生笑说:「我欣赏他的才华,知道他必有吐气扬眉之日。许多有才之士,欠的可能只是一个机会,若由他在世间淹没,岂不可惜?」

才未遇 总有争气一天

谢霆锋曾历低潮,杨先生始终坚持看好他

又如张家辉,他的外型并不俊朗,故此,他虽有精湛的演技,但在影圈浮沈,一直半红不黑,成名的机会不大。很多人认为投资在他身上,会白费心力,但最后他走红了。那年,林超贤送来「证人」的剧本,当时,林导演的名气也只属一般,但杨先生看好这个剧本,投资千多万港元,起用张家辉为男主角。结果本片叫好叫座,张家辉凭此夺得7个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殊荣,林超贤也从此跻身一缐导演的行列。

谢霆锋初出道时,很快走红。但后来他经历人生的低潮,当时,四处求传媒让他拍摄封面、参与商演,均没有人愿意起用他,九成的娱乐界老板都与他割蓆绝交。他由人生的最高点跌至地狱,像一个天天都有司机接送的富人,一朝失去所有财富,要与别人一起排队乘坐巴士般。杨受成先生没有放弃他,依旧对他不离不弃。在他的低潮过后,变得比从前更红,再一次印证了他的看法:有才华,便不怕坚持。

电力变压器的基本构成部分有:铁心,绕组,绝缘套管,油箱及其它附件等。其中铁心和绕组是变压器的主要部件,称为器身。

「当我看好一个艺人,我会有一种坚持,最后证明我的眼光,那份喜悦,比做成一桩大生意更有满足感。」杨先生独具慧眼,常常栽培怀才未遇的艺人,令众多演艺人得到发挥的机会,雪中送炭,也滋养了整个演艺界。

杨受成先生投资娱乐界,其一当然是因为个人尝好,其二是坚持自己看好的人和事,看着自己投放心力培养的人才取得成就,享受其中的成功感。有时,也不禁想到,要是香港影坛没有杨受成先生这位巨星伯乐,众星空有一身才华,而不被赏识,我们的电影业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相人的窍门

「我懂得相人,我认为这是天赐给我的福气。能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并用心对待,大部份员工在我旗下工作的时间都很长,我引以为傲。」

杨先生的父亲留下训示,观察一个人时,先看他怎样对待他的家人,再看他如何对待他的朋友。一个孝顺顾家的人,他的人品有最基本的保证。一个人可能因为利益而伪装,所以要看清人真正的品格,要看他怎样对待地位比他低的人。

说到这里,杨先生又说了一个故事:众所周知,容祖儿是英皇娱乐一手培养出来的天皇巨星,深得杨先生爱护。祖儿自小父母离异,她虽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始终对母亲心存芥蒂,杨先生知道之后,特向她晓以大义,令她明了「百行孝为先」的道理。袓儿心领神会,与母亲的关系亦日渐修好,令杨先生心感欣喜。

「知人是最重要的,因此『知人者智』放在第一句。」杨先生指着身后的书法作品笑道,可见他用人之时,才华与人品俱在考虑之中。

英皇金融集团全体员工于90年代初的合照

出一口气侠气道胜空手道

股票炒卖,本来就是一个容易利令智昏的战场,唯杨先生一直坚守正道,凭良心于股海纵横驰骋。1990年的一场沽空股战,轰动一时,更看得出他的谋略与气度。

那年,杨先生看中德祥建筑的稳健作风,买入了不少德祥的股票和认股证,纯粹为了赚取其稳定增长;亦因此故,德祥的认股证有可观的升幅。这时候,市场上出现异动,大量沽盘涌现,引起杨先生的注意。

当时,德祥的认股证只发行了一千多万股,而大部分都在杨先生手上持有,市场上居然有大量出售,股数多达五千多万,这完全有违常理。杨先生马上意识到,市场上有股坛大鳄,有组织地进行沽空(Short selling) 谋取暴利。那年代,的确有不少邪道恶客以这种「空手道」技俩跑江湖,等闲投资者碰上了,只有任凭宰割,自叹倒霉。

这一次,杨先生几乎是市场上唯一买家,敌暗我明,也搞不清楚江湖道上,有多少个邪派中人在围堵自己。杨先生沉着应战,人家沽空多少,他就买进多少,这一着几乎反转鳄鱼潭,众多邪派高手顿时进退唯谷。

战情胶着了超过一个月,邪派空军手中无货,当然无法交收,杨受成先生只好向交易所报告,一查之下,发现果然是一桩严重的沽空行动。然而,在那年代,并未立法管制这种沽空行径,交易所也无从制裁这群「空手道」,只靠杨先生一夫当关,继续与群丑周旋。

最后,空军终于屈服,派代表亲自造访杨受成先生,商讨妥协方案。这一役,杨先生凭「争气」二字的决心,胜了漂亮的一仗,在股坛声名大噪。最后,杨先生也没有赶那批空军进绝路,反而以较合理的价钱解决事情,连场硬仗都得以和气收场。

「其实也不是所有『空手道』都是股坛大鳄,其中也有些无知妇孺,陪着人家沽空,自己也不清楚那是什么手段,要是咬着所有人不放,也是于心不忍。」杨先生忆起当日的心情,淡淡道来,更显一代宗师凡事留一缐的武德和侠气。

养气夫复何求

1983年,汇丰银行接收了杨受成先生名下所有的公司,杨先生的事业遇上严重的挫折。在「争气」精神的支持下,他没有丝毫气馁,反而效法古人卧薪尝胆之志,誓要取回这一役的失地。此后六、七年,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每天八时半上班,直至下午六时,回家晚饭后,又回到公司,工作至深夜一、两点;周六亦全天候开会商谈业务,只有周日休息一天。皇天不负有心人,不断拼搏之下,事业也重现曙光。

在1993年的一天,杨先生与太太到铜锣湾吃云吞面,那年头,他的时间表密密麻麻的,晚饭后可能去看齣电影,争取片刻轻松,马上又要赶回英皇外汇公司,紧盯路透社外汇和美股开市的情况。

匆匆吃完整碗云吞面后,赫然发现碗底有一只蟑螂,想不到,这一个骇人的画面,驱使杨先生重新审视他的人生。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委屈。我已过不惑之年,拼搏半生,亦重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为何我仍要维持这种食不知味,劳碌疲惫的生活?于是,我开始放松自己,像一条被拉紧的橡筋,慢慢松弛下来,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和时间。」杨先生顿悟到自己的人生,尚有事业以外的范畴,几年来,不知不觉的习惯了刻苦生涯,这只蟑螂彷彿是生命中的一项启示,令他重新找寻人生方向。

「刻薄自己,也同时是对身边的亲人好友不公平。」杨受成先生自此重新调节作息,增加了家人共聚的时间,放在公益事业的精神也增加了,生活不再是只有工作。

时光荏苒,又过了二十年,杨先生的事业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峯,在这阶段,他又有何愿景?他说:「现时,我的目标是「添福寿」和培育第三代孙辈,希望他们成材,把事业上的重任交托给下一代,我自己嘛,休息养生将会是前题,也会分配多一些时间在公益慈善方面。」

猜你喜欢

英皇杨先生社工
青春社工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花都情缘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英皇音乐:考试是用来“享受”的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