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患儿并发症的影响

2014-11-30沈玉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肠穿孔肠镜息肉

沈玉慧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6)

结肠息肉是指结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并且还有可能癌变。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可避免患者剖腹手术,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也不断扩大,早期肠道息肉可以更早地被发现并在内镜下获得治疗。有研究表明,配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内镜微创治疗效果可与开腹手术平齐[1]。本文探讨了护理干预对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患儿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在电子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的患儿184例,其中男105例,女79例,年龄2~8岁,平均4.2岁。其中,结肠息肉55例,直肠息肉90例,升结肠息肉13例,降结肠息肉18例,回盲部息肉8例。将18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灶大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材料 电子结肠镜为日本欧林巴斯V70,德国爱尔博氩气系统apc300、ICC200型氩离子凝固刀,圈套器为SD-6U,注射针为 MAJ-70。

1.2.2 操作方法 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弯曲双腿,在患儿身上粘贴电极板。常规进镜至回盲部,一边退镜一边从近心端开始依次摘除息肉,于息肉根部套扎圈套器,待黏膜发白后轻提,高频高压启动输出电极电流脚踏板被切割,间断电凝1.5 s后息肉从黏膜层脱离,四周无残留。肌层没有损伤,残端未出现活动出血,局部干燥。未有渗出,收回息肉。之后行氩离子电凝术,将电切导管经过内镜活检钳管道插予创口上方0.3~0.5 cm处,启动高频高压输出电凝电流脚踏板间断1~3 s,病灶周围黏膜会开始肿胀,接着塌陷或凝固收缩,于表面出现一层泛黄的焦痂。退镜前检查确认病灶周围是否出血、干净或有其他异常,若无异常则吸气退镜,结束治疗。95%乙醇固定肿块组织后送检。

1.3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依据要求接受肠息肉切除术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对症下药,依据不同患儿年龄及个性特征,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疑虑、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性格和病情等[2]。对于不太了解手术的患儿,要耐心讲解相关知识,与其亲切交谈,帮助患儿减轻或消除心理负担。密切留意病患的精神状况,鼓励其积极面对病魔,树立信心战胜之。与此同时,向患儿及其家属讲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提醒提前做好准备[3]。②术前护理干预。手术前3 d宜食流质的食物,以喝水和喝奶为主,并口服乳果糖,避免进食乳类、豆制品、蔬菜、水果,手术当晚禁食6~8 h[4],术晨灌肠1次,直至排出物为清水,如若有少数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指导进行深呼吸得到缓解,并安慰患儿不必焦虑,属于正常。③术后护理干预。术后使协助患儿躺在平车上送回病房,叮嘱卧床休息2~3 d,室内活动2~3 d,2周内防止有过多体力活动。术后当天禁食,如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可在第2天进流质,以后实行半流质饮食,半个月后恢复正常进食。不能出现饱餐、用力咳嗽、排便、长时间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出血[5-6]。必要时给予补液和抗生素,确保大便畅通,密切留意有无腹胀、腹痛或便血现象。④并发症的预防。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及肠穿孔。术后要密切留意患儿病情,一旦出现腹胀、腹痛、腹肌紧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粪便颜色改变等正现状,应在第一时间积极应对处理,并对术后迟发性出血和肠穿孔的发生提高警惕。

1.4 观察内容 ①心理焦虑恐惧程度:Ⅰ级表示无恐惧感或有轻度恐惧感,但不回避;Ⅱ级表示有恐惧感并试图放弃检查;Ⅲ级表示有强烈恐惧感要放弃检查,需护士手法固定体位才能进行检查。②疼痛程度: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疼痛程度划分: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变化。③出血:小量出血表示出血量≤50 mL,中等量出血表示50 mL<出血量≤100 mL,大出血则表示出血量>1 000 m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后2组患儿心理焦虑恐惧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心理焦虑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儿心理焦虑恐惧程度比较 例(%)

2.2 2组患儿术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术后60 min疼痛程度比较 例(%)

2.3 2组患儿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血和肠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4.3%(4/92),1.1%(1/92),对照组分别为9.8%(9/92),3.3%(3/9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3 讨 论

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有以下优点:创伤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7]。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胀气、出血和肠穿孔。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在减轻患儿心理焦虑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确实有明显效果。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患儿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指机体受到强烈刺激,主要特点是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应激反应在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中,属于一个关键的部分。尤其本研究中的患者年龄小,医学知识匮乏、出现害怕疼痛或不能忍受的现象,甚至拒绝检查,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面对患儿时,应面带微笑、端正仪表,交谈方式符合患儿年龄及认知程度等,简单介绍肠镜检查的目的、重要性及手术相关知识,并与患儿家属介绍如何配合检查及插管过程等,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或消除患儿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好的配合检查及手术,保证顺利完成。

同时,护理干预也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难免引发医患冲突,尤其本组患者年纪小,心理承受能力弱,更易出现负面情绪,所以患儿就需要发泄心理压力。患儿发泄心理压力的对象,除了家属,首当其冲是医护人员,此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难以避免。医护人员在给予心理干预时,要联系患儿年龄、性格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良好的医患交流能够赢得患者的理解及信任,有效促进治疗进程及效果。

此手术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出血和肠穿孔,一旦发现问题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提前做好准备,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出血,如不幸发生,应使用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在肠镜下将出血点确定,再用热活检钳钳夹后电凝止血。

总之,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限制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心理焦虑恐惧程度,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临床值得推广。

[1]支勇,廖秀清.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比较[J].现代医院,2010(10):55-56

[2]李静.肠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造瘘肠息肉2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76-77

[3]胡冰,麻树人.ERCP诊治指南(2010版)(一)[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7(3):114

[4]常梅.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7):113-114

[5]蔡苑辉.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舒适护理[J].现代医院,2011,11(5):83-84

[6]乔艾春.167例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5):107-108

[7]庄云英,陈玲红,金凤敏.改良病员裤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17

猜你喜欢

肠穿孔肠镜息肉
老年人结直肠穿孔临床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结肠镜检查致结肠穿孔的诊治进展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