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育龄妇女人流后应用宫喜环避孕效果分析

2014-11-30郭志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美辛育龄妇女节育器

郭志娟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广东中山528471)

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效、经济、具有可逆性的育龄妇女避孕措施,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控制生育方法之一,在我国有9 000万名以上妇女使用,约占所有避孕措施的40%[1]。但传统IUD放置后,常伴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疼痛、分泌物异常及IUD脱落等并发症,影响避孕效果和日常生活。近几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纳米铜技术和钛合金支架的缓释吲哚美辛类宫内节育器(宫喜环)问世,有效减少了传统IUD放置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研究就宫喜环避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为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放置IUD的农村育龄妇女100例,年龄23~40(23.7±8.2)岁,均为经产妇,月经周期规则,经量正常,人流手术前1个月内未服用任何铁剂和甾体类抗炎药物,全身检查及妇科常规检查、血常规、白带常规及妇科彩超检查均正常,无放置禁忌证。50例放置宫喜环的设为观察组,50例放置吉妮环的设为对照组,2组育龄妇女年龄、孕次、产次等各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宫喜环由河南雅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口钛合金丝支架,呈封闭环形结构,无尾丝,内部为经过纳米铜技术处理面积为220 mm2高纯度铜,内含吲哚美辛12 mg,药物释放速度为(60±30)μg/d;吉妮环由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铜表面积为330 mm2。

1.3 方法 所有患者于人流术后立即放置IUD,术前受术者体温、白带及月经量正常,排除异位妊娠、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炎、严重盆腔炎。由经过专业培训、操作熟练的医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放置,嘱患者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性交,注意适当休息。

1.4 观察指标 术后发放随访表,并分别于放置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月经情况、疼痛程度、带器妊娠、IUD脱落、因症取环等情况,检测患者生殖激素FSH、LH、E2、P水平并进行B超检查,了解节育环位置。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月经量测定方法 采用专用会阴垫称重法[2]。正常:月经量30~50 mL;月经过多:月经量>80 mL;月经过少:月经量<10 mL。经期>7 d为经期延长。

1.5.2 疼痛评定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0~1分为无疼痛,2~4分为轻微疼痛,5~7分为中等疼痛,8~10分为剧烈疼痛。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放置IUD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脱环、带环妊娠、因症取出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续用情况好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放置IUD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例

2.2 宫喜环放置前后生殖激素水平比较 宫喜环放置前和放置后的第1,3,6,12个月月经周期第21—23天血液FSH、LH、E2、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表2。

2.3 2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各随访阶段发生疼痛、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及白带异常等各类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 讨 论

表2 宫喜环放置前后生殖激素水平(±s)

表2 宫喜环放置前后生殖激素水平(±s)

生殖激素 放置前放置后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FSH/(IU/L)4.3 ±2.1 4.0 ±2.1 4.2 ±2.2 4.2 ±2.3 4.3 ±2.0 LH/(IU/L) 6.7 ±3.1 6.6 ±3.0 6.8 ±3.2 6.6 ±3.4 6.6 ±3.3 E2/(pmol/L)120.0 ±40.1 119.8 ±39.7 118.1 ±36.2 117.6 ±37.4 118.9 ±39.9 P/(nmol/L)26.4 ±18.7 24.9 ±19.2 25.1 ±19.8 25.6 ±19.8 25.8±19.9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措施,有效率约为90%[3],对妇女的生活、劳动、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等几乎无影响,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将IUD放置于育龄妇女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和化学物质干扰,从而破坏胚胎在子宫内着床,抑制胚胎存活,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4],而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维持机体激素正常水平,避免药物避孕造成的不良反应。以往临床常用IUD材质以铜为主,此类IUD常诱发月经量异常、出血、疼痛、白带异常等并发症,且脱环、带环妊娠及因症取出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避孕效果和IUD的续用率。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UD得到了实践改良,宫喜环就是其中一类。

宫喜环是第四代活性含药宫腔形宫内节育器,是国家计生委推荐的一种计生产品,采用纳米铜、钛合金支架和缓释吲哚美辛技术,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较传统IUD具有以下优点:①宫喜环支架材料为钛合金丝,耐腐蚀,材质柔软,形状可随宫腔形状改变而改变,与宫腔更为相容[5],避免了开放结构的节育器对子宫内膜产生尖角刺激和穿孔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长期放置造成的腹痛、出血、白带异常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宫喜环组发生疼痛、疼痛程度、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及白带异常等各类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宫喜环安全性更高。②宫喜环内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含有高纯度纳米铜,位置相对集中在宫底和宫角,改变布局,提高了避孕效果[6],同时,缓慢释放铜离子具有杀精作用,增强避孕效果。本研究显示宫喜环组脱环、带环妊娠、因症取出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续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③宫喜环内部含有吲哚美辛,药物缓慢释放,可有效止血止痛,降低腹痛、月经量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可避免长期刺激造成的宫腔粘连,从而避免不孕症的发生,较传统IUD具有更好的可逆性。此外,宫喜环无尾丝的设计特点,对性生活无影响,提高了放置后的舒适度,且可避免尾丝上行导致感染[7]。

本研究为观察宫喜环的钛合金支架、纳米铜离子和吲哚美辛药物是否影响机体生殖激素水平,造成闭经、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分别于宫喜环放置前和放置后第1,3,6,12个月月经周期第21—23天测定血液FSH、LH、E2、P等激素水平,结果发现放置前后各类生殖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既往对于子宫颈口狭窄、宫腔深度>9 cm的妇女,由于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操作较困难,易发生意外,因此常作为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禁忌证[8]。而宫喜环放置操作简便,放置过程中不易损伤宫颈和宫腔,且宫喜环更好的相容性和适应性,长期放置也不易脱落,对于宫颈口松弛的妇女同样适用[9],因此,宫喜环适用范围更广。另外宫喜环价格合理,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因此对于农村育龄妇女选用宫喜环更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宫喜环较传统IUD避孕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育龄妇女生殖激素系统影响不大,可促使妇女人流后即刻上环,且价格合理,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更适用于农村育龄妇女,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1]李明,伍海鹰,曾晓琴,等.30例育龄妇女人流后立即用宫喜环避孕临床实验学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93-1394

[2]李明,陈励和,伍海鹰.1500例育龄妇女人流后立即用宫喜环避孕临床实验学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35-1536

[3]刘惠芳,陈小蒙.GyneFix IN、MLCu、HCu280 3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多中心随机比较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573-574

[4]潘青霞,曹永利,庄穗莲.剖宫产术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3):115-116

[5]Saisto T,Kaaja R,Helske S,et al.Norepinephrine,adrenocortieotropin,eortisol and beta—endorphin in women suffering from fear of labor:responses to the cold pressor test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J].Aeta Obstet Gyneeol Scand,2004,83(1):19 -20

[6]黄江涛,余森泉,琦玲,等.广东省城市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现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09(11):668-670

[7]唐爽,孛波,郜艳套,等.吉妮IN宫内节育嚣临床效果与副作用的Mel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27-3230

[8]刘志丹.支架型IUD避孕失败后改用吉妮致美IUD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8,16(8):494-495

[9]黄琳.放置IUD月经过多改置含吲哚美辛类IUD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0,30(19):3028-3029

猜你喜欢

美辛育龄妇女节育器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带环怀孕孩子能要吗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分析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需求情况
育龄妇女分离无乳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
阿西美辛分散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