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以仙居为例

2014-11-29郑福华

浙江经济 2014年23期
关键词:仙居县均等化民办

郑福华

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以仙居为例

郑福华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2012年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欠发达地区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短板。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如何,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加快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方向在哪里?本文以仙居为例,尝试对上述问题作有益探索。

仙居基本公共服务有差距

仙居县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处于浙江省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呈现不平衡特征。

——教育。仙居县目前的教育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等职业教育亟待提升,教育资源配备水平明显不足,特别是校舍建设与图书存量等指标与省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医疗卫生。仙居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疗资源配备全面落后,特别是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生数量远低于省平均水平。医院建设亟待加快,全省医院床位数占各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84.7%,而仙居该数字为62.2%。

——社会福利事业。仙居县的社会福利事业接近浙江省中等水平,社会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与省平均相当。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低,不足25%。另一方面,社会上未经批准的养老机构大量存在,其设施建设、服务质量等有效监管不足。

据统计,2013年仙居县人均GDP为27247元,相当于全省水平的39.8%。而作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事业,仙居县的发展水平都在全省平均水平的60%以上,有的已经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尽管仙居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与浙江省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但相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仙居县民间资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从两个视角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公立机构现状看,一是财政资金有限,短期内无力拉动基本公共服务大发展。按照财政支出比重,仙居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已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了,换句话说,单存依靠公共财政支持公立机构扩大规模增加服务的空间非常有限。而总体投入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配备、人员配置和供给能力。

二是经营体制机制不灵活,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以公立医院为例,没有定价权、没有人员聘用权、没有工资待遇制定权、没有项目投资权、没有利润处置权。这些都掌握在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三是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优质资源分配不均。以医疗卫生资源为例,全县医疗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呈倒三角矛盾关系,全县4家县级医院均集中在城区,70%的千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集中在城区医院。城区医务人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和中高级以上职称分别占全县的69.35%、89.13%和90.63%。优秀卫生人才以及医疗硬件设施相对集聚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条件相对简陋、诊疗水平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

从民办机构现状看,虽然民办机构在仙居县发展很有活力,但其经营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有些领域的发展仍是空白。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仙居县的民办医院尚在筹建当中。这与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很大距离。

二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自由度远远不够。在义务教育领域,民办教育机构虽然在经营投资上有较大自由,但是定价权较弱,执行政府指导价,同时在利润分配方面还受到较大制约。在医疗卫生领域,随着医保的全面覆盖,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但是医疗机构在经营和投资方面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民办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配备、机构人员考核评估上都受到政府部门直接干预,而且医务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由于诸多体制原因无法形成。在社会养老等福利事业领域,市场的自由度比较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但对于有些“未批经营”机构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三是财政支持模式单一。目前的公立机构,财政包揽所有日常运行支出和投资经费,这占到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小部分是直接补贴给受服务者,例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的困难学生各类补贴、营养餐等。在社会养老方面,财政以直接补贴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为主。显然这是与不同领域市场化程度差异相适应的。在义务教育领域,政府用直接支付教育机构运行经费取代了学生付费,市场化程度低;在社会养老机构发展上,财政补贴给老人,老人付费给机构,市场具有了选择自由,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活力好。多采用政府“购买”,而不是政府“供给”无疑是有利于市场化推进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

明确目标,规划先行。要确定大力促进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民办机构发展目标。仙居县《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争取到2015年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的目标,但在教育、医疗卫生发展上还未提出明确的民办机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同时,制订各项规划,确保在用地储备、资金保障、政策配套方面为民间机构发展留足空间。

放开民办机构经营管制,优化市场化发展环境。一是放开市场准入,新设机构优先发展民办机构。清除一切不必要的妨碍民间资本进入的审批环节,放宽审批条件,注重一般性条件审批,减少行业准入性审批。新增机构优先考虑民办资本,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要填补民营医院空白。二是放开服务定价,逐步将定价权交给市场。将研究制定政府指导价的精力转到监管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上来,形成机构自主定价、消费者自由选择、市场竞争充分有序的价格环境。三是破除机制障碍,保障人员自由流动。形成民办公办人员无差别的资质评价机制,在民办机构人员转聘为公立机构人员时,其在民办机构期间取得的工龄、职称、资质等一系列与收入待遇评定相关的成就得到无差别承认,在政策上真正做到身份平等。四是取消对利润分配的行政限制。凡是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民办机构,尊重其所有者自由处置剩余收益的权利,增强民办机构的投资热情。五是转变财政支持模式。率先在民办机构中实施“凭单”制补贴模式。即政府划定补贴对象(消费者),发放凭单;受补贴者自由选择服务机构,并以凭单支付服务;服务机构按凭单向政府领取款项。教育领域可以发放“教育券”,养老服务领域可以发放“养老券”。

逐步转变公立机构经营模式,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市场。一是建立社会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将经营、投资权由行政主管部门交给公立机构本身,探索成立社会事业国有资本代表机构统一行使所有权。二是逐步引入民间资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进一步增强公立机构自主决策与经营能力。三是转变财政支持模式,强化机构财务约束,逐步由统包统揽的直接供养模式向补贴需求方转变。首先可以按照人均运行经费作为财务硬约束,然后将“凭单制”补贴模式扩大到公立机构。四是逐步放开受服务者选择服务机构的权力,让所有服务机构公平竞争。逐步取消按户籍划片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允许学生自由平等选择学校,由市场调节学生分布。五是逐步放开社会服务机构人员工资待遇管制,推进社会保险等配套,形成统一开放、流动自由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劳动力市场。六是逐步放开服务价格管制,让市场价格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专注规划、购买、服务与监管。一是调整政府理念,由“划桨”转向“掌舵”。逐步改变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干预社会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的现状,集中精力于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和管理。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由审批转向服务,由管制转向监管。侧重一般性条件审批,减少行业性许可审批;提供政策咨询、行业信息公开等便民便商服务,培育行业协会、资格认证等中间机构。减少直接经营管制,侧重市场行为监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逐步将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置入大的市场监管框架内。三是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兜底”范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制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预算,同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四是制定配套政策,维护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定。伴随着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转型,政府需要制定应对方案。

作者为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猜你喜欢

仙居县均等化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From China to the world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浙江省仙居县盂溪水库工程设计
仙居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喜收杨梅助增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