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元璋的“忆苦思甜”教育

2014-11-28汤园林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封地凤阳皇子

汤园林

朱元璋出生于贫穷的农民之家,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吃了很多苦,才开创了大明王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按说,咸鱼翻身后,他会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让他们再受自己当年的苦,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惯常做法,可是,朱元璋却不这么干。他觉得,孩子们在深宫里长大,养尊处优惯了,就会失去上进心,不懂得珍惜眼前的好日子,更难于守住祖业。于是,他决定给这些尊贵的皇子们来场“忆苦思甜”教育。

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偏僻,十年就有九年荒,穷得叮当响,在别人看来,这是个连狗都不理的地方,朱元璋却视若珍宝,不仅将祖陵建在这里,还把它作为皇子们的教育基地。太子朱标刚刚十三岁时,朱元璋就让他到凤阳拜祖宗陵墓,而且,出发的日子既不是鸟语花香的春季,也不是气候宜人的秋天,而是天寒地冻、白雪飘飘的冬季。一个没成年的孩子,第一次离开温暖的皇宫,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长途跋涉,顶风冒雪,吃不好睡不好,还冻得浑身冰凉,其辛苦可想而知。

孩子越辛苦,朱元璋越满意,因为他就是希望孩子“知鞍马之勤劳”,知道父亲当年从凤阳走到京城,有多么的不易。这样的远行,几乎贯穿皇子们的一生,太子朱标直到三十八岁,开始帮忙父亲处理政务时,依然进行着这样的长途跋涉。就连孩子们平时出城,朱元璋也规定他们“马行十七,步行十三”,不能光坐在马上,得多走路,免得四肢不勤。

朱元璋还经常让儿子们到凤阳小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老家的贫穷生活,顺便让他们亲眼看看农民是如何辛勤耕种的,看看谷物是如何生长的,看看当地的风俗有多么纯朴。朱元璋希望,儿子们像农民一样生活一段时间后,能知道“衣食之艰难”“风俗之美恶”“吾创业之不易也”,从而发奋图强,并将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不仅太子常去凤阳小住,其他诸子也隔三差五地被派遣过去,直到长大成人,到了各自的藩地,依然常去凤阳。

朱元璋还在凤阳建了一个练武场,每一个儿子,在前往封地之前,都要在此操练两三年,他认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才能让孩子们快速成长,知道百姓的不易,到了封地后,才能好好固守,善待百姓。朱棣就是在凤阳居住时期,见了各种各样的事,体会了各种辛苦,从而增长了见识,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懂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终,取代建文帝,成为新一代帝王。而这,都要归功于父亲朱元璋的忆苦思甜教育。

皇子皇孙们犯了错,朱元璋也会把他们贬到凤阳,让他们在这个贫穷的地方受点罪吃点苦,这样的惩罚,可以让孩子们“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皇宫和乡村的鲜明对比,可以让他们好好反思,从此以后老老实实听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以保住自己的富贵,因为和贫穷落后的乡村比起来,富贵真的太珍贵了。

朱元璋的忆苦思甜教育,既让皇子们养成了俭朴谦恭的好习惯,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在他用心良苦的教育下,几个儿子都熟读兵书,武艺高强,慢慢替代那些老臣,成为国家栋梁。和历代帝王比起来,他的教子经无疑是理智成功的。

猜你喜欢

封地凤阳皇子
楚国宗法封君的特点
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第二十三回 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旧凤阳花鼓
论《凤阳歌》的流变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中的艺术价值
“国家”一词的由来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要命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