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科技经济融合 助力产业加快发展

2014-11-24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业化成果重庆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重科院”)组建于2008年,是集研究开发、技术加工、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重庆的产物。现有9个事业性质的研究(服务)中心、9个企业性质的转(改)院所,以及若干科技产业示范园(基地)。重科院围绕创新环境、示范基地和产业联盟,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应用为目的、科技创新为源头,通过技术、产品、人才的二次开发与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撑和服务重庆重点产业更快又好发展。集中体现为“五个着力”。

搭建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着力提供成熟技术产品和创新服务。先后搭建起新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生物医药与器械、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等7个事业性质的研究与服务中心,建成了轻合金材料、企业孵化器、科技检测等4个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粉末冶金、流量仪表、非标装备、激光应用等7个市级创新服务平台。科研开发场地近10万平方米,新增科研设备1000余台(套)。成功研发出高品质镁合金、汽车发动机PCM耐久性装备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其中高品质镁合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立见护创液等多项成果获市级奖励。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汽摩与轨道交通零部件、电子书包、交通物联网技术等一大批成果(技术)正在形成产业化,常年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孵化出莱美药业等一批上市公司和高成长型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组建了重庆盛镁镁业公司等30多个参(控)股企业,推动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技术工程化、成果产业化和服务市场化,打造了镁产业、数字出版、高端数控装备、轨道交通与汽车零部件等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启动建设南川区“重庆芳香谷”等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大足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和璧山县中试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不仅推动了成果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还培育起新材料、信息自动化、高端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做强工业经济服务。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全国科学院联盟的重要成员单位,发起并组建了西南科技检测技术创新联盟。西南科技检测技术联盟吸纳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91家检测机构近24亿元检测仪器设备加盟,每年可实现检测服务收入5亿元以上。重庆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协会整合全市108家企业和机构入会,通过资源共享与互动合作解决成员单位的技术难题。此外,还发起成立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拥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新华书店等28家成员单位,已成为重庆文化科技产业的重要平台。

建立协同创新和科技融资平台,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融资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创新资源。先后与英国威尔士低碳研究院合作成立中英重庆低碳研究中心,与瑞士SGS通标技术服务公司联合共建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建重庆轨道交通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研究中心,与重庆能投集团、重庆轻纺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等,协调干部到大型企业挂职。还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国内首家科技租赁公司—华科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科研设备租赁、技术租赁及咨询顾问等多项服务,已实现利润1700多万元。

发挥人才智库作用,着力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先后为两江新区搭建创新成果展示评估与交易平台的服务模式和体系,协助建设成果展示评估与交易平台。完善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规划,使之成功进入国家首批16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同时,还编制了南川区氧化铝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了万盛区镁产业发展规划等,承接市委组织部12371党建信息平台研发建设,并在重庆、江苏、新疆等地推广应用,平台访问量累计达2.6亿人次,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猜你喜欢

产业化成果重庆
重庆客APP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验收成果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工大成果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