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北流型铜鼓与铜石岭冶铜遗址的关系

2014-11-24杨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纹饰特征

杨李

[摘 要]从广西北流市博物馆收藏出土北流型铜鼓概况、基本特征、装饰纹饰、作用以及和铜石岭冶铜遗址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北流型铜鼓;特征;纹饰;铜石岭冶铜遗址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青铜文化的产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极具代表性的青铜器,铜鼓在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大体上分为八种类型: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西盟型、麻江型、遵义型。据最新统计,我国现藏的铜鼓有近1400多面,是当今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广西是目前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有600面,也是我国古代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北流型铜鼓是以广西北流镜内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器型而得名,北流型铜鼓产生于西汉末年,约隋唐时期逐渐停止铸造追根溯源,北流型铜鼓的主要使用族群是乌浒和俚僚,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其使用北流型铜鼓的文献记载。在就北流市博物馆收藏出土北流型铜鼓概况、基本特征、装饰纹饰以及和铜石岭冶铜遗址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试论。

一、出土北流型铜鼓概况

北流是历来出土古代铜鼓最多的县。从历史文献来看,北流县境内很早就有铜鼓出土。北流型铜鼓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共出土了150多面,而北流境内从有历史记载至现在,共出土铜鼓共59面(2面为灵山型),其中:清代县志及民国24年《北流县志》记载有14面,北流市博物馆馆藏35面;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的10面。面径165厘米,高67厘米,重量3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就是广西北流出土的。现藏于北流市博物馆珍贵文物铜鼓(下图)

二、北流型铜鼓的形制基本特征

(1)形体硕大厚重;(2)鼓面宽大,伸出鼓颈之外,边缘有垂檐;(3)鼓身之胸腰间收缩曲度缓和并铸环耳或肩耳两对。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径偏下,胸腰际收缩,曲度不大,以一道凹槽作为胸腰分界,鼓腰成反弧形,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4)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5)鼓耳结实,多为圆基环耳;(6)装饰青蛙小而朴实;(7)太阳纹圆凸如饼,以八芒居多。(8))鼓面和鼓身多以二或三条突起弦纹为一组分晕,晕圈内多布满精细的模印几何图案,常见者有云纹、雷纹、席纹或钱纹。(9)鼓面大于鼓身,鼓面边缘都伸出鼓胸之外。

三、北流型铜鼓装饰纹饰

鼓面太阳纹形如圆饼状,光芒细而长,芒间多以雷纹、席纹装饰。早期的北流型以三弦分晕,只是到了中后期才多以二弦分晕。使用大量细密的几何形纹饰,如云纹、雷纹、线纹、席纹等。鼓面都有立体蛙饰,胸腰间收缩曲度缓和并铸环耳或肩耳两对,鼓纹饰在布局上讲究对称。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而铜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则像一座无比丰富的资料宝库,储存着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众多信息。铜鼓沿面的蛙塑像是铜鼓身上最有特色的立体装饰物。它们不仅富有民族特色且造型十分生动活泼。对于古代的壮族人民来说,铜鼓是一件重器,相当于中原的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铜鼓上的纹饰,包括青蛙塑像,都是铸造者与使用者精心设计并铸造上去的,有着古老而深刻的内涵。

四、北流型铜鼓的作用

俚、僚人“铸铜为鼓”,究竟作什么用呢?《隋书·地理志》云:“诸僚铸铜为大鼓”。其“俗好相攻,多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魏书·獠传》有简略的记载:“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其中“鼓”即铜鼓,说明贵铜鼓。裴氏《广州记》曰: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因此铜鼓的占有,不仅体现了财产的富有,而且也是统治权力的象征。实际上,铜鼓其作用远不只用于战争。主要的还有用以报警、祭祀、驱逐猛兽、镇压“邪魔”以至于娱乐等等。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归纳起来有四大作用:1、权力和富有的象征;2、祭祀娱神礼器;3、指挥信号;4、乐器。

五、北流型铜鼓的族属及其发展脉络

北流型铜鼓产生于西汉末年,约隋唐时期逐渐停止铸造。在这个时期里,居住在粤西的主要是乌浒和俚僚两个族群,也就是北流型铜鼓的制造和使用者。乌浒和俚僚都是秦之后紧接着西瓯和骆越出现的族称。西瓯和骆越都是当时岭南百越族中重要的两支系。西瓯又叫西越,出现于秦代。骆越则是古人对岭南垦食骆田之越人的称谓,出现于殷周至秦汉时代。东汉时,西瓯和骆越的后裔被称作“乌浒”。《后汉书》曰:“交趾西有噉人国,……今乌浒人是也。”万震《南州异物志》云:“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也就是今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地区。在魏晋隋唐时期,西瓯和骆越的后裔又被称为“俚僚”。“俚”在今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和中部,“俚”在壮语中是旱地的意思。“僚”是南北朝后对居住在岭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泛称。南方僚族与其他民族接近,居住地多混杂,同俚族关系尤密切,故史籍中常并称“俚僚”,甚至俚僚可以通称。唐代以后,部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较快的俚僚人逐步融合于汉族,另一部分则分化和聚合成新的族体。宋代至明清时,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这时的西瓯和骆越有了带侮辱之意的“僮人”、“俍人”和“侬人”等称呼。到了近现代,“僮”、“俍”、“侬”族便发展形成今天的壮、黎、瑶等族了。他们是岭南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同属古代越族。

六、铜石岭冶铜遗址

1、铜石岭冶铜遗址分布范围。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汉—唐)位于广西北流民安镇上良村大小铜石岭山脚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石岭冶铜遗址主要分布在大铜石岭、小铜石岭和会岭台山约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大小铜石岭山脚下的大小山坡上,到处散布着卢渣,还有不少残炉壁和残断的鼓风管,以铜罂山、塘峡屋背、杉木山、冲头岭丫、大社铜山窝等处的炉渣最多。铜石岭冶铜遗址(下图)

2、《隋书·地理志》说:“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秦末汉初,粤酉地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今广西北流、容县一带置铜州府,民国24年版《北流县志》载:“铜石山,县东二十里,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齐无边,亭亭如伞,又名朗伞石。……唐初建铜州,是从此山名之,洵县城下游之砥柱也。”铜石岭又叫铜石山

3、铜鼓的出现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铜鼓体型高大,壁薄均匀,花纹精细,铸造工艺复杂。铜鼓的铸造过程,需经做模、翻模、镶芯、浇注、拆范、整理等工序。按此推断,在能够生产铜鼓的年代里,其青铜器铸造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而且具备了铸造大型容器的经验和能力,这是铸造铜鼓本身的技术条件。此外,还有原料来源问题,有采矿、冶炼等物质生产问题。这些都是铜鼓生产中必备的物质条件。据1966年广西第六地质队对北流铜石岭进行地质普查的资料,当时就发现了七个采铜古矿井,矿井深达二十多米,有许多木质支架。又在1977年冬和1978年春,广西文物队会同北流文化局,对铜石岭冶炼遗址作了两次试掘。试掘揭露的面积只250平方米,就发现炼炉14座,灰坑9个,排水沟2条,搜集到一批鼓风管、炉渣、铜锭、铜矿石、陶片等遗物,炉渣等弃物堆积一般厚出地面0.1-0.4米,最厚的达l米。

七、北流型铜鼓和铜石岭冶铜遗址的内在联系

1、北流出土多铜鼓文物,这些众多的铜鼓又是在哪里铸造的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铜石岭。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一书说到,南越王赵佗曾在铜山“铸铜”。一个“铸”字提醒我们,古人在铜石岭依靠开采和冶炼当地的铜矿,不仅采掘铜矿,就地冶炼,而且还就地铸造铜器。在铜石岭山麓下的大小山坡上,到处散布着卢渣,还有不少残炉壁和残断的鼓风管。

2、北流型铜鼓是借用了从云南石寨山型铜鼓(滇式铜鼓)传过来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并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而铸造成的。铜石岭遗址发现的木炭,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实验室试验测定,其树轮较正年代为距今为1901±90年,灰坑中出土的水波纹、弦纹陶器,双耳白陶罐、青瓷器,说明铜石岭的冶铜遗址的年代是西汉至唐代。

3、为了探索北流铜鼓的来源,1985年,广西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些物理学、化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铜鼓铸造地点和矿料来源课题组,对北流型铜鼓抽样进行常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集样品中的铅,对其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测定,还到北流、容县进行实地考察,证实铜石岭不仅是采矿冶铜遗址,而且很可能也是铜鼓的铸造遗址。

综合上述观点,充分说明了北流铜石岭及其周围一带,不仅是汉晋冶铜遗址,也是铸造铜鼓遗址。

参考文献:

[1]姚舜安、万辅彬、蒋延瑜编著,《北流型铜鼓探秘》;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2]蒋延瑜著、范阳主编,《铜鼓艺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50-1990,广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纹饰特征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抓特征解方程组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浅谈元青花纹饰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