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的设计与应用

2014-11-23高存友程正祥甘景梨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5期
关键词:野战方舱官兵

高存友,程正祥,甘景梨

0 引言

近年来,部队执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逐年增多,官兵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积极开展战时心理防护研究、搭建机动化心理服务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我军多家单位已经做出了尝试,研制出或正在研制 “心理服务车”或 “干预方舱”[2-3]。2010年,军区联勤部在总结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发出第Ⅰ代野战心理防护方舱[4]。这些方舱的野战机动性、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仍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5],有必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本单位研发的野战心理防护方舱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立足战时的实际需求,严格按照国标、军标进行设计,很好地解决了方舱的野战机动性、通用化和模块化等一系列问题。

1 环境适应与机动性

方舱在野战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机动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的设计从运载底盘、舱体的选择、装卸设计及空气维护系统选用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1.1 运载底盘

运载汽车底盘采用陕汽SX2190整体自装卸专用越野汽车,载质量为12 t,最高时速为86 km/h,具有较强的野外机动能力,能够顺利通过野外复杂的路况,包括行军急造公路。2010年,解放军153医院野战方舱医院玉树救援行动验证了其优越的野外机动能力[6]。其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

1.2 方舱舱体

方舱采用标准6 m双侧手动翻板式扩展方式。该扩展方式根据平行连杆运动的设计原理,操作人员通过推拉方舱的侧板,使侧顶板带动侧底板进行联动性的展开或收拢,打开端板即可使用,可在任务区域不借助外力快速手动在车上或车下展开,克服了二代方舱液压扩展受温度条件限制的不足,故障率低,性能可靠。方舱扩展顺序如图1所示。

表1 整体自装卸车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参数

图1 手动翻板式方舱扩展顺序图

1.3 自动装卸

方舱底部采用H形托架设计,无需借助附属装置即能够在陕汽SX2190越野车上实现自动装卸,这是增强方舱机动性的又一重要举措。H型架的下端与舱底滑橇铰接,上部与舱顶用销连接。导向轮安装在舱后下端。底架式滑橇与底板连接。H型架是方舱自装卸的关键部件,两边梁和横梁采用矩形钢管焊接成型。H型架自身质量为180 kg,向下翻转时扶手处的操作力最大为 109 kgf(1 kgf=9.8 N),2人可安全轻便操作。

1.4 设备固定

方舱内设备固定的方式应该满足2个条件[7]:(1)便捷拆装,便于方舱的快速展开、撤收。(2)牢固可靠,确保运输过程中的设备安全。科学、有效的固定方式也是提高方舱野外机动能力的措施之一。本方舱设备主要采用2种固定方式:硬固定方式与软固定方式。硬固定方式主要用于设备在工作位置上的固定,在设备相应的工作位设计硬卡具,便于快速固定和展开设备。软固定方式采用固定性好、抗冲击和抗颠簸的专用固定工具,主要用于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靠车厢边和车底一定位置设计与软性固定卡具相匹配的内凹固定环。软性固定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单向卡口锁紧的特点。

1.5 环境维持

方舱良好的环境维持能力是野外生存及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方舱设计满足以下性能指标:(1)环境条件:工作温度-41~+46℃;(2)贮存温度:-55~+70 ℃;(3)相对湿度:95%(温度 30 ℃时);(4)淋雨强度:6 mm/min;(5)日照:总辐射强度:1 120(1±10%)W/m2;(6)盐雾:有抗盐雾大气腐蚀的能力;(7)霉菌:有抑制霉菌生长的能力,霉菌的生长等级为0~2级;(8)总传热系数:方舱在内外温差55℃环境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不大于 2.5W/(m2·℃);(9)光密性:处于工作状态,门、翻板、窗关闭,放下遮光窗帘,不应有直射光线漏出舱外;(10)海拔高度:在海拔2 500m以下能正常工作。

为满足以上性能,本方舱采用空调、空气过滤设备、暖风机和换气扇等环境保障设备。选用的合肥天鹅FKWD-50×2C军用空调的内部同时集成了空气净化装置,该空调具有制冷、制热、通风、除湿、清洁室内空气等功能。舱体前后端板上部安装4个换气扇,遵循“上进下排、前进后排”的原则。

1.6 电磁屏蔽

方舱电磁屏蔽处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屏蔽方舱的电气连续性,主要着手点是缝隙处理,包括组舱缝隙、门(窗、壁盒)、空调、暖风机等孔口与舱壁间的缝隙及贯穿舱体导体等[8]。 解决缝隙电磁泄漏的措施主要有:增加接触面的重合面积,这可以减小电阻,增加电容;使用尽量多的紧固螺钉(铆钉),这也可以减小电阻,增加电容;保持接触面清洁,减小接触电阻;保持接触面较好的平整度,以减小电阻、增加电容;使用电磁密封衬垫,消除缝隙上的不接触点。另外,各开口的电磁密封采用双层金属橡胶芯屏蔽条衬垫。

2 结构设计与通用化

野战心理防护方舱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军用方舱通用规范》进行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

2.1 方舱外部设计

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系在6 m标准集装箱基础上进行改装,外部尺寸在收拢状态下为6 058 mm×2 438mm×2438mm(长×宽×高),展开状态为6058mm×5 800mm×2 438mm(长×宽×高)。按照功能实现要求,设置环境维持设备区、外携设备存放区以及通风窗6个、舱门2个,如图2所示。

2.2 方舱内部布局

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的内部尺寸在收拢状态下为5 904mm×1 780mm×2 020mm(长×宽×高);展开状态下主舱为 5 930 mm×1 780 mm×2 020 mm(长×宽×高),侧舱为 5 430 mm×1 845 mm×1 915 mm(长×宽×高),展开后可使用面积为30.6m2。按照“接诊、测评、干预、评估”心理学工作的流程,将方舱内部划分为指挥分诊、团体干预、个体干预、重症救治4个功能区域。本方舱采用旋转翻板隔断法分割出所需的功能区,旋转翻板选用轻型蜂窝隔板材料,以铰链与舱体相连,可根据需要变换空间;精密计算翻板尺寸和厚度,确保方舱顺利撤收,以软胶条密封四周,以保证翻板在顺利移动情况下的隔音效果。展开后以插销装置固定翻板,以确保空间稳定性。

图2 野战心理防护方舱外部布局

方舱内部所有空间均有通道与舱外相通,指挥分诊区、走廊和重症救治区有舱门通往外界;个体干预区和团体干预区经外推式活动采光窗与外界相通,窗体尺寸为500 mm×400 mm,能够容一人顺利通过。以上设计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疏散问题。其内部空间布局如图3所示。

图3 方舱内部布局图

3 功能实现与模块化

本方舱是开展心理防护工作的专业作业平台,主要用于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官兵的心理评估、心理教育、行为训练和紧急心理干预。方舱的团体干预区可同时对8人进行心理评估、教育、训练和干预;个体干预区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心理服务设计;重症救治区主要针对重度心理反应或精神疾病者进行物理或药物干预;指挥分诊区是方舱的核心,所有数据汇聚于此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各功能均实行模块化设计,可在舱内实现功能,同时利用便携设备将功能扩展到舱外。

3.1 指挥分诊功能

指挥分诊区配置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机、无线路由器、北斗通信指挥系统、卫星设备接收器等设备,依托新研发的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管理平台和官兵数据信息录入系统2大软件平台,通过局域网实现指挥控制功能。官兵数据信息录入系统具有批量录入官兵信息的能力,被试人员在进入方舱前,通过此系统可将个人信息导入数据管理平台,并与指纹绑定。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管理平台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方舱所有软件的管理平台,采集到的评估、干预、训练数据均汇总于此平台,自动进行统计分析,如图4所示。

3.2 心理评估功能

通过研发的军事应激危机预警系统,应用26种量表收集官兵的心理数据,自动分析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心理危机状态,形成评估报告,并将评估对象分为重、中、轻、无心理问题4类。舱内每次可测验10人,舱外在局域网范围内依托便携设备每次可测验100人以上,利用纸笔测验方式和光电阅读系统可实现更远距离和更大人群的评估。

3.3 心理教育功能

图4 局域网指挥控制网络

方舱配备官兵心理教育系统、影音系统及官兵心理教育课件和影视资料。心理防护人员针对官兵的实际心理需要,利用方舱设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解答心理困惑,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此功能可在舱内和舱外开展,舱内主要针对有心理问题的特定人群,团体区每次可对8人进行心理教育;舱外利用扩展帐篷,每次可同时对50名以上官兵实施心理教育,利用便携和移动教育设备,可在营区或驻地组织大规模心理教育。

3.4 行为训练功能

心理行为训练分为舱内模式和舱外模式。舱内模式主要在团体干预区进行,军事应激训练系统采用军事应激强度分级处置的方案,利用系统脱敏的原理,配合3D投影系统,可帮助官兵逐步适应不同应激强度的军事应激场景;配备22种心理行为训练器材,心理防护人员可在舱外开展多样的心理行为训练。

3.5 心理干预功能

方舱具有多层次的心理干预功能:(1)一般心理问题的干预或军人压力的管理。军人心理压力管控系统通过分析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数据,判断来访官兵的心理压力水平,应用脑波诱导放松技术,逐渐诱导应激状态下的官兵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快速缓解压力。(2)心理危机处置。军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以军人心理素质模型为基础,使用眼动脱敏和生物反馈技术,快速缓解官兵心理创伤的症状。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可调节患者大脑的异常脑电波,以缓解来访官兵紧张的心理状态。(3)重度心理问题或战时精神疾病的救治。配置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可快速修复应激者脑神经的紊乱的状态,以缓解心理危机状态。专科药物的及时应用,能帮助官兵缓解恐惧、思维和行为紊乱症状,此功能主要在重症救治区实现。

3.6 远程会诊功能

远程会诊系统对疑难案例能通过“军卫一号”系统与后方专科医院联系,与精神心理专家进行会诊和咨询,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能运用该系统对一线救援人员进行技术辅导和信息督导,加强前后方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4 应用效果分析

野战心理防护方舱自2012年11月研制成功后,先后参加了新兵精神疾病监测任务1次,参加军区边远仓库巡回服务2次和军事演习保障1次,直接服务官兵2 745人次。通过实战检验,与国内其他同类方舱相比较,本方舱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的野外机动性能。方舱运载底盘陕汽SX2190越野车能够通过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复杂路况;双侧手动翻板扩展方舱可在任务区域不借助外力快速手动在车上或车下展开,故障率低,性能可靠。(2)规范的心理工作环境。按照心理服务工作流程,将方舱内部划分为4个功能区;旋转翻板隔断法分割出所需的功能区,确保形成相对私密的心理工作空间;功能区采用淡黄色、乳白色等色调内饰,淡蓝色、淡苹果绿色彩灯及美丽风景挂图,构成相对淡雅、静美的空间。(3)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方舱所有软件基于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管理平台展开工作。自动分析舱内、舱外采集的所有评估、干预数据,生成综合报告,能够及时把握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以便为单位领导上级制定决策提供依据。(4)强大的心理干预能力。方舱的军事应激训练系统、军人心理压力管控系统、军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以及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仪、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设备等物理治疗设备能够对官兵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置,效果显著。(5)便捷的舱外扩展能力。方舱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可使用便携式设备在方舱服务区域外开展心理防护工作。

5 结语

与外军相比,我军医用方舱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国内,研究也远滞后于军内其他专业技术方舱,特别是心理防护工作相关的方舱直到2005年才有了突破。目前,现有的心理工作相关方舱均在大客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信息化等程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在越野机动能力、通用化和组合化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本野战心理防护方舱在2012年研制成功,以标准化集装箱为基础,以越野性能强的陕汽SX2190型越野车为底盘,严格按照军用标准设计,很好地克服了以往心理方舱机动性和通用化方面的缺陷;工作空间宽敞,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简洁,信息自动化程度高,自主研发的管理和功能软件能够很好地满足心理防护工作的需求;在多次实战运用中,机动性能和心理防护能力得到了验证,可以推广使用。

[1] 智佳平,贾少华,汪玥.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心理防护方法浅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6):560-561.

[2] 孙景阳,刘勇,黄津芳,等.CIT-1型心理危机干预方舱的结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7):4-6.

[3] 娄振山,廖贻农,胡卉栋,等.野战心理咨询治疗车的结构与功能[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9-11.

[4] 李宁,赵建华,贾少华.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2(2):27-30.

[5] 卢耀晖,周继伟,谭拯,等.开展方舱模块化研究,建立机械维修方舱标准体系[J].移动电源与车辆,2008(4):19-23.

[6] 郭新,安军防,黄咏梅.野战方舱医院在玉树抗震救灾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7):653-654.

[7] 陈渝,孙汉军,史长宁,等.医疗装备在卫勤列车中固定方法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59-60.

[8] 温浩,高治国,王小东.电子设备方舱电磁屏蔽技术的研究[J].专用汽车,2011(7):78-80.

猜你喜欢

野战方舱官兵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