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新华乡阿昌族语使用情况及保护措施

2014-11-22张美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阿昌族民族语言保山

张美安

(云南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腾冲新华乡阿昌族语使用情况及保护措施

张美安

(云南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约三万八千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陇川县和梁河县,约三万一千多人,其余分布在云南腾冲、龙陵和云龙。腾冲县阿昌族主要聚居在新华乡,笔者在2013年对新华乡的中心村和新山村阿昌族使用其民族语言的情况做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新华乡的阿昌语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新华乡;阿昌语;使用情况;保护措施

阿昌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阿昌族人口约3800余人,云南德宏分布人数较多,占阿昌族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20%主要分布在云南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县的云龙县。腾冲阿昌族主要分布在腾冲新华乡,新华乡位于腾冲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截至2013年底总人口17712人,其中阿昌族有2367人,是新华乡除汉族之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心村、新山村、梅子坪等自然村,是腾冲县阿昌族主要聚居地。

2013年,笔者和几位同事到腾冲新华乡中心村黄叶栗社、大坡社和新山村八角社,对阿昌族使用母语的情况做了实地调查,腾冲新华乡阿昌族语言使用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一、新华乡阿昌族语言使用情况

新华乡中心村现有阿昌族562位,能熟练应用阿昌族语言进行交流的人寥寥无几,且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年轻人一般不会说、不会听,如有老人经常讲阿昌语的阿昌族家庭,年轻人则会听一些常用的词语,但不能用阿昌语进行交流。家中无人讲阿昌语的,则完全交流不了。60以上老人则能用阿昌语进行生活中的一般交流,但是由于长时间受汉话影响,其母语也在退化。对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事物,可以熟练用阿昌语表达出来,如天、地、人、太阳、月亮、田、路、头发、家、凳子、白菜、米饭等等,而对一些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则不知道阿昌语怎么表达,如雷、闪电、孔雀、大象等等。

新华乡新山村共有阿昌族612人,能完全使用阿昌语熟练交流的不足100人,本地土生土长的的人情况跟中心村一样,一般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应用阿昌语进行一般交流,年轻人中有少部分妇女可以熟练应用阿昌语进行交谈,但这部分人都是从龙陵远嫁过来的,她们由于生活在龙陵典型的阿昌族村寨,从小受到阿昌语的熏陶,所以能用熟练的阿昌语进行交流。其他本地阿昌族年轻人,只有少数几个能听懂极少的常用单词。与中心村略有不同的是,新山村从龙陵嫁过来的媳妇中,有少数比较注重对小孩子进行阿昌语的教育,因此,这个村里有几个小孩子能够用母语跟其母亲交谈。但由于父亲完全不懂阿昌语言,跟父亲的交流只能依靠汉语。

本次在新华乡新山村和中心村调查共发出问卷调查表127份,从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及语言能力三个方面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6份。其中,能熟练听说有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8%,能听懂但是讲得很差的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0.2%,完全不会说,只听得懂一点的有6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1.5%,完全不会听说的有1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5%。根据2000年2月在德国科隆召开的濒危语言学会议通过的将语言按现状分为7个等级的标准,腾冲新华乡的阿昌族语言使用情况属于第五个等级“严重危险的语言”,即“所有的使用者都在40岁以上、而群体内部的儿童和年轻人都已不再学习使用的语言。”属于濒危语言。

二、造成新华乡阿昌族语言濒危的主要因素

腾冲新华乡阿昌族语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和传承,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的,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一)历史因素

过去,由于没有良好的民族政策,在汉族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到汉族的歧视,许多阿昌族人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讲自己的语言,他们着汉服、讲汉话,慢慢的大家已经不再把他们当少数民族,他们自己也风俗习惯也跟汉族一样了。后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转变,这部分阿昌族同胞才敢于承认自己的身份,但是由于多年不敢讲自己的民族语言,更不敢教自己的小孩子讲,所以会讲本民族语言的人就越来越少,导致了腾冲新华乡阿昌语的濒危。

(二)环境因素

由于新华乡汉族人口较多,阿昌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民族交往非常频繁。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通婚,民族界限逐渐消失了民族之间交往加深了,少数民族有时并不想汉化但还是汉化了。特别是当地汉族和阿昌族相互通婚情况非常多,阿昌族一旦与当地的汉族通婚,为了与其家人沟通交流,只有放弃本民族语言,改用汉语,而通婚后产生的后代,自然而然也就讲起了汉话,这也是新华乡阿昌语使用越来越少的原因。

(三)教育因素

由于腾冲县新华乡汉族人口占绝大部分,当地的幼儿园、学前班、小学教育采用的是单一的汉语教学,使得阿昌族的孩子们从小接触的第一语言就是汉语,对阿昌语的传承和推广极为不利。

(四)其他因素

由于腾冲阿昌族较少,阿昌语的传承和推广一直得不到大家的重视,虽然当地阿昌族也进行过一些努力,尝试过一些方法,比如在八角村举办阿昌语学前班、在中心村举行一些推广阿昌语的活动,但是由于得不到的有力支持,最后都无疾而终。

三、新华乡阿昌语的保护措施思考

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腾冲新华乡阿昌语使用情况已经岌岌可危,要想让新华乡的阿昌族语言得以传承,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笔者试着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政府重视

一种语言的消失,势必会带走它所代表的重要的语言信息,使我们失去一个研究这种语言本质的重要机会。要想让腾冲新华乡阿昌族民族文化保留下去,必须重视其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腾冲县政府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积极的政策保护措施,派出专人、拨出专项资金,抓紧调查研究,对腾冲新华乡阿昌语进行记录保存,积极抢救新华乡阿昌语,使其进一步发展传承,延缓消亡的速度。

(二)提高当地阿昌族对本民族语言的重视程度

虽然阿昌族对自己的语言有着很深的感情,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由于长期和汉族生活在一起,习惯了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新华乡的阿昌族在回答是否保留本民族语言这个问题时,大部分持顺其自然、无所谓的态度。这对本民族的语言保留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当地的阿昌族自觉地参与到本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队伍里来,积极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法,如小孩的教育,可以采用家庭双语制,即用阿昌语和汉语同时进行教育,让阿昌族小孩从小就熟悉应用自己的语言,使之得到有效保留;当地的广播,也可以用汉语和阿昌语交替广播,加深人们对阿昌语的印象;由乡政府出资,开展的阿昌语学前教育班、双语教学和短期培训班;印发一些宣传阿昌语和阿昌族文化的宣传册;举行一些阿昌语演讲、朗诵、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在当地掀起学习阿昌语的热潮,让阿昌族同胞以讲阿昌语为荣,让阿昌语的学习形成常态,对其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建立语音数据库

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要想长期完整保留新华乡的阿昌族语言,只有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其语言进行调查、收集、研究、整理工作,将其用国际音标记录下来,还可以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录音、录像等做成视频文件,建立一个可以持续使用的语言数据库,做为档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总之,腾冲新华乡阿昌语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现在不赶紧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等到这种语言濒临消失再来采取抢救措施就晚了。

★本文来源于保山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山市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使用调查研究——以阿昌族为例”(项目编号:13BY019)。

[1]王丽.保山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极其发展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 2013(06).

H262

A

1005-5312(2014)32-0156-02

猜你喜欢

阿昌族民族语言保山
阿昌族的幸福跨越路
——对话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长曹先强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少数民族音乐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论新中国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的社会成因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从阿昌族语言活力看“活袍调”的生命力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