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

2014-11-21周谊芬董玉林

交通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离心法贴壁悬液

周谊芬,董玉林

(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江苏226001)

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骨髓组织中而非造血的实质干细胞[1-2]。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啮齿类MSCs能够向神经元、心肌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分化[3],被认为是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干细胞来源之一[4]。本实验对SD大鼠的MSCs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为进一步研究MSCs的分化潜能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试验动物:SD普通大鼠4只,清洁级,体重为225~275g,雌雄不拘,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试剂:IMDM培养基及胎牛血清FBS(GIBCO 公司)。

1.2 方法 (1)MSCs分离、纯化、扩增:取SD普通大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后,75%乙醇浸泡30 min,移至超净工作台上,剔除大鼠两侧的双下肢毛发,2%碘酊消毒,75%乙醇脱碘2次。严格无菌操作下解剖并取大鼠两侧的双下肢,剪除软组织,分离股骨。除去股骨的骨骺段,暴露两端的骨髓腔,用含10%FBS的IMDM完全培养液反复冲洗骨髓腔。收集冲洗液于无菌离心管中,得到细胞悬液,室温下1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后离心管内的细胞悬液分层,倒掉上清液,加入含10%FBS的IMDM完全培养液重悬细胞,充分吹打形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25 mL培养瓶中,置于37℃、5%的CO2恒温培养箱,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MSCs。48 h后全部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未贴壁细胞,继续培养。每隔3~4 d更换新鲜培养液。待贴壁细胞达到80%以上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1∶1传代培养。(2)MSC的传代培养:待原代培养的细胞达到80%以上时,进行传代培养。弃去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Hank液漂洗细胞3次,用0.25%胰蛋白酶均匀覆盖细胞表面,37℃、5%的CO2恒温培养箱放置1~3min。倒置显微镜下密切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当培养瓶内的细胞开始皱缩成球形。当开始悬浮时,立即加含10%FBS的IMDM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并用吸管轻轻地反复吹打,使瓶壁上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6×105/mL,接种于24孔板,每孔500 μL。待贴壁细胞生长融合达50%~60%时,用PBS轻轻漂洗3次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1 h,然后再用PBS轻轻漂洗3次。(3)体外培养MSCs的显微镜观察: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并拍照。

2 结 果

原代MSCs接种后24 h内,细胞开始贴壁生长增殖。48 h后全部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未贴壁细胞,继续培养。每隔3~4 d更换新鲜培养液,待贴壁细胞达到80%以上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1∶1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4 h内细胞开始贴壁,贴壁细胞呈梭形或扁平形(图1A)。48 h后贴壁细胞沿培养瓶壁伸展开,圆形,折光性强,细胞壁完整,胞核隐约可见,胞质丰富(图1B)。传至第5代的MSCs纯度高,增殖能力旺盛,呈梭形或纺锤形的细胞,呈漩涡状、菊花状排列生长(图1C、D)。

图1 MSCs体外培养的形态特点

3 讨 论

目前对人、兔、猴、大鼠等不同种属的MSCs进行培养显示[5],在研究过程中其取材部位及方式等各有不同。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来源丰富、取材方便[6]的SD清洁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后,取大鼠双下肢股骨。用含10%FBS的IMDM完全培养液对骨髓腔进行冲洗,以获得骨髓组织,此操作方法对骨髓中的细胞成分损伤小。

常用于分离MSCs的方法有4种[7]: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根据骨髓中各种细胞成分比重的不同,用Percoll分离液将MSCs分离出来。贴壁筛选法主要是根据MSCs的高度粘附特性,在培养过程中其可以紧密地粘附培养瓶壁生长。培养48 h内更换培养液去除不能贴壁的细胞,纯化培养的MSCs。过程操作简单,MSCs增殖快,在短期内可获得较多的MSCs,但所得MSCs纯度不高。流式细胞仪分离法是根据MSCs的胞体小和细胞无颗粒来进行细胞分离的,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大,所获得的细胞培养24 h后易死亡。免疫磁珠法可以能得到纯度较高的MSCs,但在实验中,所需要的试剂和仪器都比较昂贵,不宜于广泛使用。因此,本实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对分离的MSCs进行体外培养,所得细胞增殖旺盛,活力强,随着培养传代的不同,细胞的形态不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90%以上的MSCs形态呈梭形或纺锤形的细胞,呈漩涡状、菊花状排列生长。

[1]刘巧云,易黎.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体外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5(2):139-142,146.

[2]Li Y,Chopp M.Marrow stromal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eurosci Lett,2009,456(3):120-123.

[3]Sauerzweig S,Munsch T,Lessmann V,et al.A population of serum deprivation-induce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SDBMSC)expresses marker typical for embryonic and neural stem cells[J].Exp Cell Res,2009,315(1):50-66.

[4]边颖,何志义.骨髓基质细胞对大鼠缺血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529-3530.

[5]Cornet F,Broux O,Anselme K,et al.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moesin gene expression in rabbi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J].Mol Cell Biochem,2004,265(1/2):79-83.

[6]Parr AM,Tator CH,Keating A.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or the repair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J].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7,40(7):609-619.

[7]Gurevich O,Vexler A,Marx G,et al.Fibrin microbeads for isolating and growing bone marrow-derived progenitor cells capable of forming bone tissue[J].Tissue Eng,2002,8(4):661-672.

猜你喜欢

离心法贴壁悬液
高硫煤四角切圆锅炉贴壁风倾角对水冷壁 高温腐蚀影响研究
具有一般反应函数与贴壁生长现象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自然沉淀法与离心法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美国FDA批准达芦那韦口服混悬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