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性炭吸附酸性铬蓝K的研究

2014-11-20王冬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染料吸附剂酸性

王冬华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活性炭吸附酸性铬蓝K的研究

王冬华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通过复合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所得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初始浓度、温度与吸附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容量与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铬蓝K在浓度50 g/m3、pH为2.02、温度320 K、吸附剂用量0.1 g与吸附时间40 min时去除率达到99.9%.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酸性铬蓝K;分光光度法

0 引言

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在染料生产和处理工艺中,有12%的染料以废水形式排出.作为难治理的工业废水,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成分复杂、难降解等特点,有一些染料废水还具有致癌作用.[1]

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是理想的吸附材料.同大多数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许多优点:在分离和净化过程中不需要预先严格除去水分;活性炭上吸附键强度较低,因此吸附分子的解吸较容易,吸附剂再生时能耗较低;活性炭化学稳定性较高,能很好地抵抗酸碱腐蚀.目前制备活性炭的原材料非常广泛,例如:核桃壳[2]、杏核[3]、稻壳[4]、无烟煤[5]、石油焦[6]、酚—甲醛[7]和合成树脂[8]等.而小麦秸秆产量大,碳元素含量丰富,是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优质材料.[9]

本文采用小麦秸秆为原材料,通过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复合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该活性炭对染料废水中酸性铬蓝K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活性炭用量、pH值、初始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容量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AS-3100Plus比表面孔径测定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723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分析仪器厂)、pHS23C型精密pH计(上海伟业仪器厂)、立式加热炉(常州市浩海锅炉有限公司).

酸性铬蓝K、硫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制备过程:将小麦秸秆经粉碎机粉碎,酸碱洗涤,在管式炉内500℃炭化、洗涤烘干[9].称取一定量的炭化料,加入立式加热炉内,通入氮气保护气30 min,然后从室温以10℃/min升温至900℃,将氮气切换为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开始活化[10].在900℃反应6 h后,停止加热,关闭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通入氮气直至炉内温度降为室温,取出,洗至中性后烘干称重.

1.3 测试方法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11]测定活性炭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行为.在特定波长下,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A=εbc.其中:ε为吸光系数(仅与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为被测溶液的液层厚度(吸收池的光程);c为溶液吸光组分的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活性炭的表征

图1和图2是所得活性炭N2吸附等温线和孔分布图.由图1可知,该吸附等温线是典型的I型吸附等温线,比表面积为1058 m2/g.孔径用SLD程序包计算[10],结果如图2所示,所得活性炭以微孔为主,其孔径主要分布在1.1~2.5 nm之间.

图1 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

图2 活性炭的孔径分布

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时,秸秆内部大量碳原子与二氧化碳、水蒸汽活化剂发生反应后以气态形式脱离秸秆,因此在原有碳原子位置就形成了微孔.在充分的反应时间内,秸秆内大多数碳原子都参与了反应,于是在秸秆内部形成了丰富的微孔结构.

2.2 活性炭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

2.2.1 活性炭用量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在 20 mL 50 g/m3酸性铬蓝 K 染料溶液中,分别加入 0.025 g、0.035 g、0.050 g、0.100 g、0.150 g、0.200 g、0.300 g的活性炭,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震荡2 h,温度恒定为290 K,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去除率有所上升,但吸附容量明显下降,在活性炭用量大于0.1 g后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去除率可达99.9%,这是因为活性炭用量为0.1 g时,酸性铬蓝基本被去除,而随着活性炭使用量的增加,单位吸附量明显下降.因此活性炭的最佳使用量为0.1 g.

图3 吸附剂用量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图4 pH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2.2.2 pH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准确移取8份20 mL 50 g/m3酸性铬蓝K于50 mL锥形瓶中,调节其pH值分别为1.02、2.02、2.99、4.99、6.09、6.86、8.02 与9.87,将0.1 g 活性炭加入,并在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温度为290 K 时震荡2 h,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在pH=2.02时,活性炭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效果最好,脱除效率可达99%;pH<2.02时,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容量和脱除效率略有增加;pH>2.02时,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容量减小,脱除效率明显降低.由此说明酸性铬蓝K在酸性环境中更易于被活性炭吸附,原因可能是酸性铬蓝K在碱性溶液中主要以活泼的离子形式存在,不利于活性炭的吸收[12].

2.2.3 吸附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准确量取7份20 mL 50 g/m3酸性铬蓝K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1 g吸附剂,将pH调至2.02,在290 K水浴恒温振荡器中分别震荡 1 min、3 min、5 min、10 min、20 min、40 min、90 min.实验结果如图 5 所示.图5表明,当时间小于40 min时吸附容量和去除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40 min左右时对酸性铬蓝K吸附效果较好;当时间大于40 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变化不大.因此,最佳吸附时间为40 min.

2.2.4 酸性铬蓝K初始浓度对其吸附的影响

量取 8 份浓度分别为 50 g/m3、100 g/m3、200 g/m3、300 g/m3、400 g/m3、500 g/m3、600 g/m3、700 g/m320 mL酸性铬蓝K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0.1 g活性炭,调节pH至2.02,在290 K水浴恒温振荡器震荡40 min,结果如图6所示.图6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去除率逐步降低,吸附容量逐步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活性炭吸附趋于饱和,为了便于考查其他因素,实验定浓度为50 g/m3.

图5 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图6 浓度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图7 温度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2.2.5 温度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影响

准确移取6份浓度为50 g/m320 mL酸性铬蓝K溶液于50 mL锥形瓶中,加入0.1 g活性炭,调节pH至2.02,分别在温度300 K、305 K、310 K、315 K、320 K、325 K 水浴恒温振荡器中震荡40 min,结果如图7所示.图7表明,温度在300~320 K之间,去除率呈增加趋势;温度大于320 K时,去除率变化不大,说明在320 K时活性炭对酸性铬蓝K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3 结语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复合物理活化法制备了比表面积为1058 m2/g的活性炭,当活性炭用量为0.1 g、pH为2.02、酸性铬蓝K的浓度为50 g/m3、吸附时间为40 min、温度为320 K时,活性炭对酸性铬蓝K具有最好的脱除效果.

[1]彭书传,谢晶晶,庆承松,等.负载TiO2凹凸棒石光催化氧化法处理酸性品红染料废水[J].硅酸盐学报,2006,34(10):1208-1212.

[2]张晓昕,郭树才,邓贻钊.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14(4):34-37.

[3]Hayashi J,Horikawa T,Takeda I,et al.Preparing activated carbon from various nutshells by chemical activation with K2CO3[J].Carbon,2002,40(13):2381-2386.

[4]Chang H Y,Park Y H,Park C R.Effect of pre-carbonization on porosity development of activated carbons from rice straw[J].Carbon,2001,39(4):559-567.

[5]孙仲超,张文辉,杜铭华,等.压力对太西无烟煤制活性炭的炭化和活化过程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5,30(3):353-357.

[6]杨绍斌,胡浩权.大比表面积炭质吸附剂的表面及孔隙发展[J].燃料化学学报,2000,28(5):473-477.

[7]Teng H S,Wang S C.Preparation of porous carbons from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s with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J].Carbon,2000,38(6):817-824.

[8]Teng H S,Wang S C.Influence of oxidation on the preparation of porous carbons from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s with KOH activation[J].Ind.Eng.Res,2000,39(3):673-678.

[9]刘晓权,聂志强,李计宝.用植物秸秆制备活性炭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2):23-24.

[10]苏伟.椰壳基微孔活性炭制备与表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1]王强,范雪荣,曹旭勇.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组分染液中染料含量[J].印染,2001,(9):28-30.

[12]韩照祥,陈科,朱婷.改性壳聚糖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09,(3):42-47.

Study on Adsorption Behavior of Acid Chrome Blue K by Activated Carbon

WANG Dong-hua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ctivated carbon was prepared from wheat straw with the coupled physical activation method.Adsorption behavior of Acid Chrome Blue K on activation carbon was studied.Effects of adsorbent amount,pH,initial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contact time on adsorption of Acid Chrome Blue K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ivated carbon have better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 removal rate is up to 99.94%at pH value of 2.02,adsorbent amount 0.1 g,temperature 320 K,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cid Chrome Blue K 50 g/m3and contact time 40 minutes.

activated carbon;Acid Chrome Blue K;Spectrophotometry

O657.3

A

1009-5128(2014)03-0029-04

2013-12-2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废弃一次性餐具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的研究(12JK0458);渭南市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小麦秸秆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的研究(2012JCYJ-3);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专项科研项目:废弃一次性木筷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12YKZ049)

王冬华(1978—),男,山西汾阳人,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责任编辑 曹 静】

猜你喜欢

染料吸附剂酸性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染料、油和水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半菁染料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吸光材料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