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分析

2014-11-19朱晶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20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电力系统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常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遵从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上,应用分环节处理法、经验处理法等手段对继电保护故障问题进行相对应的解决,这样才能够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合理的依靠,同时也对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效率、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 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

1 继电保护与完善方向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的运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升高,使继电保护的技术手段得到完善,其发展方向更加趋近于电子信息化,计算机网路化以及集保障、衡量、监测、数据整理、信息输送等方向为一体的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优秀的工业技术、工业方法投入到继电保护方面,经过不断创新,从而升高其运行效率,减小其故障次数。要做到这些,需要电力系统人员积极学习,从而拟定出更佳的设计方案。

2 继电保护故障的分类

2.1 干扰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微机使用达到一定周期后,其抗干扰能力下降,如果周围有通信设备,就会立刻屏蔽这些通信设备,从而造成干扰效果,导致有关逻辑元件动作采取异常,进而使继电保护出现故障。

2.2 定值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计算机整体运算结果错误,造成了系统上的偏差;或是相连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导致设备年久老化;还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其对定量运算的结果处理产生错误。

2.3 高频收发信号机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由于高频收发信号机生产厂家的不同,导致不同机型在使用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通常在通信设备的干扰下,高频收发信号机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发继电保护的故障。

2.4 插件绝缘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对于继电保护来讲,一些防护设备的集成密度偏高,但是布线不合理。当设备运行周期超过一定的时间,内部就会产生静电场,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容易使带静电的粒子吸附在布线焊点上,导致焊点与其余焊点产生电流通道,影响继电保护的运行。

2.5 CT饱和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CT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就会产生安培值骤然增加短路电流,造成CT饱和,从而引发继电保护障碍。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

(1)进行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时,要有所根据,对不同事故的类型做好相关的统计,例如规格牌、保障设备的灯光等实际数据。因此要在处理相关故障前就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依靠得出的结果和工作经验去判断此类故障的所属类型,并且立即采用适当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2)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其运行的具体方式对保障设备进行连接片的入、退处理操作,应用相关策略对故障实施治理。例如,当发生接触器的闸断情况,对其进行处理时,首先运算连接薄片之间的直流电压大小,然后才可以进行运行使用。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定期检测和记录继电保护设备的各项信息参数,而且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切不可任意涂改或消除。

(3)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以下状况:在统计分析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并没有寻求到故障产生的有关原因,因此在故障处理时,就不知如何做起,从而升高了处理故障的难度。故障产生究竟是人为原因还是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或者是设备本身原因导致的,根据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无法得出。假如是人为原因,就要积极完善数据统计,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4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

对于山西大同平顶山电力企业变电站110kv继电保护电路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相关内容如下:

4.1 分析法

(1)在进行处理故障传动运行中可以看出,在闸门骤断后的一段周期内,会发生闸门二次关闭的现象。通过技术人员对微机故障提出的结论,分析来看,发生再次闸断的时间间隔为二十一秒,这一周期恰好和重合闸充电的周期相接近,根据一百一十千伏闸门通断回路有关项目运行方面的原理,可得到此类故障产生的原因是:设备内部蓄电周期超过规定的范围,造成故障发生。如图1所示。

(2)当产生重合闸设备蓄电关闭等现象时,首先需要对每类的输入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计算出导致放电闭锁的规定数值的大小,有方向地找到故障引发点,还要积极做好总结报告的全方位分析工作。

4.2 电位变化法

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网路检测系统对双重回路中各个接入点进行周期性检测,通过检测了解其直流电压和电位变化的情况,以此来确定故障的引发点。应用这种方法对于电源开关的抗和与抗分或标志性指灯信号不明的状况下进行故障处理较为合适。

4.3 经验法

将发生的故障总结分类,在明确继电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应用适合的手段来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况,总结不同类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以后出现类型相同的继电保护故障提供解决的凭证。

4.4 分段处理法

高频保护接发机不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信号发送异常,信号接收人员不能及时收到3d预警信号。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通常应用分段处理法实行处理。首先要把电流通道断开,一般在断开的通道中接入七十五欧姆的电阻,用此来检测收发装置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依靠检测结果分析故障是否出现在机体内部,之后再连接上电流通道,检测此时信号电平值与初始值的差别,以此为依据判定出输送电缆是否完好,从而可以找到出现故障的段路。

参考文献

[1]龚利娟,张乃军.浅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继电保护故障处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12-13

[2]聂学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方法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5-17.

作者简介

朱晶(1986-),女,江苏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作者单位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233endprint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常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遵从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上,应用分环节处理法、经验处理法等手段对继电保护故障问题进行相对应的解决,这样才能够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合理的依靠,同时也对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效率、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 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

1 继电保护与完善方向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的运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升高,使继电保护的技术手段得到完善,其发展方向更加趋近于电子信息化,计算机网路化以及集保障、衡量、监测、数据整理、信息输送等方向为一体的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优秀的工业技术、工业方法投入到继电保护方面,经过不断创新,从而升高其运行效率,减小其故障次数。要做到这些,需要电力系统人员积极学习,从而拟定出更佳的设计方案。

2 继电保护故障的分类

2.1 干扰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微机使用达到一定周期后,其抗干扰能力下降,如果周围有通信设备,就会立刻屏蔽这些通信设备,从而造成干扰效果,导致有关逻辑元件动作采取异常,进而使继电保护出现故障。

2.2 定值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计算机整体运算结果错误,造成了系统上的偏差;或是相连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导致设备年久老化;还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其对定量运算的结果处理产生错误。

2.3 高频收发信号机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由于高频收发信号机生产厂家的不同,导致不同机型在使用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通常在通信设备的干扰下,高频收发信号机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发继电保护的故障。

2.4 插件绝缘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对于继电保护来讲,一些防护设备的集成密度偏高,但是布线不合理。当设备运行周期超过一定的时间,内部就会产生静电场,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容易使带静电的粒子吸附在布线焊点上,导致焊点与其余焊点产生电流通道,影响继电保护的运行。

2.5 CT饱和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CT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就会产生安培值骤然增加短路电流,造成CT饱和,从而引发继电保护障碍。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

(1)进行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时,要有所根据,对不同事故的类型做好相关的统计,例如规格牌、保障设备的灯光等实际数据。因此要在处理相关故障前就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依靠得出的结果和工作经验去判断此类故障的所属类型,并且立即采用适当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2)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其运行的具体方式对保障设备进行连接片的入、退处理操作,应用相关策略对故障实施治理。例如,当发生接触器的闸断情况,对其进行处理时,首先运算连接薄片之间的直流电压大小,然后才可以进行运行使用。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定期检测和记录继电保护设备的各项信息参数,而且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切不可任意涂改或消除。

(3)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以下状况:在统计分析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并没有寻求到故障产生的有关原因,因此在故障处理时,就不知如何做起,从而升高了处理故障的难度。故障产生究竟是人为原因还是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或者是设备本身原因导致的,根据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无法得出。假如是人为原因,就要积极完善数据统计,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4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

对于山西大同平顶山电力企业变电站110kv继电保护电路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相关内容如下:

4.1 分析法

(1)在进行处理故障传动运行中可以看出,在闸门骤断后的一段周期内,会发生闸门二次关闭的现象。通过技术人员对微机故障提出的结论,分析来看,发生再次闸断的时间间隔为二十一秒,这一周期恰好和重合闸充电的周期相接近,根据一百一十千伏闸门通断回路有关项目运行方面的原理,可得到此类故障产生的原因是:设备内部蓄电周期超过规定的范围,造成故障发生。如图1所示。

(2)当产生重合闸设备蓄电关闭等现象时,首先需要对每类的输入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计算出导致放电闭锁的规定数值的大小,有方向地找到故障引发点,还要积极做好总结报告的全方位分析工作。

4.2 电位变化法

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网路检测系统对双重回路中各个接入点进行周期性检测,通过检测了解其直流电压和电位变化的情况,以此来确定故障的引发点。应用这种方法对于电源开关的抗和与抗分或标志性指灯信号不明的状况下进行故障处理较为合适。

4.3 经验法

将发生的故障总结分类,在明确继电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应用适合的手段来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况,总结不同类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以后出现类型相同的继电保护故障提供解决的凭证。

4.4 分段处理法

高频保护接发机不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信号发送异常,信号接收人员不能及时收到3d预警信号。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通常应用分段处理法实行处理。首先要把电流通道断开,一般在断开的通道中接入七十五欧姆的电阻,用此来检测收发装置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依靠检测结果分析故障是否出现在机体内部,之后再连接上电流通道,检测此时信号电平值与初始值的差别,以此为依据判定出输送电缆是否完好,从而可以找到出现故障的段路。

参考文献

[1]龚利娟,张乃军.浅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继电保护故障处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12-13

[2]聂学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方法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5-17.

作者简介

朱晶(1986-),女,江苏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作者单位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233endprint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常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遵从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上,应用分环节处理法、经验处理法等手段对继电保护故障问题进行相对应的解决,这样才能够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合理的依靠,同时也对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效率、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 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

1 继电保护与完善方向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的运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升高,使继电保护的技术手段得到完善,其发展方向更加趋近于电子信息化,计算机网路化以及集保障、衡量、监测、数据整理、信息输送等方向为一体的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优秀的工业技术、工业方法投入到继电保护方面,经过不断创新,从而升高其运行效率,减小其故障次数。要做到这些,需要电力系统人员积极学习,从而拟定出更佳的设计方案。

2 继电保护故障的分类

2.1 干扰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微机使用达到一定周期后,其抗干扰能力下降,如果周围有通信设备,就会立刻屏蔽这些通信设备,从而造成干扰效果,导致有关逻辑元件动作采取异常,进而使继电保护出现故障。

2.2 定值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计算机整体运算结果错误,造成了系统上的偏差;或是相连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导致设备年久老化;还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其对定量运算的结果处理产生错误。

2.3 高频收发信号机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由于高频收发信号机生产厂家的不同,导致不同机型在使用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通常在通信设备的干扰下,高频收发信号机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发继电保护的故障。

2.4 插件绝缘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对于继电保护来讲,一些防护设备的集成密度偏高,但是布线不合理。当设备运行周期超过一定的时间,内部就会产生静电场,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容易使带静电的粒子吸附在布线焊点上,导致焊点与其余焊点产生电流通道,影响继电保护的运行。

2.5 CT饱和方面的故障

造成这种故障的影响因素是:CT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就会产生安培值骤然增加短路电流,造成CT饱和,从而引发继电保护障碍。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

(1)进行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时,要有所根据,对不同事故的类型做好相关的统计,例如规格牌、保障设备的灯光等实际数据。因此要在处理相关故障前就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依靠得出的结果和工作经验去判断此类故障的所属类型,并且立即采用适当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2)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其运行的具体方式对保障设备进行连接片的入、退处理操作,应用相关策略对故障实施治理。例如,当发生接触器的闸断情况,对其进行处理时,首先运算连接薄片之间的直流电压大小,然后才可以进行运行使用。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定期检测和记录继电保护设备的各项信息参数,而且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切不可任意涂改或消除。

(3)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以下状况:在统计分析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并没有寻求到故障产生的有关原因,因此在故障处理时,就不知如何做起,从而升高了处理故障的难度。故障产生究竟是人为原因还是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或者是设备本身原因导致的,根据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无法得出。假如是人为原因,就要积极完善数据统计,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4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

对于山西大同平顶山电力企业变电站110kv继电保护电路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处理策略,相关内容如下:

4.1 分析法

(1)在进行处理故障传动运行中可以看出,在闸门骤断后的一段周期内,会发生闸门二次关闭的现象。通过技术人员对微机故障提出的结论,分析来看,发生再次闸断的时间间隔为二十一秒,这一周期恰好和重合闸充电的周期相接近,根据一百一十千伏闸门通断回路有关项目运行方面的原理,可得到此类故障产生的原因是:设备内部蓄电周期超过规定的范围,造成故障发生。如图1所示。

(2)当产生重合闸设备蓄电关闭等现象时,首先需要对每类的输入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计算出导致放电闭锁的规定数值的大小,有方向地找到故障引发点,还要积极做好总结报告的全方位分析工作。

4.2 电位变化法

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网路检测系统对双重回路中各个接入点进行周期性检测,通过检测了解其直流电压和电位变化的情况,以此来确定故障的引发点。应用这种方法对于电源开关的抗和与抗分或标志性指灯信号不明的状况下进行故障处理较为合适。

4.3 经验法

将发生的故障总结分类,在明确继电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应用适合的手段来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况,总结不同类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以后出现类型相同的继电保护故障提供解决的凭证。

4.4 分段处理法

高频保护接发机不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信号发送异常,信号接收人员不能及时收到3d预警信号。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通常应用分段处理法实行处理。首先要把电流通道断开,一般在断开的通道中接入七十五欧姆的电阻,用此来检测收发装置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依靠检测结果分析故障是否出现在机体内部,之后再连接上电流通道,检测此时信号电平值与初始值的差别,以此为依据判定出输送电缆是否完好,从而可以找到出现故障的段路。

参考文献

[1]龚利娟,张乃军.浅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继电保护故障处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12-13

[2]聂学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方法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5-17.

作者简介

朱晶(1986-),女,江苏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作者单位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23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电力系统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