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和分析智能电表特点和应用

2014-11-19高健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20期
关键词:智能电表特点应用

摘 要 本文根据现代智能电表的功能与特点,详细地介绍了智能电表的应用和独特优势,并从产业体、功能设置、接口设置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未来我国智能电表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我国智能电表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智能电表 特点 应用 发展

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实现全面覆盖、全面采集和全面费控。其中,全面费控是目前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传统人工抄表的用电管理方式容易出现误抄、估抄、少抄、漏抄等情况,从而给用电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趋进步,建设远程的自动化抄表系统迫在眉睫。目前,绝大部分电力公司都在用电管理中采用了智能电表,从而促使用电日趋智能化,供电服务日趋人性化。

1 分析现代智能的功能和特点

1.1 有效支持浮动电价

智能电表不仅可以准确计量电能,还可以测量和存储更多数据,功能明显强于传统电表。比如:智能电表可以做到随时存储带时标电能数据;可以按照设置时间频率测量和存储电能相关数据;可以有效管理分时和实时电价;可以成功实现实时电价的电能计量。

1.2 支持双向通信

智能电表内部的通信模块可以支持双向通信,从而成功实现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供电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这一功能将停电等相关信息发送给用户,提醒用户提早做好停电准备,合理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用电时间。

1.3 可智能控制家电

智能电表可以有效控制智能家电的通信。比如:智能电表结合实时电价设定合适的参数来控制家电的开、关,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用电高峰负荷,还可以合理提高用电低谷负荷。用户不需要缴纳任何的额外费用,就可以实现用电设备使用时间的合理调节,既可有效节约电费,又可减少用电高峰负荷,提高用电低谷负荷。

1.4 支持双向计量

智能电表还可根据实时电价,有效指导部分具有自主发电能力和储能设备的特殊用户合理分配和购买电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客户的用电费用。

2 智能电表的应用和效益分析

2.1 抄表

智能电表实行后,数据全采集代替了传统现场抄录用电情况的抄表模式,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还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预付费方式有效减少了抄表人员数量,同时有利于把抄表人员逐步培养成智能电表的维护人员。

(2)提高了用电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电费计算精确到每一天,并从预收电费中抵扣,促进了电费回收率的显著提高。

2.2 核算

智能电表采集数据具有高精确度的特点,故不需进行电费核算。只需要每个月确定一天为抄表计算日,系统能够自行判断电量和电费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系统会自动把电费信息发送给客户;如果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发送异常信息给电费中心,然后由电费中心相关人员负责处理和判断。

2.3 远程停电

预付费模式下,远程停电非常方便,主站一旦发出停电指令就可实现远程停电,任何客户都没有办法私自进行相关操作。

2.4 公司效益

基于智能电表基础之上的智能化计量系统可以成功实现用电结算、故障处理、用电量计算、用电状态估计等功能,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户用电和电力公司供电过程的相关问题,有效节约了电力公司的管理成本,为电力公司谋取了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利于电力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2.5 社会环境效益

作为一种崭新的全电子式的电能表,智能电表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测量单元、通信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是智能电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具有精确计量电能、有效存储和处理信息、自动控制信息以及实现信息交互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日益普及,对营销计量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关工作者应该充分结合智能电表的特点,努力做好智能电表运营、质量监督、维护、网络管理等相关工作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 未来我国智能电表的发展

3.1 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智能电表属于高科技产物,只有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才能实现对智能电表产业的有效监控与管理。职能电表产业的生产环节主要有:结构和功能的设计环节、专业的制作环节、推广环节、售后与维护环节、新技术的研究环节、新技术开发环节等。相关工作者必须有效结合相关产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对以上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必须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智能电表的芯片研发工作中,确保和提高智能电表的核心价值,从而促使智能电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不断完善功能设置

智能电表的功能设置必须坚持模块化的基本原则,充分贯彻支持可更新或者可写入的重要理念。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智能电网的具体情况,远程修改或者远程设置智能电表的相关功能。同时,智能电表的所有功能应该设置独立线程,有效防止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干扰,提高智能电表的完全、稳定性。

3.3 接口日趋一体化

目前,我国智能电表存在弱电接口品种繁多。这就导致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不断进行切换,增加了检测工作量和管理成本,同时对资源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智能电表应改变现存模式,朝向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建成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有利于电力公司方便、便捷地获取客户的用电量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把相关信息快速及时地回传给客户,有利于客户更加详细的了解最佳用电时间,合理安排用电,有效避开尖峰时段,节约用电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林.智能电表检验装置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王思彤,周晖,袁瑞铭,易忠林.智能电表的概念及应用[J].电网技术,2010,04:17-23.

[3]孙杰.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155.

[4]王欣异.多功能智能电表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5]吴海芳,冯茗俊,顾承昱.智能电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J].电力与能源,2012(06):611-612.

作者单位

高健(1971-),女,河南省荥阳市人。现供职于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研究方向为自动抄表系统的利与弊、降低电力线损的措施。

作者单位

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省荥阳市 450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能电表特点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