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2014-11-19潘培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20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潘培雯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频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为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各项需求,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概念及相关影响因素出发,就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可靠性 方法研究

在社会经济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普及率逐渐升高,计算机网络的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当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作为网络性能的重要技术衡量标准,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已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如何建立出可靠性强、效率高的计算机网络,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感染,同时充分保障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已成为计算机网络设计及建设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在给定的环境与时间内,完成业务的能力。总体分析,给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以及任务的完成能力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作为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可将网络的实际运行能力充分反映出来。当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已成为其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阻碍因素,倘若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不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极为有必要的。

2 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在设计及建设计算机网络过程中,为充分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首先便要对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

2.1 硬件设备造成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维护方面,硬件设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工作的水平及其可靠性随着硬件设备越好而越高。在网络硬件中,顾客预留设备及输送交换设备为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设备,顾客预留设备起着实现顾客与网络衔接的作用,而输送交换设备则指的是连接众多客户端的一种设施,起着传输信息资料的作用。

2.2 布线方式造成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网络问题主要由不规范网络建设引起,而一些根据标准布线方式进行建设的网络,均很少出现问题。由此可知,在建设网络过程中,为实现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充分提高,就应严格遵循规定的标准布线方式。当前,双线为许多重要计算机网络建设采用的布线方式,当计算机网络出现故障时,便可以实现迅速的切换管理。此外,在将集线器与网络相连接时,应注重用户终端数量,确保计算机安全可靠运行。

2.3 网络拓扑结构造成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受到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及规划的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结构在确认后难以改变,一旦出现不合理的设计便会埋下不可靠因素。为充分减少错误的发生,确保合理、可靠的设计,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网络拓扑结构图进行对照,并建立包含计算机网络性能的模型进行研究。

2.4 网络管理造成的影响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很大的格局与复杂的组织结构,因而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充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的发生,在解决各种网络问题,保证信息进行安全传输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2.5 用户操作及病毒入侵造成的影响

一些计算机使用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计算机初学人员,由于未能充分了解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性能,因而通常在不经意间就对计算机安全防范功能造成了破坏。此外,在运行过程中,计算机每时每刻均遭受着各种各样病毒的威胁,虽然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均安装有杀毒软件或防火墙等,但对于层出不穷、不断强大的病毒,杀毒软件难以进行有效识别,从而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

3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3.1 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检查

经常开展维护与检查操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由于计算机具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结构、庞大的规模,以及相对较高的异构程度,因而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网络线路中断等问题,便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瘫痪的局面。然而在运行过程中,网络故障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只有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发现与处理,才能迅速将网络调整到正常的运行状态,而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检查与维护,是此项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检查,可将故障的具体位置找出,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而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维护可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从而实现可靠性能的提高。

3.2 对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及冗余性展开合理设计

在容错设计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会采用冗余并行的形式,将两个计算机网络中心分别连接相应的用户终端及服务器,在防止因容错问题而造成损失的同时,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这样一来,即便出现网络故障,两个网络中心也可协调处理。此外,广域网、数据链及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为互联关系,其中一处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对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与运行造成影响。计算机网络建设人员应尽可能选用容错性与可靠性均较好的服务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故障,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备用的计算机网络设计,冗余设计的基础为单计算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网点均连接在一起,因而通过连接网络链路便可传递信息。因此,单一网络及双向网络均可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有序,实现可靠性的提供。

3.3 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接入层的改造力度

在计算机网络的接入层中,涉及到的硬件设备众多,倘若采取全面升级的处理方法,那么就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法,逐步改造网络的接入层。在改造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网络数据中心服务器上。通常情况下,一台服务器均配置两个网卡,分别连接一个交换机,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工作模式。在改造升级时,可堆叠处理两个相邻的接入交换器,并在连接线路中接入服务器,随后对这些设备进行捆绑,使其形成一条虚拟的连接,这样一来,服务器的两个网卡均可同时承担一定的负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连接线路使用效率的提高,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当计算机用户仅接入了一个交换机时,由于其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几乎不产生影响,因而不需要采取改造措施。

3.4 采用多层次网络结构

在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过程中,采用多层次网络结构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可以对各种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支持网络当中常见的协议,从而促进网络运行不断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集线器与路由器作为多层次网络结构的重要设备,可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维持良好的兼容性。在多层次网络结构中,接入层、分布层及核心层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被允许接入计算机网络的起点,接入层可采用接入、控制访问列表等形式严格控制用户的流量,不但可以向网络用户提供接入端口,还可向计算机网络提供宽带;分布层则是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节点,在局域网环境中,分布层不但可以使工作组与部门级接入计算机网络中,还可确定广播域网在计算机网络中心的联网;核心层则发挥着为不同区域提供访问的作用,同时还可迅速进行数据交换,为相应区块提供数据包及数据帧等。

3.5 充分考虑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寿命周期

为实现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充分提高,网络规划及建设人员还应充分考虑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寿命周期,也即整个系统的周期成本。在对计算机网络整个系统开展管理工作时,应当建立合理、完善的网络系统,充分做好规划及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网络建设人员在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各项性能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可采取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方式,在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同时,获得最优的性价比。

4 结语

综上可知,随着科学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充分确保传输过程中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或减少因计算机网络故障给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带来影响。在网络实际运行中,相关网络设计及建设人员需要使用先进的网络设备与设计方案,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向明.浅析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式[J].新课程学习(中),2011,8(05):326-327.

[2]张晓杰,姜同敏,王晓峰.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2(05):158-159.

[3]曹吉龙.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J].电子世界,2012,7(09):64-66.

[4]史志杰.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08):77-78.

[5]张波.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探析[J].软件,2013,10(06):23-25.

[6]李伯富.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8(04):105-106.

[7]闫瑞峰,郭吉平,李华,等.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1):368-369.

[8]蒋伟进,许宇辉.网络可靠性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9(12):162-163.

[9]王新伟.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11):484-486.

作者单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