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扬英雄旗帜育英才

2014-11-19空军勤务学院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雄育人精神

20 07年以来,空军勤务学院党委继承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民族优秀文化,充分挖掘驻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总结汲取办学育人实践经验,探索凝炼出体现空军特色、突出军校特点、充分发挥英雄文化育人功能,彰显军人特质的英雄文化育人模式,成为办学、治校、育人的重要理念和血脉基因,成为广大官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培养了一大批敢打必胜、虎虎生威的新型军事人才。学院先后被空军评为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新华社和解放军报内参、解放军报等媒体对学院英雄文化建设的成就先后进行报道,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一、紧贴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英雄文化育人理念

军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院党委紧盯打赢未来战争对人才的需求,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英雄文化理念、英雄精神内涵、英雄行为规范、英雄品格特征、英雄精神教育仪式、英雄文化主题歌曲、英雄励志口号“七位一体”的英雄文化育人体系。

一是确立英雄文化育人思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针对少数“80”、“90”后为主体的官兵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当兵打仗意识淡薄,存在着忘战怯战,认为服役期内“打不起来、轮不到我”的心态,滋生了当“和平兵”、做“享乐官”等思想倾向,还有一些学员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阳刚之气不足、战斗意志不强、吃苦精神弱化,精神里缺“魂”、骨子里缺“钙”等现象。2007年5月,学院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英雄文化校园的目标,作出了《建设英雄文化,弘扬英雄精神,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决定,制定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三大工程”之一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5月,学院在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又明确将弘扬英雄文化确立为办学育人的理念, 2013年11月,院党委又作出了《贯彻落实强军目标要求,持续深化英雄文化建设,大力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决定,进一步从党委工作的全局上确立了英雄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把英雄文化融入办学治校顶层设计。把英雄文化建设纳入党委决策,将英雄精神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融入办学实践,作为院党委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形成了“战场牵引课堂”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聚焦作战保障、面向外场育人”的办学思想,将“使命、本领、荣誉”作为院训,“敬业、奉献、砺志、精武”作为教风学风,建立健全了教育、训练、活动、比武竞赛、激励、组织等六项制度机制,形成了党委统揽、主官主抓、机关分工协作、基层分头落实,上下联动,大抓英雄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2011~2013连续三年制定《英雄文化建设行动计划》,持续推动英雄文化深化、融化、转化和常态化发展。

三是把英雄文化融入教学训练中心工作。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书就怎么教”的要求,制定下发《英雄文化育人规范》。在教学内容上,紧贴实战、瞄准战场,凸显战争的残酷性、对抗性,在作战部队建立41个院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分批次组织开展现地教学,实现课堂与战场的无缝对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战例教学、想定教学、演练对抗、比武竞赛等方法,强化战法训法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员实战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平台,开展网上实战化模拟训练,增强教学的指向性实践性,锤炼官兵的实战能力。

二、丰富活动载体抓手,营造英雄文化育人氛围

按照统一主题、彰显特色的思路,广泛开展“崇尚英雄”系列活动,不断创新途径载体,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受熏陶的浓厚氛围,有力激发了广大官兵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励志精武的拼搏精神、敢打必胜的战斗豪气和英勇果敢的过硬作风。

一是扎实开展英雄精神教育。把英雄精神教育作为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结合学员入学和毕业,分别开展“弘扬英雄精神,争当英雄传人”和“大力弘扬英雄气,扎根基层建功业”系列教育活动。并把淮海战役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15个馆所作为英雄精神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实地参观见学。还聘请“试飞英雄”李中华等13名英模为兼职教授,经常邀请来院作报告;每年评选表彰“校园之星”以及学科带头人、一线带兵人、教书育人、自立自强先进个人和岗位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等“五类”先进典型,树立践行英雄精神、争当岗位先锋的鲜明导向;营造出了学英雄、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精心打造英雄文化环境。坚持用英雄文化主元素统揽整合环境建设,构建了院、系(大队)、学员队三级英雄文化育人体系和“一园、一墙、一室、两廊”的英雄文化环境格局;建成英雄墙、英模雕塑、砺志石刻、标语口号等人文景观,其中,由“楚汉雄风”、“淮海大战”、“空军战神”、“学子情怀”和“英雄谱”、“警示林”六部分组成的英雄园,自2009年建成以来,每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仪式160余场次,现已成为学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战斗精神激励基地、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和英雄文化育人基地;各系围绕英雄文化主题,凝练形成了“铁流”、“铁拳”、“铁臂”、“铁血”、“铁算盘”等特色专业文化。同时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学员队“床头文化”——将学员崇尚的英雄和励志格言制作成卡片贴在床头,拉近了英雄与学员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学员的英雄之气。

三是丰富拓展英雄文化载体。创办英雄苑报、“英雄之声”广播站、英雄政工网,建成67个“政工e家”网吧,网络终端通到了学员的宿舍和教研室。学院举办的“崇尚英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英雄的旗帜下”主题文艺演出和“崇尚英雄”校园歌曲歌咏比赛、军事对抗赛、战斗影片展映,“英雄杯”军事运动会和系列体育比赛等活动深受学员喜爱。风靡校园的星光艺术团、英雄之声合唱团、军乐队、武术队等“两团十队”,所创作的10首具有浓厚军味、兵味的“崇尚英雄”校园歌曲,拍摄制作成MV,发行全国,学员人手一册,成为广大官兵和青年朋友喜爱和传唱的军旅歌曲,其中《军营90后》参加全军文艺会演获空军特别奖。

三、坚持深化、融化、转化,推动英雄文化落地生根

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打胜仗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官兵打赢能力,充分发挥英雄文化的实践功能,使之贯穿于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转化为官兵献身使命、成才报国的实际行动。

一是融入大项任务全过程。在每年组织的野外驻训、行军拉练、毕业综合演练等大项任务展开前,及时召开誓师大会,开展仪式教育,唱响英雄歌曲,高呼英雄励志口号,点燃官兵闻战则喜的战斗豪情。在执行任务中,组织比武竞赛、立功创模、挑应战等系列活动,营造战场环境,丰富战地文化,激发官兵奋勇争先的军心士气。任务结束后,及时搞好总结评比,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二是融入日常养成全方位。制定64字英雄行为规范,把英雄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官兵一日生活,注重从一言一行、点滴养成抓起,形成时时处处用英雄精神陶冶人、感染人、激励人的机制;结合学员毕业,联合部队组织实战背景下的演练对抗,开展“过三关”(体能关、技能关、心理关)训练考核;设立“武状元”奖,组织学员参加“学习创新、战术技能、队列指挥、武装越野、心理素质”等内容比武竞赛;定期举办正规化管理集训,每月组织“战备周”,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等活动,使战斗作风培养机制化常态化。

三是融入社会实践全领域。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英雄、见行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员把英雄精神带出校门、带回家乡、带进社会,在传播英雄精神的过程中践行英雄精神,在弘扬英雄精神的实践中培育优良作风。近年来,我院持续开展这一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年都涌现一大批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抢险救灾、治安维稳等方面的好人好事,收到表扬信、感谢信、锦旗400余份,百余人次立功受奖,展现了军校学子良好的作风形象和精神风貌。

七年多来,在英雄文化的浸润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英雄豪气的人才和英雄精神的模范践行者,涌现出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数学教研室、“全军巾帼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外语教研室、“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员费逸伟、“身患癌症自强不息楷模”教员周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榜样”学员刘传松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其中,学员孟晓在看病归队途中,协助民警勇斗歹徒,右臂被歹徒用凶器划伤,鲜血直流,但始终没有退缩,被地方群众誉为“英雄大学生”。

猜你喜欢

英雄育人精神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英雄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拿出精神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