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在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2014-11-18燕,张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针成功率

田 燕,张 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动脉穿刺作为一种有创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超声技术的发展使桡动脉穿刺实现了可视化,但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仍未得到推广。现行手术的患者趋于老龄化,合并的基础疾病也较多,大部分老年患者术前需进行动脉穿刺置管,以便于术中观测血压和测量血气。因此本实验对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和触摸法桡动脉穿刺进行了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已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需行桡动脉穿刺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0 岁),包括胃肠外科手术26例,肝胆科手术16例,泌尿外科手术8例。排除标准:外周血管疾病,Allen’s 实验阳性,凝血功能障碍。50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值法分为两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仪器与药物 实验所用仪器由美国索诺声公司生产的HFL 38X/13-6MHZ Transducer 探头,穿刺针为美国BD381137 (20GA,1.88IN,1.1 mm×48 mm)。

1.3 麻醉药物与方法 患者禁食8~10 h,禁饮6~8 h,入手术室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袖带压,吸氧2 L/min 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 和舒芬太尼0.01 μg/kg。所有患者需进行Allen’s 实验,阳性患者选择左手穿刺。将患者左上肢外展、腕部背伸、固定、垫无菌布,碘伏消毒前臂掌侧腕关节2 cm,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照组行触摸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者在患者穿刺侧桡骨茎突水平开始向心方向触摸寻找桡动脉搏动最强处采用穿透法穿刺,操作者左手食指指腹平放并固定桡动脉,右手持针呈45°角刺入桡动脉,回血后继续向前推送并退出导管针,将注射器连接动脉导管,边回退边回抽,回抽顺利时将动脉导管送入桡动脉。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操作者先用涂有耦合剂的超声探头探查桡动脉的走形,后将桡动脉至于超声显示屏的中线上,穿刺针置于探头中线的皮肤表面,呈45°角进行穿刺。所有操作均由主治医进行。手术后拔出动脉导管,无菌纱布按压5~10 min,不出血后用无菌敷贴固定。

1.4 观测指标 记录两组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一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5例患者共穿刺成功22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6例,6例经2 次及2 次以上穿刺成功。剩余1例患者多次穿刺致桡动脉血管痉挛改为足背动脉穿刺,1例患者穿刺后置管不畅,改为肱动脉穿刺置管,1例并发血肿改为足背动脉。实验组穿刺成功2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3例,1例经2 次穿刺成功。剩余1例患者超声探查桡动脉迂曲,不容易置管,改为足背动脉穿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平均穿刺次数较少,平均穿刺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穿刺结果比较(±s)

?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差别较大[1],且伴随较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老年患者在行全麻手术时,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较不平稳,易发生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情况[2]。而行有创动脉测压可以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地发现动脉压的变化,指导医务人员迅速处理突发情况[3],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而且可使需反复测量动脉血气的老年患者减少痛苦。但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血管细而滑,在穿刺时不容易一次性穿刺成功,易引起皮下淤血,桡动脉痉挛等并发症,给老年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是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在B 超显示屏下直视血管走形、解剖变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引导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穿刺针准确到达穿刺部位[4-5]。经过对本研究的观察发现:①使用超声仪器较熟练的主治医师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因此操作者应熟练掌握该组织部位的超声影像学知识,了解图像深度调节、放大、彩色血流指示等相关操作,可以更准确的定位和减少穿刺时间。②操作时应注意的是:a.探头不能用力按压于皮肤表面,用力按压探头会影响桡动脉的血流以及穿刺效果;b.老年患者皮下脂肪较少,穿刺针进入桡动脉后回抽不畅退针时应谨慎,缓慢退针,退针过快容易将动脉穿刺针退出皮肤,造成皮下淤血。c.老年患者皮肤松弛,退针时可能牵拉皮肤导致导管位置不容易控制,因此退针时应缓慢、稳定,边退针边回抽,回抽顺利时,一手固定皮肤,另一只手将桡动脉导管置入。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平均穿刺时间,降低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两组相比较穿刺成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可能存在一下几点:①样本例数较少;②由于穿刺者为年资较高的主治医师操作,触摸法穿刺经验比较丰富,穿刺成功率较高。

[1] 左明章,田鸣.老年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23.

[2] 黄燕娟,冉雪莲.老年患者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J].广西医学,2007,25(3):303-305.

[3] 张爱萍,支燕.有创动脉测压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9,(28):3438-3439.

[4] Karakitsos D,Labropoulos N,De G E.Real-time ultrasound-guided catheteris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the landmark techniqu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J].Crit Care,2006,10(6):R162.

[5] Stone M B,Moon C,Sutijono D,et al.Needle tip visualization during ultrasound-guided vascular access:short-axis vs long-axis approach[J].Am J Emerg Med,2010,28(3):343-347.

猜你喜欢

桡动脉穿刺针成功率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