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命论中的男权代表德莱赛

2014-11-17钱兴平李洁

山花 2014年16期
关键词:嘉莉珍妮男权

钱兴平 李洁

美国作家德莱赛是美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宿命论的先驱,他认为人都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欲望驱使,在这些力量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此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作品中也不由得折射出男权思想。本文将通过《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这两篇小说来探究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的自然主义宿命论和男权思想。

可以说德莱赛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阅读赫胥黎和丁泽尔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大多体现一种进化论的思想。认为宇宙是机械的,人只是一件可怜的工具,风暴中的一片树叶,根本没法与控制人生的适者生存的铁的理论抗衡。所以德莱赛所创作的小说大多是悲剧的结局。同时作者自身来自下层社会,他的父亲本是一个贫苦的德国移民,所以他的作品中绵绵不绝地充满了对底层劳动者和弱者的同情。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个男性的作家,他的思想始终没有从男权主义中解放出来。在人物描写中不时能折射出他的男权思想。

自然主义下的宿命论

从《嘉莉妹妹》到《珍妮姑娘》包括其后的许多作品,作者始终强调自然主义的思想,强调环境、遗传力量和本能欲望对人的支配作用。宿命地认为,人的力量无足轻重,人生无法预测的宿命论思想。在《嘉莉妹妹》中,女主角刚出场,作者就给她安排好了命运:“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远离家门,不外乎有两种境遇:不是碰到好人相助,福星高照;就是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从此堕落。在当时的环境里,不可能有中间的路可走。”虽然嘉莉后面几经努力,最后看似获得了成功,是进化论中的胜利者。但她的人生依然迷惘,她仍然在苦苦地追求她心中的幸福。“嘉莉的处境光辉灿烂,可她却郁郁寡欢。起初杜洛埃收留她时,她觉得自己地位高升,掉进了福窝;当赫斯渥向她提供一条似乎是比较好的道路时,她认为自己很幸福。可这个世界会冷落不愿同流合污的人,所以她现在觉得很孤独。”嘉莉总是在追求生活的安详和美。她觉得和杜洛埃在一起是觉得生活好了,跟赫斯渥在一起有了爱情。当所有看起来很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己实现时,她开始怀疑她是否幸福。她能随心所欲地买衣服,与更富有体面的男人交往,但却比以往更迷惘、更难满足。也许在那遥远的未来会有什么能满足她,但她看不到在哪里又将是什么?所以在这广袤的宇宙和瞬间即逝的人生中,人永远无法支配自己,永远不能得到所谓的幸福。在德莱赛看来,每个人生都是一场悲剧,一个人不管获得多少金钱与成功都只能任凭宇宙支配。

《珍妮姑娘》中的女主角珍妮更是体现了作者自然主义的宿命思想。如果说嘉莉是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忘恩负义的人,珍妮在作者的笔下却是个天真、善良、美丽、无私的女性。为了家庭,她一次次做出了牺牲,但是生活却欺骗了她,她失去了家人、孩子、爱人,将孤老终生。在小说中作者很清晰地表达出他对自然宿命论的观点:“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看来万物的活动都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或一定环境里,好像一超出范围就注定没法在这个绕日运行的星球上生存似的。比如说,一条鱼,跃出水面就不能不涸死;一只鸟,掉进江河湖海就不能不丧生。从寄生在花朵上的蚜虫到莽林深处的巨兽,我们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它们的行动无不受到类似上述原因的种种限制。我们还应该在这里指出,谁要是想竭力脱离他们原来的环境,结果必然是不幸的,可笑的。”珍妮的环境不管是和参议员布兰德还是和出身豪门的阔少莱斯特都有着天壤之别,与他们的结合都像是鱼跃出了水面,鸟掉进了江河湖海,不可能有幸福的结局。灰姑娘的故事只能存在于童话中,德莱赛早就宿命地给珍妮打上了不幸的烙印。

所以正如勒翰所说,德莱赛的小说中往往表达这种思想:人是自己不可控力量的牺牲品。德莱赛作为自然主义作家的代表他非常客观地如同科学实验报告一样,通过细节的描写娓娓道来。对于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下嘉莉这样一个不珍惜自己的贞操、贪图享乐、见异思迁、有悖于当时道德传统的“坏”女人,作者没有让她下地狱。而对于珍妮这样一个善良、勇于牺牲自我的女性,作者也没有给她一个幸福的人生。德莱赛这里无非是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告诉读者这是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宿命。

社会环境下男权思想的折射

在19世纪美国对女性和男性的道德标准是有二重性的,男人若是违反了道德是可以原谅的,但女人不行,必须受到惩罚,甚至是死的惩罚。当时的文学倾向已经决定了她们悲惨的结局。但是嘉莉没有死,她虽然仍然对幸福迷惘,但至少在很多人眼中事业有成,手头阔绰。珍妮虽说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亲人和爱人,但至少经济上也获得了补偿,从此衣食无忧,可以安度晚年。因此德莱赛是当时美国文坛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特别是《嘉莉妹妹》曾被视为禁书。通过这两个另类女性的描写很多人认为德莱赛简直就是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其实不然,其实他只是挑战和怀疑传统的道德,对两位女主角的道德行为不加评论,体现其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在当时的男权语境下,那种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意识形态已经深入人心,像德莱赛这样的男性作家也是不能免俗的。

《嘉莉妹妹》这部作品表面看似乎表现了嘉莉这样一个女性有意识地去选择对她有利的生存方式,为此离开第一位情人,在她生活好转时抛弃第二个情人,看起来冷漠无情。但嘉莉这个人物从小地方来到大都市打拼,她像男人一样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嘉莉在作者心中已经不是一个女性,她的很多经历跟作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来到大都市找工作,到最后崭露头角。在嘉莉找工作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过了河来到批发商行区,嘉莉四周环顾,想找扇大门走进去求职,就在观看那些宽大的窗户以及堂皇的招牌时,她感觉到有人在注视她,瞧出她是一个前来找工作的人。她以前从未经历过这种事,缺乏勇气。她加快了步子,装出一副前来办事的满不在乎的样子,免得让人看出她是来求职的,给她带来难以名状的羞耻感。就这样,她走过了许多家工厂和批发商行,朝里面瞧也不瞧一眼。在走完几段街道后,她终于意识到这样是不行的,便开始东张西望,不过脚步却没有放慢。”这一段是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此处无血无泪,却入木三分。在某种意义上,嘉莉在作者心中并非是个女性,而是自己的很多内心和经历描写,这是个男性化了的嘉莉。endprint

对《嘉莉妹妹》中最具悲剧色彩的男主角赫斯渥,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他失势后的凄惨生活,自杀时让人叹息、悲悯的场景。但是细想一下,这个人物何尝不是一个男人中年危机时没能处理好“小三”和正室的关系呢。他一方面不安于愈来愈枯燥的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想搞乱家庭生活,使自己的地位不保。德莱赛并未将赫斯渥携款潜逃的责任归咎于赫斯渥对家庭责任的丧失、对年轻女子的迷恋,而是将很多责任推给了他的妻子。在作者的笔下赫斯渥太太是一个非常讨厌的女性,她贪慕虚荣、爱出风头,最大逆不道的是将家中大部分财产都转到自己的名下。若不是她苦苦相逼,赫斯渥何至于走到那般境地。但客观来看,赫斯渥太太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她已经人老色衰,对丈夫失去了吸引力,为丈夫生儿育女,最终丈夫却弃她随“小三”而去,她难道是这场博弈的胜利者?难道她要忍气吞声,拱手让出经济大权,任由丈夫去花天酒地,只等他浪子回头?在当时的美国男权社会,在德莱赛作为男性的眼中,她就是应该这样!

如果说嘉莉还有些抗争意识,珍妮这种逆来顺受,勇于牺牲自我的女性更是表现了作者及当时社会的男权统治思想。对于《珍妮姑娘》中影响珍妮一生的两个男性,作者也是从男性的眼光去描写。

在作者的笔下布兰德的形象有些美化了,他解囊化解珍妮家中的几次危机,在圣诞节送去大礼,宛如圣诞老人一般。但是如果珍妮是位穷小伙子或是个丑陋的寒酸女子,他还能有如此的善心吗?他第一次在旅馆看到珍妮,就被吸引了,“他还看见她那碧蓝的眼睛和秀丽的面容。他甚至还可以尽情欣赏她那动人的嘴唇和丰满的双颊,特别是她那丰腴、雅致的身段,洋溢着青春、健美的气”,这一切都让这个中年男人无法抗拒地产生非分之想。他也知道两人的地位悬殊,但是他却被这种男性的征服欲望所支配。在布兰德将珍妮的哥哥从狱中解救出来后,这位议员就获取了他的战利品,珍妮的贞洁。“造就一个十全十美的处女,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这种珍贵的气质,就是摄取天地万物之间所有一切魅人的精华。”其后一大段诗意的描写,让人感觉沉浸其中,但作者实际就是在歌颂处女的美,来体现男人自古以来的处女情结——极大地体现了男权主义对女人的单方面的道德要求。

莱斯特在作者的笔下也不是个坏人,他多金,充满激情与雄性的占有欲,好享乐。但是他接近珍妮并强势地将其据为情妇,在心底从未考虑过责任和婚姻,只是被珍妮的美貌所吸引,而且他作为富家子弟的优越感让他觉得找一个婢女,不会给他带来婚姻的枷锁。“他需要得到女性伴侣的安慰,但他却越来越不愿因此牺牲个人自由。要是他既能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而又仍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他就不会各自戴上社会习俗的枷锁。至于要不要跟她结婚——那不仅是不可能,而且也是不必要的。他只消说一声“来”,她就非得顺从不可;她命里注定就是这样。”如此赤裸裸的男权思想,他并未把女性当作对等的人来看待,而是作为一个附属品,第二性。在决定男权统治的经济社会地位因为和珍妮的关系遭到威胁时,他离开了珍妮,而选择了同阶级的莱蒂。虽然有些内疚与不舍,但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选择了一条巩固自己男权地位的道路。从经济上去补偿珍妮,去减轻自己的一丝内疚感。就在死前他还是霸道地将珍妮叫到身边,告诉珍妮,“过去我是爱过你的。现在我还是爱你的”。他没有给珍妮婚姻,却想在死前用这样的话来弥补自己的过错,用这温柔的网让珍妮永远走不出他的世界,万劫不复。还有比这更自私、更霸道的男权人物吗?

结论

德莱赛贫苦的出身,年轻时对金钱地位的追求,总让他在悲观和痛苦中不能自拔。他发自内心地对芸芸众生、贫苦底层劳动者表现出人性的同情。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改变社会,解救他们,于是他求助于自然主义的宿命论,将这一切归咎于环境,不可抗的命运。他对《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两位女性同样给她们宿命的安排,虽然她们违背了社会道德,却未受到太多的惩罚,但这绝不是德莱赛对女权主义的支持。他只是在挑战传统的道德,其根本的男权思想并未被撼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嘉莉珍妮男权
《太空的故事》
Myth and Mechas
珍妮曲奇饼干
珍妮·古道尔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嘉莉与珍妮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抽象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