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1-17张晓琳ZHANGXiaolin

价值工程 2014年31期
关键词:学籍民办高校信息安全

张晓琳ZHANG Xiao-lin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 130607)

(The Tourism Colleg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607,China)

1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

高校学籍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贯穿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笔者认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①新生管理:入学资格审查、分班信息管理、新生学籍电子注册;②在校生管理:学籍档案的建立、学籍异动的管理(退学、休学、复学、留(降)级、保留学籍、转专业等)、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③毕业生管理:毕业生资格审查、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学历学位电子注册。

学籍管理不仅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它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变化情况,是高校了解和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基础信息分析的重要来源。学籍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势头较好,其招生人数的增加、专业数量的增多和办学层次的复杂化,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的偏差 学籍管理工作与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各种学籍异动手续均需要学生本人到学籍管理部门办理。管理理念的偏差常常会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强调管理者的权威性和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缺乏与被管理者的有效沟通。一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籍管理人员会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解决困难,对待学生态度强硬造成了双方关系的紧张。二是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对待需要帮助的学生缺少主动性和宽容度,没能把“管理即服务”的思想贯彻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作为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如果没有先进、人本的管理理念,就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2.2 管理系统的落后 近年来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增强且任务较重,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使用功能强大的学籍管理系统。而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籍管理部门使用多套学籍管理系统,而校内系统不能与教育部学信网和省教育厅学籍系统所要求的信息数据很好地兼容。致使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重复性劳动多。无法实现校、院、系的三级管理,工作过于集中且准确度低。二是管理系统适应性和稳定性不强。大部分文件存档仍采用纸质形式,办公过程中无法准确、高效地提取数据而影响办公效率。三是管理系统无法对接,导致校内部门之间信息无法互通,校际之间信息无法共享。

2.3 管理队伍的不足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和技术性较强,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而目前民办高校学籍管理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培训,欠缺学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战操作经验,对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文件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而人员少,日常事务几乎占满了所有的工作时间,没有时间提升自己,更没有时间研究创新管理。三是“三心”的不足:即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不足。学籍管理这项工作枯燥、乏味,工作时间几乎都在处理大量繁杂的学生信息,万分之一的疏忽对学生来说就是百分百的错误,细心使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耐心使我们竭力解决问题,责任心使我们尽量避免问题,可见“三心”的重要性。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民办高校学籍管理队伍建设需在上述方面有所突破。

2.4 信息安全的薄弱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掌握着学生录取名单、学籍信息和学历学位信息等,一旦信息丢失或被不法分子得知,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并对高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危害。而目前民办高校信息安全管理环节比较薄弱:一是信息保密规章制度不尽完善。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民办高校没有严密的信息安全保密流程,没有责任落实到专人。二是管理人员缺少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和专业知识。对学籍进行信息化处理后,缺少安全性检查、与教育部(厅)不使用专线网络联系、防火墙的安全级别设置存在问题等。三是日常管理缺少加密设备。

3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创新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全校学生的需求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将“人文关怀”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和蔼、热情地接待学生。二是树立服务型理念。现代学籍管理是服务型的管理,不再是传统上的命令和管束,而是要求管理人员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三是树立被监督的理念。以理念创新带动学籍管理工作创新,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监督的积极性,加大监督力度,使整个学籍管理工作处于公开管理的局面。

3.2 强化系统功能 一是系统开发人员应深入到学籍管理工作一线并与工作人员加强沟通联系,使校内管理系统必须与学信网和省教育厅系统所要求的信息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另外,使管理系统利于各教学部门的信息交换和校际间信息共享。二是增加物资投入,强化学籍管理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特殊功能性,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数据精准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反馈迅速、及时,数据统计可靠、准确。三是学校需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以保证系统良好运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系统,以便为全校各部门提供最流畅的数据支持。通过上述手段,有利于实现学籍的信息化管理,推动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良好发展。

3.3 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进修,扩大对外交流。学校要鼓励学籍管理人员进修专业知识,以扩展其理论基础,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此外,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赴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开阔思路,拓展视野,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调整队伍结构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年龄、职称、学历合理的队伍结构。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三是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工作中不仅要有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更要有奉献精神、服务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3.4 确保安全管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民办高校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做到事前有预防备案、事中有控制方法,事后有补救措施。出现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选拔政治素养较好的人员担当重任并加强保密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和职责性,面对利益诱惑时要清醒自己的头脑,坚定立场。三是注重学籍管理人员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组织其参加研讨会和培训班,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四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软硬件投入。比如,使用加密设备等来保证学籍信息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一项涉及学生、高校、社会等多方面利益的服务性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根据调研情况并结合民办高校六年的学籍管理经验,对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规律,优化工作效果,改进工作方法,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1]孙连京.民办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素质之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2]崔本强.简论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3]李金韦.浅谈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及应用策略[J].林区教学,2010.

猜你喜欢

学籍民办高校信息安全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