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模式探析

2014-11-17峰,夏超,李阳,张

交通运输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枢纽站场站公共交通

高 峰,夏 超,李 阳,张 娜

(1.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2.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3.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局,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言

为确保公交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国务院关于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明确提出,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开发。

随着西安市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公共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使公交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西安市开始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综合开发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1 西安市公交场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西安市公交场站现状

截止2011年,西安市基本形成“五横、五纵、二环”公交线网骨架,公交运营车辆达6176台,营运线路213条,总长3916km,线网密度2.4km/km2,年客运量14.9亿人次,公交分担率为29.3%。

至2011年,西安市共有6个保养场、15个停车场,3个枢纽站,用地711.77亩,停车面积22.75万m2,车辆进场停放率为37%,仍有3000多辆公交车路边停放,且调度站多为简易临时站房,60%线路调度站设在人行道、商场房檐下。根据《西安市公交场站规划》,公交设施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西安市公交设施建设目标规划

1.2 西安市公交场站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场调查和对相关资料的调研,总结得出西安市公交场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场站建设滞后

预计2013年至2015年西安市公交车数量增长率为17.7%,场站面积增长率为35.5%,公交进场率由42.1%增至45.2%,意味着至2015年仍有4731标台公交车将“露宿街头”,主要原因是现状场站面积基数小,场站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场站面积增长率虽为公交车数量增长率的2倍,却仍无法保证公交车的停车需求。

(2)公交场站土地利用率低

目前西安市公交场站均采用传统的露天平面布局模式,场站占地面积大,停车数量有限。“摊大饼”模式的场站建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功能单一,未能有效解决公交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不但未能充分发挥场站土地资源的价值,反而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不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想。

(3)公交场站与周边环境适应性差

一方面,部分已建公交场站周边已形成大型居住区、商业区等,城市环境大幅提高,但公交场站建设缺乏统筹考虑,使得场站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未能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多数规划建设的场站用地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场站开发建设仅考虑到自身功能需求,没有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

(4)公交运营效率低下

公交场站自身吸引力弱,周边出行需求小,无法保证公交客源,同时因场站位置限制,造成公交线路过长、重复系数高、空载距离加大,加上票价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公交营运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低下,公交运营商面临亏损经营的局面。

2 西安市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策略

场站综合开发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保障客流、方便乘客换乘。但不同公交场站因功能、区位的差异,其特点亦大不相同,若不能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盲目建设,会使设计站场不能满足客流需求。因此,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并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公交与开发项目互通融合,实现各自的功能和价值。

首先应根据场站特点、周边环境、交通需求及开发条件判断场站功能需求,再确定场站开发模式、规模及功能定位,并进行场站总体布局方案设计,分析场站开发的效益,若可行则进行综合开发,若不可行则重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最终制订合理的开发规模及场站总体布局方案。公交场站可选综合开发模式主要包括:

(1)场站+商业+商务办公;

(2)场站+居住+商业;

(3)场站+商业;

(4)场站+商务办公。

2.1 公交保养场开发模式

公交保养场一般均位于城市边缘区,场所内主要人员为工作人员,人流量较小且相对固定。此类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时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可利用场站用地开发相应规模的居住功能,配置一定的金融商业设施,缓解员工住房压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保障公交客源,同时有助于引导场站周边的发展。

2.2 公交停车场开发模式

公交停车场特点与公交保养场较为相似,可采用与公交保养场相似的开发模式。对于部分位于城区内的已有停车场,可根据周边小汽车停车需求情况,开放适当规模的小汽车停车场,缓解周边小汽车停车压力。

2.3 公交停站开发模式

公交中途站和首末站均利用市政道路设站,满足临时上下客的需求,不适合进行综合开发。对于初具规模的首末站应积极进行综合开发,可设沿街商铺,引入书报刊、广告等。

2.4 公交枢纽站开发模式

公交枢纽站客流充裕,综合开发的可能性高,开发模式的选择亦较多,因此,在规划阶段就应考虑其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为商业化经营预留空间。枢纽站的综合开发能够促进居民改变出行方式,提高公交分担率,保障客源,促进公交运营良性循环。

3 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综合枢纽站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分析

3.1 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综合枢纽站概况

如图1所示,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综合枢纽站位于西安市北郊,红旗西路与凤城十路西北角,距西安市行政中心1.2km。随着行政中心北迁,其周边已形成大量居住区,给原有公交设施和商业设施带来较大压力。公交综合枢纽站建成后是集停车、保养、营运、调度、办公、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枢纽站。

图1 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枢纽站区位图

3.2 综合开发方案

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综合枢纽站采用“公交场站+商业+商务”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公交优势,集中客流,以公交换乘带动商业,引导办公人流转变交通出行方式,减少地区私人交通,缓解交通压力引导地区的合理发展。

场站综合开发过程中,优先考虑公交设施需求,在满足公交综合保养、车辆停放、公交运营等功能后,以“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为原则,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节约土地资源。

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综合枢纽站布局方案规划如图2所示:商业楼前设休闲广场约1091m2,商业楼共5层,占地12000m2;公交停车大楼共4层,占地20800m2,可供停放142辆公交车,并设保养、洗车设备等。在停车大楼的进出口各设一个公交调度站,共占地120m2;在商业楼和停车大楼之间设长约100m的步行街;在停车大楼南侧设28层的写字楼,规划占地50400m2。

图2 西安行政中心东区公交枢纽站布局图

3.3 经济效益分析

选择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为分析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如表2所示,计算结果现金流量如表3所示。

表2 经济效益指标

由表3数据可知,内部收益率为14.80%,大于财务基准收益率1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77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92年。因此,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能够减少财政投资,促进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公交场站的综合开发有利于提高地区活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缓解财政压力,是保障公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类型的场站开发应充分考虑场站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切不可盲目开发。

[1]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西安市公交场站规划[Z].西安: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2012.

[2]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3]王元庆,李娜,张鹤.中国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交通规划[J].城市观察,2010(4):5-12.

猜你喜欢

枢纽站场站公共交通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在天然气场站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场站架空管道点蚀组合检测技术及应用
高铁枢纽站股道运用计划智能调整系统的研究
晋江规划建设9个公交枢纽站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高速铁路枢纽站改造施工方案优化和现场实施实例分析
青岛北枢纽站列控技术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