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产业链 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4-11-14方旺顺九江市渔业局

江西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九江渔业基地

◇文/方旺顺(九江市渔业局)

九江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渔业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可以培育渔业经济新的增长途径,可以促进渔业养殖品种的调整,可以提高渔业经济的比较效益。

近年来,九江按照“传统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品牌化”的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二、三产业,正在朝着构筑比较完整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目标迈进。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比较迅速,正在形成渔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九江市休闲渔业经过近些年政府大力扶持和市场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休闲渔业项目正在积极筹建,有的即将开工,有的正在改、扩建之中,还有的已经正式投入运营。

一、发展休闲渔业的必要性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高新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崇尚自然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使休闲渔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九江作为国内淡水鱼重要主产地区,多年来虽在渔业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现代渔业发展要求、渔(农)民持续增收愿望以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渔民收入大部分依赖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不足,渔业比较效益还未充分发挥,渔(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因此,作为国内淡水渔业大市的九江,迫切需要加速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提升渔业增值效益,而休闲渔业作为具有发展空间广、比较效益高、增值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势在必行。

二、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九江依山傍水、襟江带湖,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南倚庐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古有“野水多于地,人烟半在船”的说法,素有“江南鱼仓”美誉。九江现有水域面积495.2万亩,均为淡水面积,区内河流纵横,湖泊密集,塘堰水库星罗棋布,精养鱼池集中连片,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境内鄱阳湖水面达297.3万亩,拥有可养面积126万亩,占全市总水面的26%、全省可养水面的22.5%。因此,九江发展休闲渔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优势。

三、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九江市已经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强化对本辖区内休闲渔业基地的监管和指导,努力提升整体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以养殖、垂钓为主,集游乐、观赏、餐饮、度假为一体的专业休闲渔业基地近100家、渔场360家。其中,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一家,总水面达10万亩,从业人员逾2000人,基地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过3亿元,创利润7000多万元。

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拓展了九江渔业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虽属朝阳产业,但现今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九江市目前休闲渔业基地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以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为主,规划相对滞后,缺少科学合理论证,导致基地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交通不便、设施不配套、品位不高。二是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经营者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制度不健全,措施效果不明显;许多休闲渔业基地卫生条件较差,整体形象不佳,服务配套跟不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业内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休闲渔业项目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绝大多数休闲渔业场所均为以养殖为主、辅以垂钓与餐饮的方式经营,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地方比较优势的休闲基地比较缺乏,集观赏、垂钓、餐饮、住宿、娱乐、科教、购物、旅游于一体的规模化休闲渔业场所更是少之又少,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要。

四、对九江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考

九江作为聚名人、名山、名江、名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其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资源,是九江市过去、现在、未来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更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九江发展休闲渔业,要充分遵循休闲产业发展途径和市场规律,正确引导发展方向,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1.在规划布局时做到“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主辅分明”。 一是把发展休闲渔业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以九江城市及各县区近郊为重点,以现有的休闲渔场的设施条件为基础,坚持垂钓为主、养殖为辅的原则,立足满足城市各类人群需求,充分挖掘内涵,发挥各自特色,发展不同层次多类型的休闲渔庄、渔场和基地,全力构筑都市型特色休闲渔业圈。二是把发展休闲渔业与名胜风景区旅游、农业观光采摘相结合。以大江、名湖和秀山丽水为名片,以发展观赏鱼类、餐饮鱼宴、产品推介、休闲度假等为重点,将涉渔生产设施、生产活动、农业采摘巧妙地融入休闲观光活动中,体现出较高的产业融合度和景点特色,建设集拦网垂钓、驾船捕鱼、渔家生活、农耕体验等参与性很强的休闲、度假、观光、娱乐融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休闲渔业园。三是把发展休闲渔业与创建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以彭泽鲫、都昌珍珠产业园区及各大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为核心,以渔业增值为中心,以发展特种养殖、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以优化环境为主导,实行养钓、产销、体学结合,创立集渔业生产、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生态环保、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休闲渔业区。

2.要在经营管理上,强化“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水平”。 一是加快对有关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安全保险等制度的建设,生产经营严格执行渔业、公安、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相关规定。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办法,全面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责任制。三是以创建国家及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渔民合作社及行业协会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在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以渔业特色吸引客源,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逐步建成集科技、养殖、服务、观赏、垂钓、娱乐、餐饮、休闲、度假等多位一体的特色型、生态型、示范型休闲渔业基地。

3.在功能服务方面,力求“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多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休闲渔业产业配套服务。二是以“住水上、玩水面、游水中、吃水鲜”为主要内容,着力推进休闲渔业多元发展、创意发展,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创意渔业,进一步增强休闲渔业的新颖性、文化性、趣味性、体验性。三是不断充实、丰富休闲渔业的服务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在群众中“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休闲渔业精品。

猜你喜欢

九江渔业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长干曲四首(其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鹭鸟如诗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