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8.6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南海潮汐的分析与研究

2014-11-14王延强仉天宇朱学明

海洋预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潮高度计变轨

王延强,仉天宇,朱学明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1 引言

卫星高度计可以实现对海表面高度、海表面地形等动力参数的测量,同时可以获取潮汐等动力信息。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Jason-1,Jason-2三颗卫星(以下简称T/P-J)采用几乎相同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重复周期等基本参数,从T/P卫星发射至今有20余年,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观测资料积累已超过18.6年,T/P-J高度计运行时间见图1,且开始出现变轨后的高度计资料,增加了海面高度观测的空间覆盖范围,对于潮汐特征的提取与分析具有积极意义。

1994年以来出现了大量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的大洋潮汐模型[1-5],但其在中国近海的均方根偏差均高于大洋[6]。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中国海的潮汐特征[7-12]。南海潮汐的经验分析主要基于沿岸验潮站资料[13-14]或卫星高度计资料。如Yanagi等[15]、李培良等[8]、赵云霞等[9]分别利用3年、6年、10年的T/P资料,汪一航[9]利用16年变轨前的T/P-J资料,仲昌维[12]采用19年变轨前后的T/P-J资料分别计算了南海的潮汐调和常数。但采用变轨前T/P或T/P-J资料,其相邻轨道间距比较大,在北部湾口等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结果不是很理想[8]。加入变轨后T/P-J资料结果会有改善,但由于资料序列较短,在部分沿岸地区结果仍不够理想。

本文综合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及沿岸验潮站数据,首先对T/P-J共18.6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含变轨后资料)进行最小二乘调和分析,分析南海Sa,Ssa,Mm,Mf,Q1,O1,P1,K1,N2,M2,S2,K2共1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与南海沿岸及岛屿的58个验潮站数据进行比较,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振幅和迟角误差基本小于5 cm和10°;结合沿岸264个验潮站数据,绘制南海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线。

2 数据处理

首先,对卫星高度计的测高数据进行了除潮汐之外的其他各项订正,主要有大气湿对流层订正、大气干对流层订正、大气电离层订正、电磁偏差订正、气压引起的海面起伏订正、固体潮汐订正、负荷潮订正、极潮订正、有效波高订正等。

图1 T/P及Jason卫星运行情况示意图

图2 南海海域卫星高度计基准轨道、验潮站及水深分布

卫星高度计不同周期的地面轨迹在理论上是精确重复的,而在实际数据资料中会有细微的偏移。为了对数据进行准确定位,选取了高度计测距过程中数据比较完备,地面轨迹比较均匀的测量周期为基准轨道,将其他周期数据统一订正到基准轨道上,变轨后轨道被漂移55″,位于先前地面轨迹的间隙中部,见图2。每个基准轨道上的观测点生成一个水位时间序列,变轨前T/P-J资料长度为18.6年,变轨后Jason-1长度为3年,表1给出了我们采用的卫星资料的周期及时间分布情况。

表1 采用的卫星高度计资料

T/P-J卫星高度计对海面某处的采样间隔为9.9156天,其相对应的折叠频率( fc=1/2Δt)为0.050426 d-1,远低于主要分潮(半日潮和全日潮)的潮汐频率,因而产生潮汐高频混淆。李培良[16]详细讨论过高度计资料的混淆问题。

表2 主要分潮基本分辨时间(y)[16]

表2[16]列出了12个分潮在T/P-J卫星采样间隔下的可分辨周期,从表中可以看出,将K2与P1、K1与Ssa分开需要9.18年的资料,M2与S2分开需要2.97年的资料,将N2与O1、M2与Q1分开需要1.63年的资料,将S2与Q1分开需要1.05年的资料,其他主要分潮之间的可分辨时间都小于1年。采用18.6年的T/P-J高度计资料可以分开12个主要分潮,采用3年的变轨后Jason-1资料也可以分辨开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其他发生混淆的分潮振幅比较小,对4个主要分潮影响也比较小。

在T/P-J系列卫星高度计实际运行中,时间间隔不是严格的9.9156天,卫星交替时的时间间隔也会发生变化,为精确计算,采用每个观测序列的时间间隔平均值进行计算。在1°—26°N,99°—123°E的整个南海海域范围内,共搜集到7926个观测点的水位时间序列。对变轨前T/P-J及变轨后Jason-1的每个观测点的水位时间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17-18],计算各点的调和常数。T/P-J卫星高度计数据采用世界时系统,为了方便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将其时间加上8个小时,计算相对于北京时间(东8时)的迟角。

3 结果验证与讨论

3.1 与验潮站资料比较

选取Fang等[19]给出的58个验潮站(原文中共63个验潮站,其中5个站位因观测时间比较短,代表性相对较差而被舍弃)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调和常数对高度计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各站位位置见图2。经对验证结果的统计分析可知,4个主要分潮振幅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4.4 cm,除S2分潮外,迟角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7.8°。各分潮振幅和迟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及其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见表3,误差小于Fang等[19],李培良等[8]所得结果,尤其小于李培良等[8]的结果,表明采用更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尤其加入变轨资料,分析所得的调和常数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表3 各分潮振幅和迟角的平均绝对误差

3.2 潮汐分布特征

除Fang等给出的58个站位资料外,另从英版潮汐表中搜集到206个沿岸验潮站(其位置见图2)的潮汐调和常数,共计264个验潮站资料。将其与高度计资料调和分析的振幅和迟角一并插值到0.1°×0.1°的规则网格上,绘制出南海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线分布(见图3)。

研究海域内共得到两个M2分潮的旋转潮波系统,都分布在泰国湾内。一个在湾口,呈顺时针方向旋转,Ye等[20]、沈育疆等[21]、丁文兰[22]、方国洪等[19,23-24]、李培良等[8]、Zu 等[25]文献都曾给出过此无潮点,但Ye等[20]、沈育疆等[21]和李培良等[8]给出的要更靠近湾口外部;另一个在湾顶,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无潮点在Ye等[20]、俞慕耕[13]、沈育疆等[21]、方国洪等[19,23-24]文献都给出过,Ye等[20]、方国洪等[24]分析此无潮点退化到陆地上。南海M2半日潮波由吕宋海峡传入,在南海内区、北部湾等海域的M2半日潮波都呈现出前进波形态,且海盆潮波传播速度要明显快于陆架区。

M2分潮的振幅在台湾海峡北部最大,超过200 cm,达图湾次之,超过150 cm,在湄公河口,马来半岛超过50 cm。而在广阔的南海海盆,振幅较小,都在20 cm左右。

S2分潮的分布形态与M2分潮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泰国湾口形成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无潮点,在泰国湾顶形成退化无潮点,S2分潮的分布图在俞慕耕[13]、沈育疆等[21]、Fang等[19]、李培良等[8]、Zu等[25]等文献也给出过,但无潮点位置都有些差异。S2分潮在南海东北部接近岸边的地方形成一个无潮点,此无潮点位置与俞慕耕[13],Fang等[19]基本一致。

S2分潮的振幅要比M2分潮振幅小很多,大部分地区为10 cm,最大振幅出现在台湾海峡北部,达到60 cm,其次出现在湄公河口及达图湾。

K1分潮在北部湾口和泰国湾各形成一个旋转潮波系统,都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北部湾口的无潮点退化到了陆地上,Ye等[20]、方国洪等[19,24]、Zu等[25]等都分析出此退化的无潮点,俞慕耕[13]、沈育疆等[21]、丁文兰[22]、Fang[23]在北部湾口分析出接近岸边的无潮点。由于变轨前T/P高度计在北部湾口附近观测数据较少,李培良等[8],赵云霞等[9]采用T/P高度计资料没有分析出此无潮点,见图4。在泰国湾中部偏南的无潮点位置与Ye等[20],俞慕耕[13],沈育疆等[21],丁文兰[22],方国洪等[19,23-24],李培良等[8],Zu等[25]结果基本一致。K1分潮主要由吕宋海峡,其次由台湾海峡同时传入南海,在深水地区以前进波形式传播,到了泰国湾和北部湾形成旋转潮波。

图3 主要分潮的等振幅线(虚线,单位/cm)与同潮时线(实线,单位/°)分布图

图4 主要分潮的等振幅线(虚线,单位/cm)与同潮时线(实线,单位/°)分布图(引自李培良等[8])

K1分潮振幅在南海大部分地区超过30 cm,最大出现在北部湾顶,超过90 cm,振幅由湾口向湾顶递增,泰国湾振幅由湾中部无潮点附近向湾口和湾顶递增,最大在湾顶达到70 cm,在湄公河口,振幅超过60 cm。

O1分潮分布与K1分潮大致相同,在泰国湾有一逆时针方向的无潮点,与俞慕耕[13],沈育疆等[21],Fang等[19],李培良等[8],Zu等[25]一致。在北部湾口也得到一个退化的无潮点,方国洪等[19],Zu等[25]也曾给出过此无潮点。

O1分潮振幅分布与K1分潮在南海分布基本一致,最大振幅出现在北部湾顶,超过90 cm,但在湄公河口及泰国湾顶小于K1分潮,为40 cm左右。

4 总结

利用最小二乘调和分析法对南海T/P-J共18.6年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含变轨后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南海12个分潮调和常数,并与58个验潮站资料比较。结果表明,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振幅平均绝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 cm,除S2分潮外,迟角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10°。同时,结合沿岸验潮站资料,绘制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线分布,较好的展现了南海潮汐分布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采用更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得到明显改善,也更趋合理;

(2)增加3年变轨后的资料有助于提高沿岸地区的潮汐分析结果;

(3)在泰国湾内得到两个半日分潮的旋转潮波系统,南海内区、北部湾等海域的半日潮波都呈现前进波形态,南海海盆半日分潮振幅在10—20 cm左右。

(4)在北部湾口和泰国湾各得到一个全日分潮的旋转潮波系统,南海内区的全日潮波呈现前进波形态,南海海盆内的全日分潮振幅在30—40 cm之间。

[1]Eanes R J,Bettadpur S.The CSR 3.0 global Ocean tide model:Diurnal and demi-diurnal ocean tides From TOPEX/Poseidon Altimetry[R].Austin:The University of Texas,1995.1-23.

[2]Ray R D.A Global Ocean Tide Model From TOPEX/POSEIDON Altimetry:GOT99.2[R].Greenbelt: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1999.1-22.

[3]Matsumoto K,Takanezawa T,Ooe M.Ocean tide models developed by assimilating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into hydrodynamical model:A global model and a regional model around Japan[J].Journal of Oceanography,2000,56(5):567-581.

[4]Egbert G D,Erofeeva S Y.Efficient Inverse Modeling of Barotropic Ocean Tides[J].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2002,19(2):183-204.

[5]Lyard F,Lefevre F,Letellier T,et al.Modelling the global ocean tides:modern insights from FES2004[J].Ocean Dyn,2006,56(5-6):394-415.

[6]汪一航,方国洪,魏泽勋,等.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全球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4):353-359.

[7]暴景阳,晁定波,李建成.南中国海TOPEX/POSEIDON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的潮汐调和分析[J].测绘学报,2000,29(1):19-25.

[8]李培良,左军成,李磊,等.南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正交响应法潮汐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2(3):287-295.

[9]赵云霞,魏泽勋,王新怡.利用T/P卫星高度计资料调和分析南海潮汐信息[J].海洋科学,2012,36(5):10-17.

[10]Fang G,Wang Y,Wei Z,et al.Empirical cotidal charts of the Bohai,Yellow,and East China Seas from 10 years of TOPEX/Poseidon altimetry[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2004,109(C11):C11006.

[11]汪一航.卫星高度计资料在海洋潮汐研究中的应用[D].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

[12]仲昌维.基于T/P和Jason-1调试计数据的中国近海潮汐信息提取[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

[13]俞慕耕.南海潮汐特征的初步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4,6(3):293-300.

[14]曹德明,方国洪,黄企洲,等.南沙及其西南海域的潮波系统[J].海洋与湖沼,1997,28(2):198-208.

[15]Yanagi T,Takao T,Morimoto A.Co-tidal and co-range char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erived from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J].Lamer,1997,35:85-93.

[16]李培良.渤黄东海潮波同化数值模拟和潮能耗散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2.

[17]Pawlowicz R,Beardsley B,Lentz S.Classical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including error estimates in MATLAB using T_TIDE[J].Computers&Geosciences,2002,28(8):929-937.

[18]Foreman M G G.Manual for tidal heights:analysis and prediction[R].Sidney,B.C.:Insititute of Ocean Sciences,1977.16-29.

[19]Fang G,Kwok Y K,Yu K,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incipal tidal constitu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Gulf of Tonkin and Gulf of Thailand[J].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1999,19(7):845-869.

[20]Ye A L,Robinson I S.Tidal dynam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Geophysical Journal of the RoyalAstronomical Society,1983,72(3):691-707.

[21]沈育疆,胡定明,梅丽明,等.南海潮汐数值计算[J].海洋湖沼通报,1985(1):1-11.

[22]丁文兰.南海潮汐和潮流的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6,17(6):468-480.

[23]Guohong F.Tide and tidal current charts for the marginal seas adjacent to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86,4(1):1-16.

[24]方国洪,曹德明,黄企洲.南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16(4):1-12.

[25]Zu T,Gan J,Erofeeva S Y.Numerical study of the tide and tidal dynam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Deep Sea Research Part I: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2008,55(2):137-154.

猜你喜欢

分潮高度计变轨
大亚湾双峰水位的形成条件及准调和分量应用的分析
基于漂流浮标的南大洋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研究
山东邻海长周期分潮对深度基准面的影响分析
基于与Jason-2数据比对的Jason-3卫星高度计全球数据质量评估
同化卫星高度计观测对CAS-ESM-C上层海洋温度模拟的改进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与传统高度计精度比对分析与机载试验验证
“朱诺”变轨时间将推至明年2月
例析人造卫星的圆周运动及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固体运载火箭变轨发动机喷管气流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