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猪疾病流行动态及控制策略

2014-11-10赖家宏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控制策略疾病

赖家宏

摘 要 目前,国内部分猪场在保育猪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不科学,对常见流行疾病防治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列举了保育猪常见疾病流行动态,分析了常见疾病的控制策略,旨在为猪场保育猪方面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育猪;疾病;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保育阶段是仔猪即将独立生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集发育、转换、适应为一体的重要时期。仔猪能否在保育阶段健康快速成长,对猪场经济效益将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保育猪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故具有对疾病易感性高、病情进展快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因此,猪场在精心喂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保障保育猪健康生长[1]。

1 保育猪常见流行疾病及其临床症状

1.1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仔猪疾病,病原体可能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等,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为多种细菌感或病毒染后共同作用所引起[2]。同时,各种应激刺激因素、饲养环境欠佳、饲养管理方式不合理也与该病有密切关系。病猪临床表现为被毛粗乱,体重呈进行性减轻,常伴有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伴贫血症状和黄疸,皮肤颜色苍白。此外,保育猪还出现头颈部水肿、眼睑水肿等水肿症状。

1.2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也是保育猪阶段常见疾病,其主要致病菌为猪感染沙门氏菌,因为该病又被称为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在保育猪2~4月龄为发病高峰期,而如果饲养条件不好或者猪场环境不洁较易引发该病。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持续下痢;同时,部分病猪还合并肺炎症状。该病又分为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慢性病猪体温逐渐升高,眼部有脓性、黏性分泌物,还会出现角膜溃疡、结膜炎等,畏寒怕光,以顽固性下痢为主,伴恶臭味,粪便带有暗棕色或者绿色水样,且混有纤维碎片、坏死组织等;慢性疾病病猪常反复发作,直至脱水而死,少数病猪鼻端、耳尖等处发绀;急性病猪的体温会迅速升高,可高达42℃,患病后的猪食量严重下降,部分拒食,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较短,耳尖有干性坏疸,胸前、耳根处皮肤有淤血紫斑。由于急性仔猪副伤寒病猪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与猪瘟比较相似,要注意鉴别。

1.3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又称为胃水肿、大肠杆菌毒血症,是保育猪阶段常见的一种致死性的急性疾病。猪场环境污染、饮用水污染、气候变化、饲料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变化等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猪水肿病发病较突然,往往在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病。病猪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口有白沫、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不喜活动,部分病猪伴有四肢游泳状、肌肉抽搐、肌肉震颤等神经症状,发病早期体温变化不明显,先出现腹泻后转为便秘,病猪以突然死亡为主。本病典型症状为水肿,初期多为眼睑水肿,逐渐出现面部水肿和头颈部水肿,尸检显示颌下淋巴结、结肠肠系膜和胃壁水肿。

1.4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属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又被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致病菌为猪肺炎支原体。该病主要是由感染猪肺炎支原体所引起,其病原体随病猪分泌物排泄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在猪群之间传播。猪舍卫生状况欠佳、气候突变、猪群密度过高、猪舍阴湿寒冷及通风不良等可促进该病发生。发病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气喘病病程持续时间长,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被毛粗乱,食量逐渐减少,但是慢性型气喘病在保育猪中比较少见;急性型气喘病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痉挛性阵咳为主,食量严重降低,常见犬坐姿势,死因以窒息为主,病死率较高。

1.5 流行性腹泻

保育猪流行性腹泻以冬春两季为高发期,不同年龄阶段的猪都有可能发病,其中保育猪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猪。该病无明显流行周期,但在发病初期时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如果不及时处理,整个猪场2周之内就可能出现大部分感染,而且该病的流行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达半年之久。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一般在1周左右,病猪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为主,而且保育猪的年龄越小,其临床症状越严重。病猪的体温与发病前比较并无太大差异,部分病猪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不喜活动等,腹泻持续时间一般在5~10 d,尸检可见肠绒毛变短、萎缩。

2 预防和治疗策略

2.1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预防及治疗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预防要从引种做起,做好引种工作,避免带入隐性传染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增强措施,对保育猪进行适当药物保健,在咨询相关专家后酌情给予黄芪多糖粉、板蓝根或者抗生素等,以增强仔猪免疫能力。发病后要及时给予猪用转移因子和猪用干扰素肌肉注射;同时,给予复方柴胡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对咳嗽、气喘严重病猪要给予冰蟾熊胆注射液肌肉注射,对拒食病猪要给予复合维生素、猪用葡萄糖溶液,以加强营养。

2.2 仔猪副伤寒预防及治疗

预防该病最重要是手段的对保育猪定期接种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圈舍、饲槽等清刷、消毒。在做好饮水、饲料、环境等卫生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在饲料中加入适当抗生素喂养。发病后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交替使用磺胺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根据病猪症状进行强心、解毒、补液、补充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基本药物为鞣酸蛋白、碳酸氢钠、补液盐以及氯化钙注射液等。死亡病猪要销毁或者深埋,不可食用。

2.3 猪水肿病预防及治疗

猪水肿病的预防在于饲养管理方式要科学合理,猪饲料要保持营养全面,蛋白质在日粮中的比例不宜过高,在喂养过程中注意要适当添加维生素E、硒和抗菌药物;对刚断奶的仔猪要严格控制喂量,饲喂方式和饲料要缓慢过渡,避免突然改变。目前,该病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发病后给予镇静解毒、强心利尿、抗菌消肿等治疗,镇静药物可使用乌洛托品、氯化钙等,消炎药物为地塞米松,抗生素为磺胺类药物、恩诺沙星或者硫酸卡那霉素,排尿消肿药物为利尿素,尚无特效治疗方案。该病治疗特点为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一般[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药加强病猪营养,提高其自身抵抗力。

2.4 猪气喘病预防及治疗

猪气喘病预防的关键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在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加强科学饲养和管理,营养要合理全面,并适当进行药物预防;同时,自繁自养保育猪发病率显著低于引进外来猪,因此,猪场要以自繁自养为主,在引入外来猪时要严格检疫,并做好消毒工作。发病后可给予氧氟沙星、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替米先锋等治疗,用药方式为拌料给药,但在用药时要注意交替使用,以避免病情反复及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

2.5 流行性腹泻预防及治疗

流行性腹泻预防主要以疫苗接种为主,在产前1个月对母猪接种猪流行性腹泻二价苗、猪传染性胃肠炎,通过母乳喂养让仔猪被动免疫,在流行前进行活苗普遍接种;在深秋、冬季及早春温度较低季节要做好仔猪防寒工作,并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提前做好隔离方案,防止传播扩散。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因此,应在发病后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措施以抗菌、补液为主,皮下注射或者全群肌肉注射猪流行性腹泻高免血清,补液以生理盐水为主,并给予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防止产生继发性细菌性疾病。

3 结语

保育猪疾病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关键是做好防范工作。首先,过好断奶关,建立有效的过渡机制,采取循序渐进、逐渐过渡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断奶应激。其次,建立和完善圈舍日常卫生消毒制度,实现不留死角洗刷、彻底清扫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进行消毒灭菌。最后,圈舍建造要合理,防寒保温、通风采光等均要考虑到,为仔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浅谈保育阶段猪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17-118.

[2]肖海君,张仕永,王永花.冬春季节保育猪群常见疾病及综合解决方案[J].今日养猪业,2014,(4):34-36.

[3]陶群.浅谈生猪保育阶段的饲养与疾病防治[J].家禽业,2012,(7):4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控制策略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立秋后要注意调养预防呼吸疾病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
疾病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