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土地管理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2014-11-10张帆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难题

张帆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农业政策实施了大幅度的调整,集体土地效益也大幅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乡镇土地管理问题的增多,这些难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就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乡镇土地管理;难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的修订和完善,已经成为了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土地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乡镇中更是如此,这对我国的人居环境和土地的综合利用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乡镇土地管理工作仍是重中之重[1]。

1 乡镇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1.1 严格控制土地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

国家和政府对待土地管理的政策一向要求从紧,对乡镇土地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说法虽然已经提出,但在实际中难以得到切实的执行。究其原因,是乡镇政府要想让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还得依赖土地[2],这些地区经济本就相对落后,要想实现经济高位增长,只能向土地要钱。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些乡镇为了获得政府奖励资金,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且这些设施有很多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大量土地被侵占。

1.2 乡镇建设缺少规划

乡镇建设的无规划性或是规划水平欠缺,极大地影响了规划用地计划,使随意性用地的几率增大。乡镇在建设的规划中水平欠缺,如在拆迁小区的规范安置工作中,将其规划在重污染企业附近,再如有些乡镇在等待审批规划调整的过程中,还未等到批示就在异地开始了建设,给土地的管理留下来很大的隐患[3]。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必须先规划,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没有对乡镇村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而是应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意见要求对基础设施建设随意进行。特别是合并村庄后,出现了严重的在合并村庄中间圈地建办公楼和基础设施的现象,大量土地被占用,但实际的利用率没有得到提高。

1.3 乡镇干部、群众土地管理知识缺乏

乡镇干部对土地的法制观念不强,导致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乡镇干部对土地的法制观念不强,对村民的宅基地审批不严,导致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4]。乡镇干部在对村民建房的审批中,越权甚至将法律抛掷脑后,依照感情用事擅自越权批准村民建房,导致很多村的违法建房现象出现。还有一些村镇干部为增加村里收入,将村中的一些山脚、闲置土地出租给他人建厂房等。

1.4 对土地管理的执法不严

土地管理既是执法部门,又承担着协助地方发展经济的职权。这种体制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处于两难的境地,这样的境地使土地管理部门对执法的力度淡化了很多;同时,对违法用地的查处过程需要经过很多程序,这些程序执行完需要很长的时间,削弱了执法的力度。土地监管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执法涉及的人员多是相识多年的同乡,对其处罚多以批评教育为主,影响了执法的实际作用。

2 乡镇土地管理的完善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

加强土地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控制,减少新的投资用地,控制新增设施的建设用地,合理保护耕地。乡镇领导干部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将土地集约化利用,以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存量土地盘活,充分利用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5],让土地管理向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

2.2 加大城乡统筹机制

要消除乡镇政府财政上对土地的依赖性必须对财政机制进行合理的统筹,统一预算和支付,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增长压力。对于在一些区域内相对落后的乡镇,应给与更多财政上的支持,对乡镇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要削弱或是直接取消,将其统筹到区域化经济发展模式上来,使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促进土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3 加强对城镇和村庄规划性操作,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

提高对城镇建设的规划性,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对存量土地进行充分的挖掘。在实际的规划中,相关人员深入到基层中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规范,立足实际、分步实施,加快小城镇和农村各项基层设施的建设,将提升村民素质作为根本,加大对农村软环境的考核,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网点,以促进农村人口的自然转移,对村建基础公共设施的浪费现象要尽力避免,将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2.4 加强土地的国情国策宣传

首先,增强广大乡镇干部和群众对土地的忧患意识,对乡镇干部进行相关的土地管理知识培训和土地政策下乡活动,提高乡镇干部和群众对依法用地和保护土地的意识;其次,建立健全对违法用地的举报制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5 乡镇出租用地必须得到规范管理

当前,很多农村干部依靠出租土地的方式来增加村里收入,但这种方式应得到合理规范和引导,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对于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行为,应加以制止并按照相关法律处罚。

3 结语

土地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乡镇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解决好乡镇土地的管理问题,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只有正视我国乡镇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才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善凯.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基础理论研讨,2011(3).

[2]王建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管理若干问题初探[J].山东国土资源.2010,(2).

[3]黄花.我国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思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4]阮仪三主编.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熊凌坤,冷静,杨君.新农村建设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1).

[6]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3(1).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难题
借调难题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谈当前农机具存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巧解难题
巧解难题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