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影响

2014-11-10杨玲玲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近代洋务运动科技

杨玲玲

[摘 要]洋务运动期间通过购买和仿造西方的先进机器,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事民用企业,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出一大批近代的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思想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技的开端。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科技

1860年代,无论是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许多改变世界进程的事情。而就中国而言,在这个时间段备受瞩目的那就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开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培养新人才等。但是这些都仅仅的围绕着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科学技术。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的与世界脱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对于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开端,目前学术界有较多的看法,主要有:认为在明朝中后期来华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为中国科技的近代化的开端,来华传教士传入了欧洲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力学以及火器与钟表等技术,而其中利玛窦就是典型的代表,他还和徐光启一起合作翻译书籍以及著述等。也有人认为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学习西方的新思想的萌芽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开端,在鸦片战争的惨败中,林则徐等人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籍等,早在1846年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就提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明确提出能否制夷,关键在于是否“善师四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就是主张学习利用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有人认为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一大批的军事、民用企业。创建了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留学生等。亦或者说是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开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一、洋务运动的历程

在十几二十年后,清政府处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外国列强的侵略的双重压力下,这才将“师夷长技”提上日程,然而它不是在“制夷”中实行,即以此来抵御外国的侵略,却是以镇压人民起义为目的进行实践的。洋务派中的绝大部分成员来源于基层和镇压太平天国的第一线。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通过对西方列强的进一步了解,逐渐加深了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优势的认识。李鸿章认为:“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惟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而能战之。”把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华民族解决内忧患的基本途径,以达到效仿西法,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一)“自强”旗帜下,军事工业的创办

在“自强”的旗帜下,中国开始大量的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创办军事企业。其中最早的是曾国藩在攻陷安庆后于1861年创办的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运动最早的军事企业,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是一个综合性的军火工厂,主要生产子弹、火药、炸炮、劈山炮和火轮船。其实在最开始想的是先通过买船仿造的方式求得先进的技术,他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他是相信中国人“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而在1860年12月初,曾国藩就上奏朝廷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这里他所说的“永远之利”,就是在一年之后他说的“剿发逆”“勤远略”,以希望逐渐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的思想。然而在后来,还没有等到购买成功后,就马上访求有能力的人开始工作了,也没有研究完外国的先进技术,就开始自己进行了试造。该厂最主要的技术人员就是徐寿和华蘅芳。他们两在科技理论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进入安庆军械所后,即是进入实际科学研究制造的阶段。他们于1862年8月制成了中国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该蒸汽机的结构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相类似。蒸汽机研制成功以后,为造火轮船就开辟了道路。1862年安庆内军械所造成了中国第一艘木壳轮船。1864年徐寿等人又进行了放大式制火轮船的工作,并于1865年取得了成功。在当时都全是用的汉人没有洋人,所以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制造轮船火器,是安庆内军械所的一大特点。

而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期间最大的军工企业。李鸿章在1864年写信给奕?时说道:“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这就是李鸿章的“制器之器”的思想。在江南制造总局就将这思想进行了实践。江南制造局它是由三部分机器设备所组成:一是容闳在美国购买的“制造机器之机器”;而是丁日昌在上海虹口地方购买的旗记铁厂;三是苏州洋炮局丁日昌、韩殿甲所管辖的两个局。所以江南制造局的机器设备差不多都齐全了,很多以前不能制造的炮械等物都制造了。整个的生产过程也基本配套,机械化的程度也较高,到了90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的已经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东亚最先进最齐全的机器工厂了。它包括了16个分厂,不仅是当时设备齐全规模最大的军用工厂,而且也是一个“机器母厂”。是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的通用机器厂,标志着机器代替人力的技术在中国得到应用,也标志着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历史进程的开始。

1866年,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造船厂,福州船政局亦被称为马尾船政局。近代大工厂的创办都必须解决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旧式的手工业者显然不能做到,因此需要用机器造的船只,也必须得依赖西方的科技。而该厂的创办主要依靠的是法国人,全套的机器设备的购入都是从法国来的。早在1865年1月,法国人德克碑奉左宗棠之命回到法国购机觅匠。福州船政局拥有铁厂、水缸厂、铸铁厂、轮机厂、合拢厂、造船厂等众多的车间厂。各车间的设备都较为完备。福州船政局还有一个其他洋务企业不能及的优势,那就是有较多的外国工人和科技人员,在当时中国科技较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庞大的技术人员队伍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就外国工人和科技人员说,原合同规定雇用37名,实际先后来厂的洋员多达70多名。到1873年回国前,还有52名。他们包括了监工,技师,工人等。这支相当可观的技术力量,对促进我国第一个专门制造轮船的工厂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福州船政局也是洋务企业中设备最齐全的企业。

本文选择了洋务运动中创办最早的安庆内机械所,规模最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设备最齐全的福州船政局作为典型的代表。除了这是些企业以外,还有1867年3月创办的天津机器局,1890年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以及各省相应洋务运动的号召创办的洋务工厂,比如1877年四川机器局等,不过各省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兵工厂。这些工厂大都引进了西方的机器,不少机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以及技术水平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这批工厂对于我国近代科技发展来说十分的重要。

(二)“求富”旗帜下,民用企业的创办

同时洋务派在开办这些军事工业活动中,都意识到了无论是维持或者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巨额的经费的,但当时清朝廷的巨额战争赔款,侵略者的经济掠夺等因素,使国家财政已经是日益枯竭。他们也看到了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只有富了才有钱购买和制造枪炮船舰,所以要变强必须先变富。所以李鸿章在复丁宝桢的信里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税。”随后洋务运动开始以“求富”的旗号创办起了民用工业。而民用企业的创办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式,那就是“官督商办”。所谓“官督商办”,是政府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吸收私人资本,开办时政府虽然也垫拨一批官款,但必须分年取利抵还,因此企业资金主要是私人资本,私人资本并担负企业盈亏。所以在创办的民用企业中,包括了采矿业、冶炼业、交通运输业、纺织业等。

因为在当时中国的航运业务几乎完全由外商所控制,“各国通商以来,火轮夹板日益增多,行驶又极迅速,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李鸿章也认为:“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借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由上可以看出它的创办既有军事考虑亦有经济考虑。轮船招商局从1872年到1877年,6年间共买轮船30只。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招商局轮船的船主、机师,大多雇用的外国人,但是他们大多不负责,事故多次发生,这就是中国人不懂技术所付出的代价。

创办工业必须需要原料,尤其是煤炭,但是大多数都是从外洋进口的。所以他们担心“设有闭关绝市之时,不但各铁厂废工坐困,即已成轮船,无煤则寸步难行。”所以原料问题必须自己着手解决。曾国藩说:“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试尚可以试办。”在1877年在滦州筹办了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人为矿师,以洋法开采,1881年开始出煤。生产的煤首先是供给给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使用,而且大量供应市场,利润较厚。

在另一方面,张之洞看到了,要办好枪炮厂,必须办好炼铁厂,因为制造枪炮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钢铁。他说:“制炼钢铁,自造枪炮,两事一气贯通,实为今日讲求武备最急之务,万不可稍有停待。”于是在1889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钢铁工业。其中汉阳铁厂的炼铁高炉及其一系列的设备都购置于英国。雇佣的外国技师约有40人,工人约有3000人。洋技师到齐后,于光绪二十年5月25日(1894年,9月28日)开炉炼铁,每天可生产生铁50-60吨。1892年,湖北汉阳铁厂,还引入“西门—马丁炼钢法”即平炉炼钢法。实际上这个铁厂在外国技师的欺骗和中国人不懂技术的因素下,亏损大于盈利。

除了这些民用工业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上海织布局、漠河金矿等。它们是为了解决军事企业中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而开办起来的。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术人员,这一系列的创办和引进,促使中国由手工业作坊向近代大机器生产转化,是中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直接地面对近代机器生产。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在经济上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三)设立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新人才

其实在创办军事企业的时候,洋务派就认识到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大量输入中国,自己不懂得技术,必须依靠聘用洋技师、洋顾问和洋教官才能运转,尤其很多洋人并不会正真的把技术教给中国人,还有就是在代购国外机器的时候也是吞了银两,买回在欧洲已经被淘汰的机器或者枪支等。所以近代科技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着洋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已经成为洋务运动发展的主要障碍。李鸿章对此早有警惕,不止一次地强调引进外国机器设备或请洋师、洋匠,只能是“目前计”,而非“久远计”,中国必须学会自我制造,否则,“即使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之后,西方制出新奇,中国人又成故步,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也”。张之洞也说道:“有船而无驾驭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水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有炮台而不谙筑造攻守之法,有枪炮而不知训练修理之方,则有船械与无船械等”。所以培养洋务人才就被提上了日程。

1862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刚开始只是开设了外语课程,主要培养的是翻译的人才,在1861年奕?就在上奏的折子上说道:“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京师同文馆刚开始之开设了英文馆,在1863年3月又开设了法文馆和俄文馆。并在1866年增设了天文学馆。还在1872年开设了德文馆。所以京师同文馆不仅传授英文、法文、俄文等外国语言知识,也传授天文、算学、化学、物理、医学等科学知识。培养一批能办理洋务的服务者。同时和京师同文馆想呼应的还有1863年在上海设立的“广州方言馆”;1864年在广州设立的广州方言馆等。这些新式学校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语言的学校,还翻译出版了一些科技乃至社会政治方面的书籍。除了这类学校以外,还开设了一些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和专业技术学校,如1866年12月设立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它主要是训练造船制器的工匠和驾驶人员。1881年落成的天津水师学堂,它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及为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在1886年而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还有一种就是在制造局等工厂企业中附设学堂,进行科技教育,培养洋务建设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如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工艺学堂。此外还有其他的相关的学堂。这些学堂为洋务运动培养了急需的科技和军事人才,并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在教育上洋务运动的另一大措施就是派遣留学生,从1872年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到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批的留学生中就有享誉盛名的詹天佑。在1875年开始则是赴欧洲留学,如在1876年12月,李鸿章与沈葆桢合奏,拟派遣福州船政局学生和艺徒30名,去英法两国学习制造和驾驶。这次所选派遣的留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制造学生,计14名,外加制造艺徒4名,共18名,前往法国学习制造;一类为驾驶学生,计12名,前往英国学习驾驶。这些留学生回来以后都为洋务的创办贡献了力量,用他们所学,代替哪些聘请的洋人。既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培养了自己的人才,同时也节省了聘请洋人所用的高薪。

二、浅析影响

现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褒有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洋务运动开办的几十年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式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创办,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新型的机器进行大生产,使我们国家传统的手工业方式逐渐得到了取代,转变了生产方式。在教育上创办了新式的学堂,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传播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培养了大量的新式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力量,引导中国近代产业升级换代和技术革命。同时在洋务运动期间引进的电报等先进的通讯方式,修筑了铁路,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在洋务企业中衍生的无产阶级等。洋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不过这一切都是依靠科技为动力来改变的。洋务派是中国近代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启蒙力量,因此在此视角下洋务运动揭开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序幕。

参考文献:

[1]杜石然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2]《中国近代史从书》编写组.《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

猜你喜欢

近代洋务运动科技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科技助我来看云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科技在线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科技在线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