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化树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014-11-10高江罗时娟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林业

高江+罗时娟

摘 要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不仅包含所有自然灾害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有生物灾害自身的特点和问题,而且在防治的过程中还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要以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林业有害生物,保证林业的覆盖率和成活率,为我国林业的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根据国家林业局提出的用“林业有害生物”取代“森林病虫害”这个沿用了多年的概念,把森林有害植物、鼠(兔)害纳入防治范围;通过采用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确保林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推进与造林、育种、生态等学科领域的交叉与渗透,注重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问题研究相结合,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原则,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1]。

1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因分析

一是森林质量不高,抵御灾害能力较差。森林生态系统失衡严重,森林健康状况下降,为有害生物的过度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气候异常,有害生物发生诱因增多。由于苗茎枯病的病征开始于莱豆子叶基部,并且病原菌仅感染幼苗,而病征出现的时机与子叶的脱落的时程相符合,因此推测莱豆子叶与病害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利用子叶接种法,经接种不同株龄及人工剥除子叶的莱豆幼苗,结果证明苗茎枯病菌侵入莱豆幼苗必须经由子叶,方能够感染幼苗茎部表现病征。再次尝试离叶接种及茎片段接种法,将病原菌孢子悬滴于莱豆幼苗茎部及叶部,其中仅在幼苗茎片段上表现褐色小斑点,病征并未扩大,至于以离叶接种的结果,不论接种在莱豆的叶表或叶背,均未表现病征[2]。

三是经贸活动日趋频繁,有害生物入侵增加。随着当前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交通的不断完善,使得林产品的运输与交易越来越频繁,从而导致有些生物可以会运送到其它地更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和区域,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的蔓延,引起人类的恐慌。此外,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防治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也是导致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

2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技术

要利用相关专业和技术将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控制与治理工作开展得更有条理,更有含金量。运用现代高科技和高防灾措施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控制,确保林业能够更快更好地生存与成长,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加强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实用技术的科研攻关。总体上以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为主,围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技术开展研究,为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成灾率在4.5‰以下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2.1 化学防治

随着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会越来越慎重,重点是在药剂种类选择、改进施药方法、减少施药次数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它仍是不可替代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3]。我们曾测试病原菌在盖玻片上的附着时程也显示,孢子黏着在玻片表面的比例随着孢子的发芽数目增加而增加,此结果显示病原菌孢子发芽后,将更有利于孢子黏着。至于病原菌孢子黏着后如何侵入莱豆子叶且更进一步感染莱豆的茎部表现病征,子叶接种法的建立将可提供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的基础。

2.2 生物防治

即利用生物或其代谢物质来控制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对人、畜和植物等产生危害,选择性强,不污染空气、水和土壤,不会产生抗性。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微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防治、捕食性天敌防治和昆虫信息素防治四类。尽管生物防治具有以上不可替代的优点,但由于起效较慢,在高密度下不能起到迅速压低有害生物数量的目标,此外,它的技术要求较高,受环境条件制约较大,因此,在工业人工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它在多数情况下要与其它防治方法配合,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2.3 物理防治

即利用一些器械或物理因素(光、热、电、风或放射线等)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一般包括高温处理法、捕杀法、阻隔法及诱杀法等。

2.4 林业技术措施防治

即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条件与林木栽培管理措施之问的相互关系,这是以有害生物防治为目的的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的一项技术措施,有长期控制有害生物的预防效果,但也有局限性,一旦有害生物大发生,必须辅以其它防治手段。对抗逆境方面厚膜孢子对紫外线及高温的耐受性、在土壤浸出液中及在土壤表面之发芽率均较分生孢子为高,且厚膜孢子在无菌水及土壤浸出液中培养48 hr可产生大量的二次分生孢子,此特性对本菌在自然环境建立族群极为重要,而分生抱子则无此特性。

2.5 林业植物检疫

即以法规为依据,设立专门机构,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对生物和流通中的某些感染特定有害生物的森林植物与森林植物产品采取禁运及限制措施,以防止这些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证国家林业生产安全。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有害生物(尤其是本区域范围未有分布的有害生物)的传人、定殖与扩展。由于它具有法律强制性,又称为林业有害生物的“法规防治”[4]。

推行森林健康理念,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的抗逆性,减轻包括林业生物灾害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真正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要从种苗选育开始,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贯穿于林业生产各个环节,对当前新培育出来的林业要采用健康有序的方法,对林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健康维护管理。

3 结语

总之,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这是遏制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局面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公共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贸发展的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政学,裴隆日,洪正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其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分析[J]. 甘肃林业,2014(1):38-39.

[2]刘枫.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本估算要素构成[J].. 四川林业科技,2014(3):76-78.

[3]骆强,周丙昌. 生物入侵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影响[J].. 北京农业,2014(15):81.

[4]苏雪娇.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J].. 黑龙江科学,2014(3):27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讨
营林措施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因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