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1-05陈春阳任磊仲大业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0期
关键词:师德师资体育教师

陈春阳 任磊 仲大业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阵地最前沿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体育师资的科学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优劣。21世纪师资培养的新趋势是专业化、终身化与高学历化,而目前我国师资培养中的教师队伍结构配置和整体能力水平提升还受到很多因素限制,现行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运行体制和配套政策等还不能充分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现行高校体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职前的师范教育与职后体育教师教育相脱节,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我国目前师资培养模式基本是沿袭苏联的“专才培养”模式,轻基础学科,强调纵深、淡化横向人文与自然等交叉学科知识与素养的补充,造成很多体育教师技能强、理论弱,对体育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历史等知识在教学中的潜能开发不足,对学生在个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理解不够。另外,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机构、课程、研究方向与管理运行机制都不尽相同,前者以体育理论为教育核心,后者以学历补偿为教育重点,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缺乏统筹与整合安排;教育内容相互重复、层次倒置、缺少衔接,脱离教学实际,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忽视对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科学、系统培养,严重影响了当前高校体育师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与效益。

2.高校体育师资师德建设薄弱,缺乏科学量化举措与配套法律制度。高校体育师资中最难衡量的指标就是师德和责任心等思想、情操精神方面的建设,而师资最重要的培养也应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但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由于无法科学量化,教师的保障性法规以及对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无法可依,师德建设大多停留在口号与简单的调查问卷中,无法客观公正评价考核,实质上流于形式。领导和家长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与偏见,造成了体育学科在历史与现实上的弱势性,体育教师在学科地位、投入产出、待遇福利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极大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敬业精神明显不足,很多体育教师责任心缺失,缺乏创新改革的源动力。

3.高校体育师资结构与配置不合理,制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据2013年吉林省体育科学总会对国内16所高校315名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285名教师的调查显示,体育学科的师资结构与配置和教育部1995年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见下表)。

体育学科的师资结构与配置

师生比实际的调查表明,16所高校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这就会加剧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量,降低教师在科研与继续教育学习方面的投入与产出;在315名体育教师中,高职比例为34.3%,远低于教育部对教学科研型高校的要求,说明目前高校的高水平教学与学术科研带头人紧缺;研究生比例大大低于教育部要求,造成目前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一般化;学缘结构的巨大比例差距说明了最终学历毕业学校来源单一化,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职称比例的统计非常态化,也说明了目前高校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另外,问卷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数量与质量上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均衡。

4.高校体育师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首先,目前高校体育师资的管理与运行相对封闭、流动性差,缺乏在本专业和交叉学科方面的交流与学习,不利于提升本专业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其次,职称评聘论资排辈严重,体育教师科研产出周期长、见效慢,期刊图书市场学术腐败严重。同时,职称评聘重科研轻教学,重人际关系轻为人能力,评聘只能上不能下,缺乏对师德和实绩的科学量化考核,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最后,大多数教师被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竞赛占去大量时间与精力,再加上教学设施环境的制约、社会地位与实际待遇不高的影响,教师丧失对继续教育提升学历与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学术能力的热情与动力。

二、现行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的对策

1.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有机协调,统筹实施。必须要将体育师范入职教育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在师范院系中的体育教育和职后的教育学院、进修学校、成人教育等的教育思想、实施步骤与方法、考评及提高等统筹管理,有机结合,建立起对体育教师全方位规划教育,先专业提升后学科拓展,先理念统一后创新发展,先课堂设计后教育规划等,建立起体育师资教育在统一主线下不同阶段的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由简入繁、由单一到综合的师资培养网络体系。

2.提升体育师资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体育师资培养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充分投入;另一方面要保证培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并且要重视绩效评估,激励约束,实施追踪调研。应建立“菜单式、自主性和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充分满足培训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创设真实教学与训练情境,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将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保证参培教师把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识、先进有益的经验运用到体育教学与竞赛训练中。

3.高校体育师资培养内容要有先进性和科学性。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是复合型的通才,教育理念、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培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除具备较高的教学、训练、科研、指导锻炼、教育、保健能力外,还要全面深入升级再学习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了解教育教学规律。

培训要有高度的时代感、先进性和科学性,强调发展的实践环节,拥有现代化信息教育理念与具体手段,具有实践工作能力及相关素质。注重现代新兴的前沿相关学科、边缘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寻求与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接轨,改变单一的技术技能或体质健康教育,建立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的大课程体系,提升体育课程人文精神内涵。

4.高举师德建设大旗,加强法律介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重点是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提高。教育部于2013年6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用高压态势为师德画“红线”。建议首先应把好教师入口关,应定期进行资格考试和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要科学考核体育教师的师德、业务以及教学工作量,将师德列为首要条件,探索并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科学结合的师德建设机制,把职业道德作为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加强法律的介入、指导与资格再认证等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职责与奖惩,建立体育教师教育信息发布和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加强社会以及学生、专家、同行对体育教师教育的监督。

5.建立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科学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做好顶层设计,把当前高校体育师资从一般性基础理论培训和补偿学历教育逐步转变为科学系统、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新型继续教育;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师师资培养新体系,建立定期的体育教师资质认证和相关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要充分贯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原则,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培训网、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在高校内部也应建立相应长效机制,为体育师资创造健康成长环境与提升氛围,如调整和改善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提高队伍整体实力;可创设条件吸引国内外人才,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拓展体育教师认知与能力的提高;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并在资金上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培训和科研学术交流,积极开展教学专题讲座、报告及演示的在岗培训;针对学缘结构单一的普遍问题,可在经济与生活方面给予具体支持,鼓励在高水平院校深造进修;优化教师师资配置,加大学科交叉合作的深入性与广泛性,加强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协作与校际合作,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6.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科学化与人性化的聘任制度,激发教师能动性。首先,各高校遵循相对稳定、适当流动、专兼结合、资源互补的原则,探索和建立体育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科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聘任机制,还通过加强协作、联合办学、互聘联聘教师、聘任兼职、返聘高级专家等多种形式与途径,拓展教师来源渠道,促进体育教师资源优化与有效开发的最大化。其次,改革聘用制度,通过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严格管理等原则,吸引优秀人员从教,将体育教师全年工作按教学、科研、竞赛的不同权重,科学量化评估,建立能上能下的奖励与淘汰机制,建立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最后,要关心和解决体育教师成长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增强其自尊自信、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其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创新的精神动力。

目前,学校体育师资培养仍是整个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思想与行动上取得共识,以全面提升师德水平与业务能力素质为核心,以优化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为重点,以培养体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切入点,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顶层设计,内涵发展,调配结构,深入改革的方针,贯彻创新、务实、科学、高效的原则,建设一支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师德师资体育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