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配伍禁忌的静脉顺序滴注监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4-11-05马天蓉马德祥辜玉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句柄监视系统输液

马天蓉,马德祥,辜玉刚,佟 杰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静脉滴注是临床用药的常用方法,且多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在静脉连续滴注、静脉推注或静脉入壶时,出现浑浊、沉淀或变色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隐患。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并进入临床应用,一些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现有的《常用注射剂配伍禁忌表》中查不到,药品说明书上也未载明相关的配伍禁忌信息。目前,药品管理已经进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了实时监视与分析医嘱中输液顺序信息,及时发现顺序输液中的配伍禁忌,我们结合现有的HIS系统,在不破坏原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配伍禁忌的静脉顺序滴注监视系统,以加强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1 静脉顺序滴注监视系统设计思路

本系统利用HOOK技术注册鼠标或键盘事件,通过程序调用,将其挂入现有的HIS系统。每当操作系统的鼠标或键盘消息发出,在没有到达目的窗口前,通过WIN32 API捕获目标窗口句柄,再获取句柄窗口中输液单信息进行配伍禁忌分析实现实时监视。

2 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根据本系统的设计要求,系统基于微软.Net平台、Sqlite数据库进行搭建。系统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维护子系统和实时监视子系统。

2.1 配伍禁忌维护子系统 为与为数众多的HIS系统无缝连接,同时不改变原有系统的流程,我们创建了静脉药物配伍禁忌数据库,对配伍禁忌药物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实现监视系统匹配配伍禁忌药物的基础。系统采用B/S结构,可查询所有配伍禁忌的药品表,也可输入或选择某一种药品,查询与之配伍禁忌的所有药品和相应的描述信息。并可对配伍禁忌的记录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更新配伍禁忌数据库,如图1。2.2 实时监视子系统 系统采用C/S结构,分为自动和手动模式,可在后台运行。系统自动模式下,根据用户的配置信息监视目标程序获取输液单信息,并匹配输液单中是否含有配伍禁忌信息,发现存在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混用不良反应时,在电脑界面提供提示窗口,提醒医生和护士注意调整用药方案或调整用药顺序。自动模式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1 配伍禁忌维护子系统界面图示例

图2 实时监视系统流程图

自动模式实现包括以下4个步骤:①根据配置文件,当捕捉到鼠标单击或者键盘按键消息时,用GetForegroundWindow()获得当前活跃窗口的句柄,通过这个窗口句柄获得其标题和窗口类名,并与通过SPY++获得的需要监视目标窗口的标题和类名做比较,如果都相等则判断是目标监视窗口。②通过上面的消息钩子,已经得到了目标监视窗口的句柄,进而用EnumChildWindows()遍历其子窗口,获得消息输入框的句柄,判断获得控件的方式与上面相似。③句柄根据得到的消息输入框,获得消息框里面的内容。首先利用SendMessage()函数给消息框发送WM_GETTEXT命令获取内容;如果获取到内容则进行下一步,如果内容为空,则发送CTRL+A命令选中输入框内容然后CTRL+C命令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再利用剪贴板技术获取到消息框内容数据。④获取数据后,通过配伍禁忌服务获取配伍禁忌药品列表,并对监视到的消息框文本进行分析,判断文本中是否含有产生配伍禁忌的药品名称,如果有则对产生配伍禁忌的药品和不良反应进行列表展示,同时也在操作系统右下角通知中心进行气泡框提示。

手动模式下用户将输液单信息复制到文本框中进行配伍禁忌检查,发现存在配伍禁忌信息时显示提示信息。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实时监视系统界面图示例

3 系统测试

为了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我们模拟了一个输液单(图4),输液单中血栓通和生脉两种药品会产生配伍禁忌。启动程序选择自动模式对输液单进行监视(图5),系统正确给出了配伍禁忌提示。

图4 输液单

图5 自动模式监视结果

将输液单复制到检测文本框中,选择手动模式进行检查(图6),系统正确给出了配伍禁忌提示。

图6 手动模式监视结果

4 讨论

过去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表为纸质或pvc材质做成的挂图,贴在治疗室墙上,查阅十分不便。2000年,由顾纯伟[1]发明的“注射液药物配伍禁忌速查仪”以及2010年由李智勇[2]发明的“医用注射药物配伍表快查尺”,虽然提高了查阅药物之间配伍禁忌的效率,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静脉滴注顺序的安全性问题。现有的有效对策是,对于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依靠护士记忆或在治疗室张贴卡片等,尽可能避免其连续滴注;在不清楚药物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时采取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间隔,或者更换输液器,以避免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

目前的HIS系统更多关注药品的库存管理、单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回顾性反馈。如:曹建华[3]、李刚等[4]系统解决了静脉医嘱中组内药物在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没有关注静脉输液时组间顺序输液中的安全性问题。郭淑梅等[5]报道盐酸甲氯芬酯与头孢匹胺钠连续应用时,两种药物相遇出现白色浑浊物,经过调整液体前后顺序或用生理盐水将两种药物分开应用,未再出现此反应,但在报道中仍未提出更有效的办法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因此,开发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的静脉顺序滴注监视系统软件,显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

基于配位禁忌的静脉顺序滴注监视系统,具备了对静脉药物组间配伍禁忌的实时监控、临床常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录入和更新功能。当医生下达医嘱并提交时,本系统将对整个医嘱进行检索,当发现组间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时,实时提醒护理人员调整用药顺序,对提高用药安全避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1]顾纯伟,专利号:CN99222913.8,公告号:CN2391595.

[2]李智勇,专利号:200920034461,分类号:G09B17/02.

[3]曹建华.药品信息查询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院,2007,9(3):40.

[4]李刚,韩杰,陈伟良,等.医院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院,2007,9(3):38.

[5]郭淑梅,郭淑珍.盐酸甲氯芬酯与头孢匹胺钠存在配伍禁忌[J].全科护理,2010,8(6):1592.

猜你喜欢

句柄监视系统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北极监视系统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高校图书馆持久标识符应用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编译程序语法分析句柄问题分析与探讨
颈枕输液袋
创新的摄像监视系统取代车外和车内后视镜
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