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扶星火点燃同步小康燎原之势

2014-11-05刘成彬

当代贵州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农家村干部小康

刘成彬

路边青瓦白脊房、水果蔬菜养殖场、通村通组水泥路、休闲还有娱乐场……一道道靓丽风景折射出石阡县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同步小康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石阡县紧紧围绕2020年与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派出1318名驻村干部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用帮扶星火点燃同步小康燎原之势。

“富”在农家

产业发展把头带

“现在,我们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了,村里有了产业,群众致富就有了盼头。”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村村民蔡庆学如是说。

鸳鸯湖村以前以农业种植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2012年起,铜仁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组建工作组到村帮扶,选派优秀干部常年驻村,村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穷不兴产业穷根难除,富不壮产业富不长久。”经实地调研,驻村工作组为村里开出“产业兴村”良方,在扶贫队的帮助下,2013年,该村建成2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亩产值达12000余元。今年,村里又种植李子100余亩、蓝莓50亩、水蜜桃200余亩,将一块块耕地改造成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果蔬产业园,走起产业发展富农家的路子。

“学”在农家

技术培训助脱贫

“感谢省农科院驻村干部带来的实用技术,不仅能降低劳动投入,还能提高经济收入……”青阳乡大坝村村民董伟说道。

在驻村工作中,石阡县驻村干部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学习型”新农村,培育“技术型”新农民,重点在“造血扶贫”上发狠力、下苦功,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的作用,灵活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等形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养美丽乡村的建设人才和农村带富能手。目前,该县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388场次,受益群众21053人。

“乐”在农家

搭建平台树新风

“建设美丽乡村以来,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在扶贫队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农民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和谐团结,到处一片其乐融融的新景象。”鸳鸯湖村70多岁的退休教师汪再荣说。

随着驻村帮扶不断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以“水、电、路、讯”为主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昔日贫穷的鸳鸯湖村,如今成了宜居宜游的好去处。 自2012年起,铜仁市委连续派出新农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党建扶贫和帮助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队员自筹资金6万余元为该村修建文化广场,购买音响设备、文体设施,积极搭建活动新平台,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驻村干部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建休闲农庄,兴办农家乐,通过重点打造,示范带动,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现了“乐”在农家、农家亦有所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美”在农家

夯实基础优环境

“如今,出门就是水泥路雨天走路脚上再也不沾泥巴了。路边还装了垃圾桶,村容整洁了,村里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观,这真得要感谢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石阡县大沙坝乡金星村党支部书记伍成坤感激地说。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之一,县政协驻村干部杨华根进驻金星村后,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坚持把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夯实硬件基础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农村环境的重中之重来抓。经多方协调,成功争取到4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该村已实现通组公路硬化全覆盖;村民娱乐文化活动广场、排污沟渠改造、垃圾填埋场以及通组公路主干道路的亮化和绿化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来,石阡县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加快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民生工程,各驻村干部多方协调、主动参与、带头监督,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在全县1318名驻村干部的助力下,该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积极协调、解决资金1062.84万元、协调项目768个,帮助帮扶村谋划发展思路79784条,解决困难4897件,为群众办实事25881件。(作者单位:石阡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农家村干部小康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