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作文寻找一泓活水源

2014-11-04杜美凤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杜美凤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既富有创造性,又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程。但当前,众多教师面对学生“笔下羞涩”的现状却是一筹莫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寻找素材。

关键词:立足生活;巧用教材;慧眼取舍;活水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南宋哲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曾经提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啊,水之清澈是因为不断有活水的注入,而要写出一篇清新脱俗的作文,同样也要这样一泓活水源。这活水源也就是作文中的写作素材。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引领学生去寻找那作文的一泓清水源呢?个人浅谈以下几点。

一、立足生活,挖掘点滴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言下之意,“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琐琐碎碎的事情其实都是非常真实的写作素材,现实生活与自己切身相关,学生参与到其中,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较为了解,要谈感受也容易得多,下笔时不至于叼着笔杆发愣。因此,我们的作文课应该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把学生引向生活,帮助学生攫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还有所参加的社会活动……这形形色色的活动其实就是作文最丰富的活水源了,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这个活水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帮助学生锻造攫取素材的火眼金睛。

比如写一篇《伟大的妈妈》,每个人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对妈妈的感受肯定也各不相同。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带入生活,比如我曾经在课堂上播放关于妈妈一天工作内容的视频给学生看,视频中讲述了一个妈妈早晨起来做早餐、送孩子上学、上班、接孩子回家、辅导孩子学习……看完视频后布置学生回去也观察一下妈妈一天的生活,建立一个时间与事项相对应的表格,对妈妈的生活做相应的记录,作为第一手素材。通过有意识地生活观察,从妈妈的生活中,也就是从具体的生活片段中提炼出最真实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有料可写。

二、巧用教材,拓宽视角

“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除了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外,还要广泛收集间接经验,而我们所用的教材就包含着丰富的间接经验。首先,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故事。教学《推敲》一课时,可让学生细细品读贾岛推敲诗句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如“他伸着左手,食指和中指张开,右手食指一会儿点向左手食指,一会儿点向中指”“过了一阵,又两手掌立做‘推状,然后弯起一只手食指做‘敲状。”对这些非常生动的情节描写的解读,学生在写作时便可以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的效仿。其次,教材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负荆请罪的廉颇、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还有机智勇敢的海娃,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也可以作为写作时的典型素材去指导学生如何捕捉文中刻画人物的精彩画面,引导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揣摩。总而言之,教材是除生活之外的一个丰富的素材宝库,我们的作文课堂上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智取巧用,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三、去粗取精,慧眼取舍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当学生有了广泛的积累之后,素材库也就渐渐充实了起来。那么如何取舍素材呢?我认为好素材应该具备如下三点:

1.新颖性

好的素材必须与众不同,推陈出新,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否则人云亦云,怎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呢?小作者要独具慧眼,从纷繁复杂的素材中选出最具新意、,最有特色的材料文。

2.以小见大

所谓的“以小见大”就是选取一些看似普通、细小,但却含义深刻的小事作为素材,达到以微见著的目的。巴尔扎克曾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我们的作文课也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小物、小人物、小细节着笔,“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作文,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3.切题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军队,主题就是将军,素材就是士兵,士兵必须唯将军之命是从。将军与士兵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个主将,士兵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一个共同准则,而没有士兵,将军这个头衔也就失去了意义。主题和素材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素材是文章反映的范围,属于文章的内容,是受主题支配,必须体现文章的主题,为主题服务。偏离主题的素材,如同不听将命的士兵,散沙一般,没有存在的意义。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文教学中如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合情合理的素材,那学生在下笔时必定能文思泉涌,写作时自然不用再使劲抓腮帮。让我们把写作的第一步放在锻造学生攫取素材的火眼金睛,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那一泓活水源,让学生做一个有米之炊的巧妇,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爱上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