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G时代电视创新的思考

2014-11-03文/许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

□ 文/许 宁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4G是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新技术的普及使得智能手机理论上就是一个具有直播能力的移动“电视台”,如何科学利用4G技术网速与覆盖等优势让电视“动”起来,值得深思。

传播更加流畅

理论上,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的高网速给自媒体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使得个人拍摄的高清画面能轻松上传到网络,同时能流畅地浏览网页上任何内容,传播的流畅性提升了新媒体的使用率。

高清画质观看的流畅性原本是电视媒体的优势之一,在4G背景下,这一优势将逐渐失去。当前,传统的电视媒体大屏幕与持续电源两大因素,还是领先于新媒体的优势,在新媒体能够顺畅浏览高画质图像的前提下,电视媒体应全面走向高清化,并以电视高清频道的逐步推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4G的挑战,电视媒体要重点思考几方面问题:

一、4G如何为我所有。很多电视媒体走出了与新媒体的联合之路,4G的广泛运用给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前提,新闻节目上手机变得更加便捷。因此,电视节目上网络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以顺应4G时代的需求。

二、有了4G的技术支撑,电视互动性不足的短板可以得到有效优化。通过高速网络,电视的收视宣传、用户调查、受众反馈等活动能够在节目中更加及时地与受众相呼应,使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得到彻底扭转。

三、4G网络的覆盖可以弥补高清电视信号入户问题。在部分偏远山区,不少电视用户还是依靠天线和卫星接收器接收电视信号,画质还不理想。4G技术普及,可以延伸弥补有线电视村村通的资金问题,零星几户人家要架光缆、买卫星接收器,还不如与4G嫁接,从而获得清晰的电视信号。如何在这方面下功夫,电视生产商与4G网络运营商同样需要引起足够关注。

辐射更加宽广

4G网络是移动的网络、高覆盖的网络,这是电视所不能企及的。电视信号原来是微波发射,无线接收,随着新技术的使用,到了现在有线网络,画面质量与传输的稳定性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正因为有线的局限性和成本核算,高山、海岛、偏僻高原地带还不能有效全覆盖,电视的这一短板,恰恰是4G的优势所在。4G基站的辐射范围给4G网络的覆盖提供强有力的信号支持。在这种条件下,电视要加速与4G融合,通过4G网络来延伸电视影响力。

一、直播信号的延伸带来技术融合。

4G覆盖给电视直播的视角创造了延伸的可能。电视转播车受道路、直播电源、建筑阻挡等诸多制约因素影响,转播渠道和转播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盲区,4G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对电视直播广度与深度形成补充,可以通过4G技术的运用打通偏僻地域新闻直播的最后一公里。当下重点是推进4G技术与转播技术融合对接,通过两者信号源的相互对接,使直播视角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地域更加广阔。

二、采访设备的延伸带来新闻变革。

4G技术的普及可以使高像素智能手机变成具有现场直播功能的采访设备。在突发事件面前、日常生活当中、偶遇新闻事件时,手机无疑是最好的随身采访设备。在4G网络配合下,新闻时效性大大加强,及时回传的画面、快速的云存储,都为长时间的采访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采访设备普及的同时,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权威的优势,以更有效的手段参与社会热点的讨论与引导。在社会热点话题面前,传统媒体要做引领者,通过专家、官员、当事人的全方位采访还原事实真相,以事实有力地进行舆论引导。

三、新闻广度的延伸带来新闻素材的思考。4G技术的运用使视频传播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新闻素材极大地丰富,新闻更具贴近性与生动性。这种新闻广度的大面积延伸一方面带来了电视节目源的开拓,同时也给电视内容的扩容带来新挑战。

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新闻贴近性越来越彰显出其在城市电视媒体中的作用,由普通市民用手机采制的“新闻”虽然丰富生动,但是过于琐碎的信息片段、道听途说的八卦消息等等不确定因素充斥其间,给有效信息的筛选与采用带来很大难度。因此,传统媒体要科学估量正确导向与合理采用的平衡,既要做足新闻的贴近性,又要把握新闻栏目导向与定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4G技术的普及,给媒体发展基层通讯员奠定了硬件基础,对于丰富基层新闻来源具有积极意义。市民通讯员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就是一部部移动摄像机,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好这种资源,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是新课题。

互动更加自如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互动性是短板之一。4G快速的网速将开辟媒体互动新局面,更便捷的快速上传下载,及时的互动反馈,这将给传统媒体利用4G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闻互动增强话题关注度。每天传统媒体都会播发大量新闻,而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4G技术与新闻播报的对接,可以实现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与受众间的“零距离交流”,针对某一新闻话题,受众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直播的电视新闻,及时对话题进行评论与参与,给决策的科学性、民生问题的解决、正能量的弘扬提供舆论支持。

二、信息互动提升栏目知名度。通过新媒体的渠道,传统媒体可以实现新闻信息、便民资讯与受众诉求良性互动,从而使新闻栏目深入人心,有效提升栏目知名度。

三、民生互动提升媒体美誉度。在媒体报道中,民生新闻一直是重要选题之一。民生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计民生,是下情上传的重要渠道,因此,突出民生选题是媒体接地气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对媒体美誉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尽管4G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但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体竞争变化客观存在,作为媒体人应该认真研究,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