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特色塑造精彩人生

2014-10-27杨滨瑜

中国德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书香社团校园文化

郑州市第107中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始建于1972年,近四十年风雨沧桑,铸就了学校的辉煌,也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生本”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价值感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学校把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和生本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两个抓手,努力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育,培养有灵魂的学生。

书香浸润校园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用经典滋养心灵、让书香浸润校园”为目标。努力让校园每一个角落浸满书香,让每一次活动的细节都饱含文化的元素。学校通过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加强校风、班风建设,采取教育引导、活动创建、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展现“求实、奋进、开放、创新”的校风,逐步确立“健康向上、团结互助、和谐奋进、刻苦求知”的班级文化。

别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走进107中学,你会感受到一种清新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几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平缓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园林化校园整体规划下,已经做到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翠竹婆娑,秋天紫色的葡萄挂满枝头,冬天腊梅傲雪、芬芳吐蕊。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德育的引导和熏陶。学校开辟阅报栏、宣传栏、图书角、外语角、班级文化展板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警句格言、班级标志牌、班规、励志标语,展出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建造一些代表学校特色并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建筑小品,使学校的每面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让师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

以生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全校各班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班级管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自主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级成员应共同遵守的各项规定,例如:按时到校上课、完成学习任务、班级卫生责任的划分等等。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学校积极搭建“团学联——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提高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每个班级都采用小组合作的管理方式,有学生制定小组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励志口号,它不仅是学习小组,也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载体,从而培养了学生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

文雅经典的精神文化建设

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当中,有专职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学校制定并完善《书香班级文化评比细则》,每学期都坚持举办“读书节”,通过主题班会、经典诵读比赛、读后感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每学期期末都评选出书香班级、读书之星,并进行表彰奖励。学校每学年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千元的图书,让翰墨书香真正陪伴在学生的身边。每到课间,原来爱打闹的学生都围拢在班级的图书角,静静的阅读,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涵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每天清晨,走进校园都能听到正在播放的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劝学篇》《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每一篇都传颂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隽永留长。下午放学后,充满激情、昂扬向上的红色经典歌曲飘荡在校园中,传递着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全校各班还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富有个性的班徽、班训、班歌等。每天下午上课前集体演唱班歌,起到活跃文化生活,振奋精神,积极学习的作用。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文化浸润,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文化修养,活跃了校园文化,达到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

活动彰显课程

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是提高德育的治本之举。我校通过开展“生本”德育课程建设工作,反思与重构学校“生本”德育课程体系,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个性鲜明、开放度高、参与度高、针对性强的德育课程,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节日活动 精彩纷呈

每年四、五月份为学校的文化节,节日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合唱团、舞台剧表演团、说唱团进行演出,还举行主题演讲、诗歌朗诵、书法、绘画、摄影等各种比赛,学生们各尽所能,艺术才能得以全面展示和提高,并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每年的金秋九月、十月,学校都举行大型运动会和阳光体育节。旨在让每个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合作精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全面开放,广播操、排球、篮球、拔河、跳绳比赛,种类繁多的田径比赛,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了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团活动 类型丰富

为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全面发展、重点建设、严格管理、加强指导”为工作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并表彰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顾问和指导老师。目前学校已成立“SOW”手工制作社团、美术社团、舞蹈社团、“金刚鹦鹉”说唱团、绿色家园环保社团、模型DIY社团、文学社、摄影家社团、国际象棋社团、“校园之声”广播社团等17个学生社团,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并深受学生欢迎的社团活动。

每个社团的活动时间都纳入学校统一的课程安排表,实现了社团活动的常态化、管理科学化、课程校本化。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还要进行社团展示活动,评选出优秀的社团进行表彰。学校高中学生男子排球队连续三年获得“晨光杯”郑州市中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组冠军,今年还获得河南省学生排球比赛第六名的好成绩,培养出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为学校取得了荣誉,促进学校社团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践活动 挖掘潜能

学校积极构建社会实践活动系列课程,完善社会实践工作网络,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与社区居委会、郑州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部队、企事业单位等联系,推动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学校利用暑期分别对高一和七年级的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开设国防教育课和军事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到郑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行军事化管理,同学们遵循严格的作息制度,实施高标准的内务整理,体验完全的集体生活,彻底脱离父母的照料,尝试生活的独立自主。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不同的学科,学习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学会了不抛弃、不放弃;学会了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在团队墙上,他们懂得了合作、挑战、体验、创新;懂得了“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的集体协作精神。整个综合实践课程不仅强化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初步挖掘和培养了他们的个性潜能,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推动他们全面可持续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顾学校在“生本”德育建设工作进程中取得的成效,我们深感欣慰。展望未来,学校要以“文化引领,提升内涵,自主发展,创新特色”为纲领,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拓宽“生本”教育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锐意进取,努力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杨滨瑜,河南省郑州市第107中学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高立凤

猜你喜欢

书香社团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书香海报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