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荆防散治疗山羊痘病效果好

2014-10-23杨胜富等

科学种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味药余庆县痘疹

杨胜富等

山羊痘病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治疗方法各异。笔者在治疗该病过程中不断总结,找到了经济、有效且养殖户容易接受的加味荆防散治疗法。现将方剂、使用方法叙述于后,供同行参考。

一、临床症状

患羊病初表现为食欲下降,放牧离群,头部、口唇、腹部有小面积红疹点;不治疗则转为精神沉郁,不愿放牧,食欲大减或废绝,体温41~42℃,体表出现大面积丘疹或水疱,逐步形成溃疡,两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且有分泌物附着,呼吸高度困难,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口腔与喉头炎症易见,脉洪数。如不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最后造成山羊窒息而死、怀孕母羊流产等。

二、辩证施治

中兽医认为,痘病是由湿热毒气入侵、表里互不兼顾、阴阳失衡所致,治疗应用清热解毒、健脾燥湿、发表和里之方药,护理兼之,在增强机体抗病力的基础上,排出五脏六腑之湿和清外表肌肉之毒而愈。

三、方药与使用方法

1. 方药。加味荆防散由荆芥、防风、黄柏、姜活、独活、柴胡和板蓝根组成。

2. 使用方法。①烘干制粉拌料。②加水煎液,去渣灌服,并涂擦痘疹。③温水浸泡捣泥,涂在布上,包被患部严重痘疹。

四、方解

荆芥透疹解毒,防风除全身风邪祛湿,黄柏清热解毒,姜活、独活祛上邪风湿、利湿止痛,柴胡疏肝理气、抑制痘疹和升正气,板蓝根消疹、消肿毒凉血。以上7味中草药,单用燥而不热、凉而不寒,可内清外表、里表互补;合用扶正祛邪,能解痘疹之毒,是缩短病程之良方。

五、典型病例

病例1: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镇高坡村温某饲养山羊5只,2013年8月8日发现1只体重20千克的山羊放牧时不愿吃草,且口流涎较多。经检查:患羊体温38.6℃,脉搏76次/分钟,体表有少量斑点。初步诊断为痘病初期。患羊隔离后,用加味荆防散按每味药8克煎水,灌服,3次/天,治疗3天后痊愈。

病例2: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陈某饲养麻山羊6只,放牧时发现2只能繁母羊离群、食欲下降、口流涎,按口疮治疗2天无效果。2014年2月26日笔者接诊,发现患羊精神不振、卧地不起,两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且有分泌物附着,呼吸声大,口部红肿,鼻流脓液,痘疹遍布全身,在口、乳房处触摸,肿块凸起、有脓汁渗出,体温41.3℃,脉搏108次/分钟,一只羊食欲废绝,另一只羊吃少量饲料。根据症状诊断为山羊痘病。患羊隔离病后,每只用加味荆防散按每味药30克治疗(分为3份,第一份煎水灌服,第二份煎水涂擦全身,第三份用60℃温水浸泡半小时捣泥,涂在布上,包于口、乳房部,3次/天),同时喂给糖水,搞好圈舍消毒、保温工作,3月5日2只羊痊愈。对没有临床症状的羊群,按加味荆防散方剂将各味药(剂量均为20克)烘干研末,拌入饲料饲喂,1次/天,连用3天,未发生痘病。

六、治疗体会

痘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病毒性疾病,牛、羊、鸡均易感染,而羊以绵羊发病率高,山羊次之。山羊感染痘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各地引种不规范;②养殖户散养的山羊不愿接种羊痘疫苗;③误诊为口疮、口蹄疫;④治疗不对症下药和不连续用药;⑤护理不妥、消毒不严等。笔者曾用加味荆防散治疗轻症山羊痘病62例,用药2~3天痊愈,无病情加重死亡情况,药费8.6元;治疗重症山羊痘病34例,每天3次用药,治愈率96%以上,4天药费仅有26元,如果自采中草药,更能降低药费支出,养殖户易于接受。

(作者联系地址:杨胜富 贵州省余庆县农牧局水产站 邮编:564400;冉 玲 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564400;刘丰杰 贵州省余庆县农牧局 邮编:564400)

猜你喜欢

味药余庆县痘疹
新安固本培元派三位代表性医家治疗痘疹用药规律研究*
My Pen Pal
My winter holiday plan
My weekend plan
江医家喻嘉言食疗治痘探析*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前半部分方药图解
急性腰扭伤泡脚方
历史的足迹,真实的写照——《余庆县志》(1988-2005)评介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