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时如何观测雷暴与积雨云

2014-10-21张红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积雨云天气现象云顶

张红英

摘 要:文章通过对平时观测经验进行总结,概述了积雨云和雷暴的常规、特殊观测方法,及可能出现的误判,给广大测报人员提供参考。

在我们平时的观测工作中,要真实准确地观测好积雨云和雷暴,就需要了解积雨云和雷暴形成的过程及其特征,并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一、积雨云的形成及特征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云。积雨云是对流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极盛阶段(三个阶段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如果云体的对流上限比浓积云所达的高度更高,此时浓积云的云顶就往上伸展,当上升到温度在-15°以下的高空,即冻结高度时,云顶的过冷却水滴就开始冻结冰化成冰晶,使云顶逐渐消失其清晰的圆弧形轮廓,而出现白色的毛丝般纤维状结构,这时就形成积雨云。积雨云的初始阶段为秃积雨云,秃积雨云是浓积云向鬃积雨云发展的过渡阶段,其特征为浓积云进一步发展,云顶开始冻化,圆弧形的花椰菜状轮廓渐渐变得模糊,但尚未扩展开来,也看不出明显的白色毛丝般纤维状结构,类似秃头,故名秃积雨云。秃积雨云一般维持时间较短。秃积雨云进一步发展,云顶白色毛丝般纤维状结构明显,并扩展为马鬃状或沾状,云底十分阴暗,常呈悬球状,且底部常有幡下垂或有碎雨云,这种云即为鬃积雨云,为积雨云的成熟阶段。鬃积雨云常产生大风、雷暴、阵雨,有时产生飑或降冰雹,云底偶有龙卷发生。

二、雷暴的形成及特征

雷暴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积雨云通常上部带正电,下部带负电,当云中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产生火花放电,即闪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声。雷暴的特征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

三、正確的观测方法

只有掌握好积雨云和雷暴的形成及特征、注意云的连续演变及结合积累的观测经验,才能正确地观测积雨云和雷暴。一般来讲,若出现雷暴,则有积雨云。对于特征较为明显的积雨云和它可能产生的雷暴,也较易观测。但也有几种特殊情况容易误测。

1.常见的几种积雨云和雷暴的观测

(1)在本地生成的由积云演变而成的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它具有典型的积雨云特征如云顶为白色毛丝般纤维结构且呈马鬃状或铁沾状等。离测站稍远的可只闻雷不见雨(干雷)。在测站上空的积雨云,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状结构,可观测到雷暴和雨等天气现象。

(2)锋面云系中的积雨云,多为测站受急性冷锋影响而产生的积雨云。表现为在冷锋到来之前天空中依次出现卷积云、高积云和积雨云,在积雨云前部,云底很低,阴暗混乱,宛如海涛滚滚而来。这种积雨云的影响范围较大,往往产生强降水和多方位、多系统的强雷暴。在观测记录雷暴时要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不能零乱记载。

(3)受飑线影响而产生的积雨云和雷暴,它的显著特点是影响时天空中积雨云集合成带状或滚轴状,云体移动很快,在地面会伴随着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的跃变而可能出现大风、雷暴、阵雨、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这种积雨云和雷暴持续的时间较短,要及时记录。

2.两种较为特殊的积雨云和雷暴的观测

(1)出现雷暴而未观测到积雨云。此类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雨层云一直降连续性的雨,突然闻雷一声,但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甚至其它气象要素均未有变化,这是暖锋云系(或缓行冷锋云系)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则云状仍记雨层云,天气现象记普通雨和雷暴。若闻雷前后,雨的性质转变为阵性或云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云状应记积雨云,天气现象记阵雨和雷暴。

第二种情况:有时候在区内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或阴天远处开山放炮,这时易将炮声当做雷声。根据我们多年的观测经验,判断雷声和炮声的方法:雷声给人的感觉是从天上滚滚而下,而炮声则是从地面上发出的。雷声比较浑厚,且有连绵之意,而炮声则是较清脆且短暂。如果此时恰逢降水,应根据连续观测记录其实况。

(2)所见积雨云,也并不一定产生雷暴。这对于发展不很旺盛的积雨云,不发生雷暴的情况也是有的。这种未产生雷暴的积雨云须仔细辨认方可认出。首先要从云的形态特征符合积雨云特征,就可记积雨云。注意连续观测云的演变情况,这对于外形特征不太典型而又未发生雷暴的积雨云尤其重要。其次,要根据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断,若降水阵性明显,且压、温、湿等天气要素有突变,则即使未出现雷暴或闪电但仍要记积雨云。

总之,听见雷声不一定是积雨云所致,而有积雨云,也不一定产生雷暴。在实际观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好以上几点,有助于观测员正确地观测积雨云和雷暴,以确保观测资料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164021 黑龙江省赵光农场)

猜你喜欢

积雨云天气现象云顶
王丽敏作品
FY-3D MERSI-II云顶产品算法及精度检验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成都积雨云形成的层结条件分析
与龙卷风共舞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穿越积雨云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
非典型积雨云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