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中插值算法的应用探析

2014-10-21刘青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刘青

摘 要:由于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方式由传统方式变为分布式采样,所以,需要插值法对不同采样值做进一步处理,才能满足供电需求。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中插值算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以供參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插值法应用研究;零阶

智能变电站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及自动化。为适应该特征,电气量的采集方式应发生改变,由传统采集方式变为分布式采集,以此,需要解决采样同步化的问题。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中插值算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插值算法的使用原理

差值算法具有很多种,但常用的并不多,以下就常用的几种进行一一介绍。

1.1 零阶插值算法的应用原理

该算法也称作零阶保持插值算法。也就是说在插值计算中,第一次采集的样本值在另外一个样本值采集之前,始终保持有效,具有以下单位冲击响应:

幅频特性为

1.2 一阶插值算法的应用原理

由于零阶差值算法的计算值不连续,给插值造成不便,为了取得更好的插值效果,通常采用更为高级的插值方式,而最常使用的为一阶插值算法。该算法利用采样点的直线代替曲线形式,从而实现了插值方便。一阶插值算法的冲击响应公式为:

幅频特性表示为:

一阶插值算法实现了采样值的连续性,但其导数却并没不具备连续的特性,而是断续的,但还是不会影响插值效果。由于该插值方法简单可行,并且准确性较高,在变电系统运行中仍被广泛使用。

1.3 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应用原理

前面两种插值方式只能得到直线插值效果,并不能得到平滑插值结果,所以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得到三次样条插值方式,公式为:

这种插值方式不仅具有一定的波形,采集数值也是连续分布的,并具有平滑性,所以在变电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运算量大,在继电器保护中不能使用。

2 智能变电站中插值算法的应用分析

插值算法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时,最重要的环节为公式中t值的确定,以下就结合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2.1 跨间隔设备采样同步

通常采用软件插值算法实现采样的同步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合并单元对不同的采样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如果将这种模式做进一步处理,可以应用到不同合并单元中,同样可以实现采样数据的同步性。如在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等设备应用中,可以实现采样的同步性。

在供电数据样值采集时,如果需要按照IEC60044-8规定的FT3规约时,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及快速等优势,并能够借助阵列器件,实现样值采取的快速性及准确性,进一步实现发送时间的等间隔性。再根据FT3接受报文时间和读取时间之间的差值,从而确定变电系统的间隔时间值,也就是所要求取的t值。这说明,可以通过插值算法,可以实现非同步点之间数据的同步关系,同时将不同间隔数值在同一时间经进行接收。同步点可以设置为采样时钟,也可以设置为间隔装置本身的时钟。

需要指出的是,FT3规约目前并不通用,而是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所以具有不同规格,这无形中给互联互通带来重大困难。以此,国家专门颁布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并对FT3规约做了如下规定。

首先,采样值的通讯设备连接方式必须是点对点,不能采用其他装置,如交换机。其次,合并单元应对间隔时间进行控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将该间隔时间设置为10us。这两个规定提出之后,供电数据采样数值可以实现同步,也可以实现了FT3规约的通用性,对于提高变电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 光纤纵差保护同步采样

在光纤纵差同步保护采样方法在数据采集时,通常采用时刻调整法,以实现数据采集同步。系统两端通常安装两个时钟,一个为主钟,另一个为从钟。两个时钟在采样时的同步源是系统自带的,所以当主钟在运行时,从钟便会根据所发出的的频率进行跟踪,从而实现采样同步。但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采样数据被传输到电子互感器中,采样时钟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需要插值算法,才能保证样值处理的准确性。

在光纤纵差同步保护采样时,如果合并单元采用ICE61850-9-2规约,并对间隔时间不采取任何约束,则需要采用软件锁相环算法来实现时钟跟踪。锁相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以太网可以通过E1到来时刻和T1跟踪时刻之间的差值,得到二者之间的偏差。在样值采集时,由于以太网存在着报文抖动,所以应利用滤波器进行处理,之后根据处理值对寄存器或者处理器做进一步调整,使它们和合并单元之间的时钟相一致。最后,通过以太网中的额定延迟时间,对T1计数器进行调整,使之和合并单元的采样时钟具有同步性。

2.3 变速率插值

变速率插值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增加。在变电运行中,需要电压及电流信号准确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在电子互感器的回路中,采样频率通常比较高。继电保护装置在样值采集时,为了实现连续性,需要降低采样点数目。二次数字采样也称作变速信号处理,包括三个数据处理步骤。由于在样值采集时存在着速率变换,当二次采样之后,互感器的截止频率已经无法满足香农定理,这时需要用到数字滤波,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重叠。由于数据窗类型不同,数据滤波也分成两个类别,分别为有限冲击响应和无限冲击响应。

3 结语

由于变电站运行方式转变为智能化,所以采样方式也发生变化,由传统方式变为分布式采样方式,以满足现阶段供电需求。

参考文献:

[1]郭乐.插值算法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10):103-109.

[2]孙蓓俊.智能变电站插值算法研究[J].华电技术,2013,35(11):72-74.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
探究智能变电站条件下的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展望
对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
220kV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改造工作流程探讨
基于数字化变电站SV报文通信可靠性问题研究
110kV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