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4-10-21张明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误操作变电运行

张明

摘 要:由于变电误操作等导致的电力事故数量非常多,属于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但是通过分析变电误操作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防范

导致变电站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很多,例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操作环境因素等,变电运行误操作对变电站及整个供电系统影响非常大,尤其是恶性误操作事故,会造成电力损失、系统损坏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严重损害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对变电运行的各个细节严格进行控制。

1 电气误操作的影响分析

电气误操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违反操作流程,进行了不正常或者错误的操作,例如接拉电线时不切断电源,断路器不正常打开或关闭、非同期并列等等。电气误操作给变电正常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电气误操作会导致电力短路事故,造成电气设备大规模损毁,产生非常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第二,电气误操作会造成供电中断和大范围停电,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间接经济损失。第三,电气误操作会造成人身伤害。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变电设备,如果出现误操作,会导致触电事故,尤其是在检修状态下,检修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此时如果出现误操作很容易造成检修者触电身亡。

2 变电运行误操作因素分析

笔者对近些年变电运行发生的误操作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

变电电气设备操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的操作技巧、丰富的操作经验,更需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但是目前变电站操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层次不齐,不仅技术不过关,业务一知半解,临时应变能力不强,而且没有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操作。常见的问题如下:(1)在没有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有的工作人员自认为已经从事该项工作多年,对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认为填写工作票只是走形式,嫌麻烦,为了图方便,不按照规定进行填写,或者在操作完成以后补填;(2)工作票错填漏填或者理解错误。在变电运行中,电气倒闸操作票极易出现填写错误,例如調度员预发操作任务和值班人员进行核对时没有使用规范的操作用语,或者接受任务的人在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操作的失误;(3)工作人员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事前没有严格核对,事后没有仔细检查。例如,在变电设备操作中,经常出现走错间的失误,由此导致的事故比例非常高,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员在事前没有对设备的编码、名称和顺序没有进行仔细检查,根据习惯和感觉操作,造成了严重后果;(4)在没有调度指令或者没有明白指令意图的情况下盲目下手操作;(5)依赖心理。现代变电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很多操作人员过度依赖设备自动化丧失了独立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埋下事故的隐患。

2.2 设备因素

由于电气设备长期满负荷运转,检修维护不及时,出现标示不清、设备老化甚至丧失原有功能,例如:(1)有的电气设备的标识模糊不清,不够显眼,或者在设备更新以后没有相应更换,有的电气设备铭牌丢失,或者不按照规定标识双重名称,或者熔断器不标识容量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是也也很容易引发严重事故;(2)防误闭锁装置功能失效。为了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转,必须安装防误闭锁装置,这是保障变电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防误闭锁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设备安全运转,在很多变电站中,虽然也安装了多道防误闭锁系统,但是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没有进行及时维护更新,导致设备老化、功能实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误操作发生后造成严重后果。

2.3 操作环境

变电设备纷繁庞杂,必须保证操作环境畅通无阻,方便工作人员走动,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操作,减少失误。变电站在初次建设时,往往会注意合理设计和布局,环境整洁,道路畅通,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很多变电站进行了多次扩建,打乱了原有的布局,有的在施工完成后,施工材料不进行清理,槽沟挖开后不填平,道路不畅通,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行走,有时绕道而行,有时跑错路径,导致误操作发生。

3 防止变电运行误操作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制度标准和规程、加强管理

为了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同时注意操作的简化和方便,每个操作规程必须责任到人,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加强管理,严格按制度和流程操作,责权分明,奖罚分明,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观念。

3.2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由于电力设备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在进行电网改造时,难免会使用更新型的电力设备,此时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设备的应用和操作规程,避免一知半解进行操作从而引发误操作。

3.3 对电力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检查

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一旦出现标识不清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由于标识不清而造成的误操作。对于防误闭锁装置要及时进行更换,尽量选用质量高、性能强的设备,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3.4 加强操作环境的管理

变电在改造完成后,要及时对滞留的电力设备和工具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环境,减少误操作的发生率。

4 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误操作的解决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变电运行误操作的概率,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和操作人员,都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对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才能保障变电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鸿海,陈建辉.浅谈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J].电力学报,2010,21(06):45-46.

[2]王连辉.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J].电气技术,2009,20(11):67-68.

[3]朱黎,唐洪.影响变电站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综合因素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1,7(03):17-19.

猜你喜欢

误操作变电运行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论倒闸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误操作及其防范策略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