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国维美学理念之“境界”综述

2014-10-21周延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造境探源叔本华

周延木

(江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王国维美学理念之“境界”综述

周延木

(江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境界”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本文以三篇文章为对象,考察三者对“境界”的探源分析,从中提出问题、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王国维;境界—意境;美学

一、考察的文献

1、《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与境界说相关的几个概念》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李铎。

2、《自然与理想:叔本华还是席勒?——王国维“境界”说思想探源》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

3、《纯粹直观于境界—意境——王国维中国美学理念探本》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张节末。

二、对写境与造境问题考察

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故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造境与写境之区别是一些研究者讨论的问题之一,李铎在文中认为,通常人们喜欢将造境与写境与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分析,而李先生认为王国维的“写境”与“造境”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不能沟通,作者分析后得出结论,造境与写境不好区分。肖鹰在文中对此问题罗列了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可谓互不相同,甚至矛盾,如叶嘉莹认为“写境”是根据事实写出,“造境”是根据想象虚构,徐复观对“写境”与“造境”两概念的理解与叶嘉莹的一致,但不同的是他对这则词话是基本否定的。作者经过评析,最后得出王国维意境其实已经对传统诗学进行了现代性转换。张节末则没有对写境与造境进行详细区分,但他以佛教认识对“境”做出解释,认为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其所对之对象,可以称为法相。尘、色、相、意等,即可称为“境”。这种“境”是人心的刹那逗留之地与西方哲学的直观与直觉之涵义相近。

对于“造境”与“写境”的认识对于理解境界——意境之源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理解“造境”、“写境”,就是找到了怎样深入探讨意境的钥匙。李铎找到了境界说里“写境”与“造境”的遗世关系,即我与物之关系,从而找到了境界探源之钥。而肖鹰则认为应把境界说的写境与造境联系于自然与理想,为其探源找到钥匙。张节末则以佛教认识论找到了境界探源之钥匙。三者以各自的钥匙打开各自的境界之门。

三、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及其本源的考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境界说的精意之所在,也同样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李铎在这个问题上认为造境和写境是从创作方式上论境界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则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而论的,王国维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归结于宏壮(壮美)和优美,因此这两组概念必须联系起来考察,作者通过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论述进行考察,认为王国维的优美、壮美之论来自康德的学说,并和叔本华的思想杂糅到一起,王国维把康德的优美和崇高分别运用到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了合乎中国文学实际,不得不改变区分优美和崇高的标准,实际等于他自己创立的新的区分标准。作者进一步分析了王国维强调创作境界必遗其关系,这关系既可看做物与物的关系,也可以看做物我之关系。无我之境正是物我同构的无关系之境界,他的形成是主体的心里结构与外物之结构和谐的统一之结果,这种同构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趋于一致。无我之境基于物我合一是优美,那么有我之境则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里物我须两分,我处人世中,能体验所经受的痛苦折磨。一切有我之境,都必是感伤的世界,是悲剧的美。艺术的目的就是使人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张节末在论及“无欲之我”与“有我之境”时认为王国维江纯粹直观的理论贯彻到情感问题上,出色地化解了艺术中有情无情之情感困扰,直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基本方法,在直观当中,人摆脱意志,同时也摆脱了作为意志主体生存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处于这种直观之中的人,是离却了欲念之痛苦的,入于涅槃之境的。作者认为王国维大量吸收了叔本华的哲学美学,并将之集中到直观的理念上来。纯粹直观成为王国维美学的基本观念,境界则是他的中国称谓。在这种纯粹直观的审美中,审美主体都是刹那间的真感情,并无利害关系在里面。即无欲之我,是一种静时得之的感觉,有我之境则是他经过由动向静的转换,激烈的感情进入直观,最后成为审美静观之物。在纯粹直观的境界中,审美主体即为一“有我之境”中的“无欲之我”。

在肖鹰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讨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而是将境界追本溯源,认为境界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这一命题是席勒人本主义的宗旨。由此得出王国维追随席勒,这与前两位研究者认为王国维的思想来源是叔本华有根本不同。作者在文中论证了叔本华的思想,最终否定了王国维美学源于叔本华。又论证了席勒“自然与理想”结合的人本主义美学。席勒在运用康德美学时做了改变,用“自然”与“理想”两概念置换了“限制”与“自由”,主张自然与理想的结合。其“境界”说具有积极的理想的人本主义精神。因此,境界说赫然展示出“文学革命的先驱”的革命气质。

四、结语

自《人间词话》发表至今,有关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本文中评述的三篇文章中便是管中窥豹。王国维的境界论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王国维用本土传统意境理论接受西方美学理论并对之进行现代化改造,取得巨大成功,使王国维成为20世纪中国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王国维建立的学术标杆对于今天的学者具有启示作用。

B83

A

1005-5312(2014)29-0271-01

猜你喜欢

造境探源叔本华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人为什么会无聊
对一则经典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毒舌男”叔本华
“草马”探源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