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怎样利用信息化建设为课堂教学服务

2014-10-20韩燕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农村

韩燕

我校是一所地处苏北农村撤并乡镇的学校,由于乡镇经济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学校长期以来面临着用房简陋、设施陈旧、生源不足,师资薄弱等状况。在教育现代化不断加速的大环境下,学校没有等、靠、要,而是以超前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实各类资源,加强管理力度,注重应用层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使一所农村薄弱学校走在了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前列。

一、达成共识,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1. 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点。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离我们愈来愈接近,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必须有超前的眼光,先于社会发展信息化,成为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推广基地和示范基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 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推进新课程实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标”强调要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基础教育,教学要更具人性化,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发展教育信息化,使课堂信息量增大,趣味性增强,师生互动增多,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是实实在在的。新课程教材都有配套光盘,正确使用配套光盘,对突出重点、解决难题、提高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 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平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弥补了农村学校教师生活空间狭小、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信息不畅等局限性。让教师借助网络与外界交流,拓展视野,第一时间获取外界教改信息,更新教学理念,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农村学校发展创造了机遇。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师素质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摆脱发展困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农村学校在目前“人”、“才”皆处劣势的办学条件下,集中经费瞄准学校发展的关键点抓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有力推动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二、 持续投入,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 加大电脑装备数量。学校原先建有微机室一个,装配的全是低配置电脑,我们量力而行,分批更新添置电脑150台,其中电脑教室学生用机120台,生机比达8:1;学校为教师分批配备电脑,达到人手一台;各式辅助用机也悉数到位。

2. 率先实现“班班通”。在原有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大量投入,每班都装上多媒体、投影仪、实物展台。在2013年还建立了一个微格教室,这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率先跨出了一步。

3. 全面建成校园网络。为学校、教师与外界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

三、 改革探索,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拓展应用环境

1. 建设信息化校本资源。在电脑设备、“班班通”工程、校园网建设等工作相继完成的基础上,学校把重点放在了“资源开发”这一课题上。一方面组织教师自主开发“资源中心”系统,另一方面通过校本培训、网上搜集、“以赛促用”等方法,组织教师围绕各科教学开发了一系列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如今学校“资源中学”这一系统已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大量课件、素材,方便了教师,丰富了教学。

2. 启动校园电子化办公。组织教师自主开发了基于校园网内部的办公系统,涵盖“电子备课、文件发布、资源中心、视频点播、网络图书馆、俱乐部”等多个子系统。如今,在我校已看不到纸质的通知、计划,一切上级部门或学校内部公布的各类文件、通知等,全部都挂在办公系统中。全校教师实现电子备课,借助“师生俱乐部”系统开展校内公开课网上评议、教师论文交流等。电子化办公已成为我校开展工作的必备载体,成为提高办公效率的推动器。

3. 推进信息化课程整合。由于“班班通”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校内已从“时尚”成为“日常”。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时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视频展台、背投等信息化设备,成功地调取学校“资源中心”里的各类资源,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令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4.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一是着眼于应用,加强培训。学校先后开展了电子备课、办公设备(一体机、复印机)使用,多媒体、背投、视频展台的使用及维护,课件、网页、博客制作等培训。二是开展各类比赛,“以赛促用”。基于赛、评是最有效培训的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或参加有关竞赛,并把这些技能纳入学校的“三类教师”(新手、能手、骨干)的评选条件分值、年度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引导教师自觉学、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是强调在实践中提升。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应用现有装备,并将使用率纳入教师月常规工作考核范畴,促使教师在操作中不断熟悉,提高应用能力。

实践证明:抢先机、重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既能达到脱“贫”目的,又可使学生、教师、学校发展驶上快车道,为农村学校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觅得一条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资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