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网络依赖特点及引导策略

2014-10-20王锦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职心理学生

王锦丹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当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由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使用网络等带来的心理或教育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而青少年又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青少年娱乐、交友和学习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不正确、不文明地使用网络也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这一群体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中职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网络依赖的现象。通过分析中职生网络依赖的特点,找出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对于预防中职生网络依赖,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状:中职生网络依赖现象普遍,但重度网络成瘾比例低

2007年广西药科学校的陈芳勃老师曾对本校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发现“重度网络成瘾率只有0.9%”。[2] 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的贺虎老师也曾对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情况做过调查,发现“重度网络成瘾学生较少,轻度网络成瘾或网络依赖的学生较多。一般是一个学校同年级的几个班级内才能发现这样的特例,但各班级几乎都有不少轻度网络成瘾或网络依赖的学生。”[3]我也曾在本校做过相关调查,得出同一结论。

随着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上网越来越方便。作为封闭式教学的中职生来说,手机成为他们网络使用的主要工具。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听音乐、玩游戏、查信息等现象在中职生中普遍存在,加上中职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能很快掌握上网技术,相对升学压力低、学习负担轻、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自制力较弱,随着他们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增加,其网络依赖性就会增加。据访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上网挂QQ,看微博、甚至很多学生24小时挂QQ,平时教师布置作业或要求讨论问题,学生也喜欢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答案。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有百度,没难度”。一旦没有网上,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完成作业,生活也提不起劲来了,普遍表现出对网络的一种依赖。但中职生不像大学生,每周一至周五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中职生统一住校,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上网,只有在上机课和周末才有可能上网。中职生平时都只能利用手机上网,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这是造成中职生网络依赖程度相对较轻的原因。

二、中职生网络依赖的特点

1.网络依赖的学生中,来自农村的较多

陈芳勃老师和贺虎老师的调查显示,中职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是农村的学生高于城市的学生。中职生初中阶段大部分在乡镇都是走读的,一直处于家长的监督之下,加上农村的网吧较少,他们可支配的零花钱相对也少,所以接触网络的机会少。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学生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城市网吧较多,手机上网便利,最主要是他们有了可自己支配的生活费,加上对网络的神秘充满了好奇,造成农村的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2.上网的主要倾向是“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

陈芳勃老师的调查中发现,“有网络依赖的学生上网内容占前3位的分别是:上网聊天53. 4% 、上网玩游戏22. 5%、上网查资料11. 9%”,并得出上网聊天、玩游戏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的结论。[2]“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之所以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那是因为“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极大地满足了中职生的心理需要。

中职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渴望独立,渴望尊重,也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未能摆脱父母和长辈的管束和经济依赖,渴望得到自我认同的中职生也因为本身能力及残酷的现实而得不到满足。加上他们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烈,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他们大展拳脚的新舞台。不只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还操作简单、沟通便捷,甚至可以把自己包装得“富丽堂皇”,网络世界成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舞台。而网络游戏又是中职生的最爱,一个个关卡的闯关,高手的头衔,虚拟奖励和与伙伴竞争比较,都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QQ、微信等便捷的网上聊天工具,也刚好满足了中职生强烈的交友需要。通过网络,他们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聊天和传递信息也成为学生交友的主要手段。当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一次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中职生在现实生活中越缺乏关爱和成就感,就越容易形成“网络交往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

3 .网络依赖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陈芳勃老师的调查中发现,“对上网后与网友约会时受到性侵害,有26. 5%的学生会采取报警处理,但仍有22. 1%的人持无所谓态度。认为被侵害后对生活非常有影响的占31. 6%,但也有27. 3%认为对生活完全没有影响。”[2]中职生一旦沉溺于网络,就容易对社会认知能力下降,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缺乏对现实中丑恶事物的认知和了解,缺乏明辨是非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表现出安全意识淡薄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4.重度网络依赖的学生多具有性格缺陷

调查发现,重度网络依赖的中职生,往往有自闭、抑郁、偏执等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性格孤僻、成长过程中受到过重大挫折的孩子,或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人格不健全的中职生,最容易产生严重的网络依赖。这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受挫折,自我表现行为得不到肯定,自尊心长期得不到保护,对现实生活充满厌倦,而网络世界给他们提供了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得到的权力、美色、金钱,在网络世界中他们感到无限的满足。因此,为了逃避让他们无限伤感的现实、为了获得自我满足,他们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

三、中职生网络依赖的引导策略

1 .加强计算机知识教育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系统教育,可以消除学生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神秘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学习,例如图片处理、网页制作、flash制作、网络安全设置等。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学生上网的情况,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工具,教会学生有目的地上网查询,而不能在网上漫无目的地闲逛,避免沉溺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endprint

2 .丰富职校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有利于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把学生从虚拟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在现实世界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减少其上网频率,缩短其上网时间。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校生无升学压力,学习环境宽松,机动时间相对比较多。因此学校可以多购买一些文体健身器材,定期举办各种文艺和技能比赛,使学生有事可做、有活可干,这样客观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上网的次数和时间。

3.加强网络危害的宣传教育

要通过大量事实和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认识到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性,培养他们正当的兴趣和爱好,使其自觉抵制网络游戏、黄色网站的诱惑,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其对网络成瘾的免疫力。通过组织开展以“网络的危害”为主题的讨论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形成“健康使用网络,远离网络成瘾”的浓厚氛围,增强中职生对网络成瘾的免疫力。

4 .满足学生的自尊和情感需要

职校生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中处于尴尬地位,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只能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表现、肯定自我。所以,学校应该关心、尊重、重视学生,创设机会发挥学生的潜能,挖掘其优点,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本领充满自信。学校应该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关爱,满足学生爱和归属的需要。对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要给予亲情、友情般的关怀,使他们不至于留恋网络的情感世界。

5.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性教育、人格健全教育和网络成瘾案例及危害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对性格孤僻、交际困难、心理障碍、问题家庭等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消除心理障碍、融入集体活动。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配合,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加强班主任心理知识的培训,开展心理信箱和心理咨询室,建立需要心理辅导学生的成长档案,安排做学生思想工作比较有经验的教师和心理教师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利用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骨干的拉、帮、带作用进行个别帮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孤僻性格、消除心理障碍、走进阳光下、融入班集体,减少他们网络依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1 (7).

[2]陈芳勃.广西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07(29).

[3]贺虎.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

[4]李沙.职校生网络心理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

[5]尹繁荣,周世杰.浅析职校生网络成瘾的原因[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6]罗胜庆.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9(10).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心理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