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2014-10-20梁秀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课程新课程

梁秀芬

前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学数学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中学数学教学树立了全新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数学应用技能。[1]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数学教师认真反思当前的中学数学教育现状,正确理解数学新课程理念,从而寻求和施行全新的、适合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

正确认识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先导。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老化,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符。纵观我国中学阶段的数学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历经多次的数学课程改革,但多次改革下的数学教材变化不大,内容较为陈旧,且带有严重的滞后性。很多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脱轨,生活中可应用性不大;而生活中急需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却在教学中反应不出来或较少涉及。

其次,数学课程实施过程本末倒置,忽视了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是中学数学教学,我国各阶段的教学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课程实施过程大部分都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可接受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长此以往,将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不仅不利于中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还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再次,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讲述纯理论的书本知识为主,比如较多关注数学公式、定义、运算和推理技能,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关注较少。这往往使得学生只会做题,一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服务生活的,这极大地违背了数学教学目标和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

二、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

当前推行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对中学阶段的数学新课程理念做了如下规定:课程目标要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数学学习内容要与时俱进,强调现实性、时效性、挑战性;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数学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思维的培养。[2]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通过上述介绍,认清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现状,梳理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之规定,对于探讨中学数学教学策略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1.选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概念教学、解题训练,而是要关注社会生活,使得数学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具体数学习题的选择上,要适当增加一些开放式的题目,训练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寻求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以下的例题:某中学搞绿化建设,要在一片矩形空地上建一个花坛,应该如何设计,使得花坛呈轴对称?这个题目是常见的面积问题,但解决方法多样,并未将学生思维限定住,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体验和情感体验过程,不能一股脑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某一知识点讲解时,可灵活选择使用教具,使得数学知识更加具有直观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具体教学方法表述如下。

首先,自主探究。学生自己思索、探索数学规律、自主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远比教师单纯将数学规律、公式、方法呈献给学生要有效得多。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

其次,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教师与学生三者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数学问题的解决。

3.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枯燥的课堂环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45分钟的数学课堂上始终充满新奇感与求知欲望。比如在讲述“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在某一例题讲述完后,教师可发动学生热烈讨论,寻求全新的证明方法,使得学生增加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转变观念,认清自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动态知识的研究者。从学生视角出发,走进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以较高的热情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教师要始终做到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生活中帮助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爱上数学,愿意学数学。[3]

4.实施新的数学课程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课程评价做了如下规定:强调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参与;重视个人的成长经历;承认差异,尊重个体。这一新的规定促使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使教师认识到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尊重不同层次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过程,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多提供支持,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中学数学教学全新策略极具现实意义和重要性。除此之外,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基础性决定了较之其他学科的学习它更加抽象、枯燥。基于上述理论,教师更应落实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使得学生爱上数学、愿意学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傅前晓.数学教学新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数学课程新课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