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职教师资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10-20张丽霞郭桂英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职教师资满意度

张丽霞,郭桂英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师范能力与职业能力研究中心,天津 300222)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1]已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目标。其根本任务是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目前对全国情况而言,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大幅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2-5]:职称结构以中低职称为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本文主要研究天津市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水平状况,通过对天津市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剖析职教师资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而为职教师资能力的提升寻求路径,为将来构建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和评价系统奠定基础。

1 职教师资能力要求解析

通过分析教育部关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关于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对职教师资的能力要求概括如下:

(1)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教师对职业教育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热爱职业教育,具有敬业乐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过硬的师范技能。要求教师具有多元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职业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论等教学理论知识,能把教育信念贯穿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3)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宽泛的知识面。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扎实、稳固,并且了解专业知识的发展前沿和动向,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4)具备过硬的技术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熟悉操作技能,能解决实践、生产、研发等问题的能力,并能走进企业单位进行顶岗训练,体验行业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5)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始终走在社会的最前面,并能与企业、行业互动、合作交流,为产学研的实现提供帮助。

2 调查研究概述

2.1 调查范围

选取天津市16所职业学校进行调查。涉及职业学校的两个主要群体:教师和在校学生。教师方面,以系为单位,随机抽取发放问卷,共选择16个系,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为78%。学生方面,对应教师所在系随机抽取某班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76.8%。参与调查的教师和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物流、电气自动化、港口机械操作与维护、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制冷技术、机电技术、机械制造、药物制剂技术、汽车、电子工程、旅游、人力资源等,由此,采集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参考性。

2.2 调查对象

(1)教师基本情况。被调查教师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以中青年为主,以31~40岁为主,占了56%;性别差距较大,女性比率为69%,明显高于男性;职称结构较合理,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占较大比例,中级职称53%,高级职称29%;教龄成阶梯状分布,以5~9年和10~19年较多;学历以本科为主,比例达到76%,高学历教师较少,硕士仅为15%,博士为0%。

(2)学生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学生以在校低年级学生为主,一年级为73%,二年级为13%;男女比例为 1∶1.1。

图1 教师基本情况

2.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的设计以职教师资能力为依据,划分成职业道德素质、师范技能、专业知识水平、技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5种。

3 职教师资能力状况调查分析

3.1 职业道德素质

强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在调查分析中,职业道德素质是较为隐性内容,进行具体量化难度较大,因此本文择取职业道德素质中教师对职业教育认同感来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职教师资的敬业乐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图2为教师对职教教师工作的认同感调查,很满意和基本满意比例分别达到12%和70%,有2/3以上的教师对当前的工作持认同态度。而在对教师选择职业教育职业主要原因调查中发现,32%教师选择热爱教育,45%选择工作稳定,占有率为2/3,再次验证了职教师资对本职工作具有较高的认同感。

图2 教师对职教师资的满意度

图3为重选职业调查,仅有16%会选择其他职业,43%选择说不定,而41%表示肯定会重新选择职业教育,与工作认同感的调查结果相对应。而在分析具体满意项目时,教师假期长、关系简单是选择职业教育的主要原因,比例分别为55%和27%。而不满主要集中在收入、社会地位和声望问题上,分别占有34%和12%的比例。

图3 教师对重选此职业的可能性

3.2 师范技能

职教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应遵循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原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由此,掌握和灵活运用师范技能是必备能力之一。这个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表达、课堂气氛和教学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最为满意的是课堂表达,满意度(很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之和)达到79%,次之是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满意度达到70%。排名第3的是课堂气氛,满意度达到54%。而满意度较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能力,分别是24%、34%和53%。

而学生的评价与教师自身评价有明显不同,学生最满意的是课堂表达,满意度(很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之和)达到83%。次之是教学设计,满意度达到76%。排名第3的是教学评价能力,达到73%。而其余次序是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

数据还显示,在当前教师的师范技能中,教师表述问题的能力很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计划都很满意,但作为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深感不足,亟需提高。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改革了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方式的培养,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高级应用创新人才的使命,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图4为对当前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调查。

图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调查结果

从图4可知,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满意度很低,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和21%。而有53%的教师认为基本满意,感觉比较薄弱的教师占19%,而很弱的为2%。图4显示,学生对教师此能力很满意和满意比例分别达到29%和40%。也有11%学生认为教师此能力很弱。结果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了较好优化,学生从中获益,对课程讲授方法非常满意。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课程的优化还不娴熟,需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在调查此能力是否希望提高时,有53%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

3.3 专业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能力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图5为其调查结果。图5数据显示,教师自身的满意度达到49%,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达到71%,超过了2/3。结果表明,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得到学生的认同和赞许。

图5 专业知识能力调查结果

3.4 技术实践能力

图6为实践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5%的教师操作技能较薄弱,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仅为10%和23%,比较薄弱的比例达到23%,很弱的为2%。学生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满意度较高,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高达74%。结果说明,当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已基本满足上课需求,而教师申请提高实践能力的比例高达46%,可见职教师资非常重视实践能力。

图6 实践操作能力调查结果

“培养一体化高级应用人才”是大部分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所以,走进企业,顶岗训练,体验行业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也是技术实践能力的范畴,即教师职业能力,它主要包括了解企业文化、产品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职责和需求等。为突出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着眼于职业活动完整性,反映职业工作内容,此能力调查从8个方面考虑:行业新动向引入课堂、就业指导能力、行业新技术认知能力、就业需求调研、社会服务、岗位任职、与企业合作能力以及对企业员工的帮助。职业能力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职业能力调查结果

在综合分析数据时,采用能力平均值为参考数据。从图7可知,教师对当前的职业能力满意度一般,很满意比例仅仅为5%,满意为20%,而比较薄弱和很弱的比例达到21%和4%。单独来看,教师较满意能力是社会服务和岗位能力,比例分别为27%和34%(很满意与满意比例之和),而其余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进一步提高。

调查数据还显示,学生对教师行业新动向引入课堂的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都很满意,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均为32%。

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能力仅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与企业方面的合作、服务于企业就显得太弱。

3.5 科研能力

职教师资的科研能力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如图8所示。其中,仅有5%的教师对当前的科研能力满意,而33%的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图8 科研能力调查结果

通过主观问题作答发现,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对科研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具体表现:论文发表仅仅是为了完成指标,数量少且层次低;对论文的检索方式停留在使用“百度”等公众搜索引擎;对项目的申请一无所知,很少关心;科研骨干分子较少,获批的科研课题级别较低等。在问及是否希望提高此能力时,高达62%的教师给予肯定答复。由此可见,目前教师对科研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

4 教师对能力提高的要求

职教师资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和访谈,统计了当前教师对各项能力的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对各项能力提高统计表

科研能力和师范技能是最近几年迫切需要提高的两种能力。而对于能力的提高无外乎进修和培训两种形式,问卷中设计了4道题,从不同角度调查教师当前进修和培训现状。如图9所示。

图9 能力提高情况调查结果

由图9可知,有进修想法的教师比例达到43%,仅有11%的教师不想进修,可见大部分教师有很强的进取心。就目前培训状况来看,能获得培训机会的教师仅仅为4%,高达53%的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参加培训的主要形式为校本培训,高达59%,而网络培训比例仅为11%。在选择未来培训方式一项中,学历进修和企业调研占据了2/3,而网络培训有上升趋势,校本培训下降到6%。由此可见,“走出去”是当前教师培训的首选形式。

5 几点建议

教师综合能力不高,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将成为制约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从调查结果可知,职教师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师范技能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较低以及与企业合作的职业能力相对薄弱等。要帮助职教师资解决以上问题,应从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勇于改变现状,持有阳光健康心态,全方位提高技能。作为一名教师,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投入到职业教育和科研工作中;要快速适应当前的发展,并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提高各项能力。

(2)修改教师培训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应修改学校培训政策,采用带薪制、计课时、给相应的额外奖励等政策创设良好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建设网络职教师资培训平台。平台的开发以资源共享为基本原则,提供丰富的师范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微视频、课件等资源,作为实际培训的补充,供教师在业余时间学习。此平台的开发,让那些有特殊困难的教师也能够及时地参加培训提高技术实践能力,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捷径和便利。

(4)引进科研带头人,带动并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实现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在科研带头人的带领下,鼓励教师参与和主持多项应用性研究课题,深入掌握先进的知识,加强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度,以此为纽带与企业合作,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援,并将应用研究成果经企业转化、吸收并应用。

6 结束语

职教师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以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关于职教师资能力水平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据,对职教师资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剖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职教师资能力水平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构建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和建立评价系统奠定基础,为职教师资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1-12-24).[2013-11-01].http://www.moe.edu.cn.

[2]郭桂英,刘光然,詹青龙.信息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22(1):32-36.

[3]王颖,成洁,刘彦文.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探析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8):58-60.

[4]肖蕾.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12):84-86.

[5]魏明,郝理想.我国职教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现状及途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0):63-66.

猜你喜欢

职教师资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