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四”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4-10-17戴践

关键词:小四电教党员

戴践

“小四,《怒放的“牵牛花”》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辛苦你了。”电话那头,传来曹林青副部长亲切的话语。电话这头,“小四”正扛着摄像机,忙碌在老乡的蔬菜大棚里。“小四”姓王,是安徽省和县党员电教中心主任,由于在家行四,小时候父母兄弟都管他叫“小四”,被大家叫习惯了,索性大名也就叫了王小四。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奋进取,为和县党员电教工作拿下了很多个省市第一。就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第十一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暨优秀党建网站评选活动中,他拍摄的电教片《怒放的“牵牛花”》又荣获了一等奖。

1997年,王小四第一次接触电教,当时县委组织部和县教育电视台合作,准备开设党建电视栏目《党员生活》,他被任命为特聘记者,负责节目摄制工作。由于人手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一个人担负着《党员生活》所有的采编任务。能坚持下来,除了能吃苦,更得益于他甘当小学生的心态。

对业务细节的精益求精只因他给自己装上了“压力阀”。当时,王小四总是缠着台里的老记者问这问那,有时问得老记者头疼,就说他:“电教制片讲究教育意义,至于画面什么的你不用太较真。”王小四嘴上答应,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部电教片必须有吸引人的看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的。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制片标准,他白天在外面大量搜集素材,晚上就在编辑室加班。用过线编的人都知道,编片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组合键和插入键,那么就将前功尽弃。因此,王小四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小心翼翼地调整和完善每一个细节。看过他制作的专栏节目的观众给出的评价中都少不了这样两个字:用心。

对前沿技术的孜孜以求让他总能比别人先冲出“起跑线”。电视台引进了非编系统,刚刚掌握线性编辑技术的王小四又确立了新目标。“那年头,没几个人懂电脑,但当时我就感觉非编一定是后来的发展趋势。”王小四回忆说。为了能跟上潮流,他东拼西凑了七千多元,买了一台电脑。打那以后,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一边啃书本,一边练操作。妻子见他跟着了魔似的,嗔怪道:“你以后干脆跟电脑过得了。”不过,王小四花在电脑上的心思没有白费,非线编后来在制片领域渐渐普及,而他早已通过自学具备了专家级的水平,领先了别人一大截。

对制片知识的勤于积累源于他时刻保持的“恐慌感”。在王小四的电脑旁总是摆着一个小本子,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制片时他经常翻开看看,还不时地往上面添加一些新内容。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小本子,它可是王小四的配乐“参谋”。因为平时上班不能听音乐,他就趁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家里戴上耳机,专心致志地研究各种曲子。那个小本子上面就记录了他每一个不眠之夜的研究成果,包括每首曲子的曲风、情绪和演奏乐器,以及适合哪种场景、哪类片子等等。这样一来,再给片子配乐直接到上面找就知道哪首最适合了。在这本笔记的第一页,王小四写下这样一句话:“今天不努力进步,明天就加速退步。”

有人把荣誉挂在墙上,有人把荣誉挂在嘴上,而王小四却把荣誉打包丢进昨天的记忆。这些年来,他获得了不少奖杯、证书,却都被他堆在了柜子的最底层。有同事替他可惜:“放在能看到的位置,对自己也是种激励啊。”可他说:“带给我激励的从来不是荣誉,而是现实。”

农民的需求是最让他牵挂的现实,激励着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温室大棚蔬菜产业远近闻名。一次,王小四在远教平台上看到了一部介绍蔬菜种植的课件。他琢磨,这课件好是好,但不太符合县里的实际。于是,他找到农业部门,商量看能不能联合开发一些乡土课件。农业部门的领导对此很支持,只提了一点想法:拍什么你定。从此,王小四一有时间就上田埂、进大棚,一来二去,不仅把全县的蔬菜种植情况都摸清了,和种植大户们也熟络起来。再下乡的时候,他扛着摄像机,拉上农业专家,在与老乡们的说说笑笑中就开始从容拍摄了。王小四制作的科教片,镜头里的农民表现得都很自然,这得益于他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拍摄经验:前期多下乡与农民交朋友,消除距离感;后期拍摄时尽量淡化采访痕迹,避免晕镜头。在这条经验的指导下,他拍摄的《大棚西瓜的栽培技术》《樱桃番茄的栽培技术》等多部科教片入选《安徽党员电教》音像教材。其中,《无公害吊蔓甜瓜的种植技术》还被安徽省选送参加第八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委员会评比活动,荣获三等奖。

对艺术的追求是最让他痴迷的现实,鞭策着他不断求索、突破自我。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老教师叶连平,是原美国驻国民党南京政府大使馆工作人员,“文革”中饱受磨难,曾被开除党籍,但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他再一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他仍然坚持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得知叶连平的事迹后,从2003年开始,王小四开始了对叶老师长达四年的跟踪拍摄。期间,他四处寻访叶老师的故友、学生,挖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有一个周末,他到马鞍山市采访一个叶老师曾经的学生,不巧的是人家临时有事出门了。王小四一打听,人家周日晚上坐火车回来,于是就决定等。当天晚上,就在火车站旁的快餐店里,王小四完成了这次采访。虽说采访内容最后在片子里只保留了一句话,但王小四觉得只要是对制片有意义的素材,哪怕再小,也不能放过。

四年后,专题片《叶连平的快乐生活》制作完成。这部片子一举获得了安徽省先进性教育系列片展播评比一等奖和全省第八次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县级组一等奖。2011年7月,该片又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党的光辉照四方”全国电视节目评析三等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王小四依然平静如初,他说:“我拍过很多先进人物,以人为镜,就觉得自己不过才搞出点小名堂而已。”

论资历,王小四在全市电教工作系统里也算是老大哥了,可60后的他仍然在日常工作中事事争先。就说最近这两个月吧,他几乎天天往村里跑,笔者好几次邀约要采访他,都没抓到他的人。问他啥时候能忙完,他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其实,王小四所说的“革命”,是指全省正在铺开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更新换代工作。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一边通知各乡镇抓紧对终端站点进行分类摸底统计,一边联系有关部门落实更换设备的经费。为了指导基层,他从电信部门事先要来一套新设备,一有时间就拉着电教中心的同志一道研究学习。他对大家说:“这新平台的新功能咱得提前吃透了,到时候好培训村里的管理员。”把功课做在前面,这是王小四干好工作的诀窍,也是他经常灌输给年轻同志的理念。

身为一个老电教,要带好一支年轻的队伍,王小四靠的就是以身作则。前些天,笔者终于逮到一个采访他的机会,不过地点是在一座蔬菜大棚前。撩开塑料门帘,棚内立刻涌出一股热浪,只见王小四正在大棚里为中心的小薛讲解科教片的拍摄要领,两个人都大汗淋漓。看到我,他挥手打了个招呼,说:“里面热,你出去等吧,这儿也快结束了。”说完就又把目光聚焦到摄像机上。我在外面等了十来分钟,王小四才走出来。他摘下脖子上的毛巾,拧一把,串串水珠砸在土地上,直冒烟儿。我问他:“这又要做部啥片子?”他说:“不是做片。小薛这摄像刚入门,没事我就带他练练手。”“看来县里制片这块还是离不开你啊。”“没啥离不开的,我就是习惯了。现在这些孩子脑子活着呢,都挺有想法的。”我跟王小四开玩笑说:“你可是咱们市电教系统里的一匹老马,而且是千里马。”他哈哈一笑,说:“千里马可不能老,老了就跑不动了。你看我这状态,充其量就是一匹跑过很多路的小马,还不算老呢。”

心态永远年轻的王小四——我们期待着他继续有力地跑下去。

(作者系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技术编辑科科长)

猜你喜欢

小四电教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小标宋)
———作者必读(四号仿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不算看
军训刚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