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说服力从哪里来

2014-10-17毛荣富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苏步青考试院复旦

毛荣富

所谓说服力,就是文章的观点能博得读者的认同,使人乐于接受。

一、要想说服人,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发现。特别是批评性的意见,想要说服人,还真的要有点真知灼见才行。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赢得一片肯定和赞誉之声,但也有人提出了批评,且很有说服力。文中说: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这样一来,思辨的空间就不大了,因为穿越沙漠已经是板上钉钉,写作者被剥夺了另一种选择:不经沙漠。——别忘了,地球是圆的,绕上一圈,可以到达沙漠的另一头而不必穿越。另外,“沙漠”,究竟指什么?市教育考试院说它“可以引发考生丰富的联想”,而在日常汉语里,用诸比喻的“沙漠”全是贬义的,联想根本无法做到“丰富”。

仔细想想,这两点看法讲得很在理啊。让人看后觉得,这道作文题并不像考试院《高考试卷评析》中自称的“提供给考生以无限开阔的思辨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实际上,题目给考生的思考空间还是有点狭促。

二、文章的说服力还来自恰当的论证方法。

有人提出《背影》不宜选作课文,原因是父亲跳下站台、穿过铁路到对面给儿子买橘子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有人针锋相对地写了篇《〈背影〉不能成为落寞的背影》,认为这篇经典教材不应取消。文中说:

《背影》一文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软。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心中都藏着父亲的背影,它描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父爱。在今天大迁徙的流动时代,父亲的背影更容易激活人们内心的感觉和感恩。

但是,文章写得最具说服力的还是下面几句话:

如果“父亲”违反交规就连累了《背影》一文,追随着这种逻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寻衅滋事;《西游记》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明显违反航空管制;《红楼梦》有“诲淫诲盗”的内容,应该被禁;孟浩然的《春晓》惯被用作“幼儿教材”,难道不是鼓励孩子睡懒觉?白居易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难道不是在破坏山林?

这里用的是归谬法。它假设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它还能推出哪些结论,这样就使对方的错误得以扩大,荒谬性充分展现,文章的说服力也就大大增强了。所以写文章,不要光是用例证法、引证法。这里用的归谬法不仅能把道理说得更清楚、更有力,还有点幽默,让人会不禁失笑。

三、选择事例要对症下药。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教授问考生为什么觉得理科生没必要学文科?此生直言“浪费时间,对文史学科也没什么兴趣”。教授追问,为什么没兴趣?考生答:“历史、哲学都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有用吗?”教授被考生的回答打动了,理由是“因为这个考生很真诚,在面试中,诚信重于完美答案”。

有人对这位教授提出质疑,文中举了一例:复旦前校长苏步青强调学生重视语文学习,他曾向教育部长建议,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第一天考语文,及格的再参加以后的考试,语文不及格的就直接淘汰。

这一事例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它极具针对性。苏步青校长的建议和这位教授的言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相对照,高下自明。假如这位教授读到此例,恐怕也会感到自己的出言不慎,感到自己的说法和苏步青老校长的办学理念相去甚远,将复旦的传统和精神弄丢了。

猜你喜欢

苏步青考试院复旦
苏步青:从“背榜生”到数学之王
苏步青:我曾经是班级倒数第一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苏步青逃课
戴季陶的考选思想
甘肃省外院校艺考成绩5月见分晓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江西考试院与清华大学各定录取线且互不认可,区状元即将落榜
复旦目标:本科录取全部通过自主招生选拔
苏步青与丰子恺的诗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