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4-10-16宾瑾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竹楼凤尾竹葫芦丝

宾瑾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善学与教师的教是分不开的,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但目前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着教条化、满堂灌等弊端。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因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主见,唯命是从。教师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因此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观创造力,更不用说主动去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受到压抑,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而农村孩子视野比较窄,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少,尤其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极为重要,以下是我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的几点体会:

一、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学会求知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教师要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欲,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从而成为一个自得的人。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要全面依靠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是满堂灌,而是要点燃学生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具体可以做到:

首先语文课开始前,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几分钟演讲(对身边的事及国内外新闻发表观点或作评价)或者推荐精美文章,然后由同学和老师点评。阅读课上,教师自己尽量少讲,只起点拨、组织的作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朗读、背诵、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教师把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生生、师生充分互动,在提问、质疑、结论的快乐情境中,把学习重点、难点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老师尊重鼓励每一个学生。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质疑提问、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文章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最后,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每一节课,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收集起来,感觉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如我上《蓝蓝的威尼斯》一课,少不了要讲到威尼斯的狂欢节。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当时我要求学生把西方国家的狂欢节都罗列出来,做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很乐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什么巴西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英国诺丁山狂欢节,德国科隆狂欢节 ,比利时班什狂欢节 ,法国尼斯狂欢节,西班牙大加那利岛狂欢节,等等。再比如,提问学生:这篇文章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里最能让你怦然心动?那么学生就会将自己最感动、最感兴趣的地方,通过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开阔了视野。

二、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自学能力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意见,以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如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在深情、委婉的葫芦丝中,学生的想象很丰富。有的想象在凤尾竹旁的竹楼里一个美丽的傣族少女在等待她的情郎,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竹楼里美丽的阿妹正深情地凝望窗外,竹楼外痴情的阿哥在吹奏葫芦丝,倾诉着心中的爱恋。有的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深沉悠扬,清新淡雅……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并欣赏品味西双版纳的美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编排课本剧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来选定。我认为编排课本剧法,特别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如讲《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利用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课文排演成课本剧。学生们显示了极高的热情,细心揣摩文中人物的语言,精心编排。之后学生们在表演、观看和评论中,轻松地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了兴趣,自学能力就增强了。

(责任编辑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楼凤尾竹葫芦丝
绿色的竹楼
办公室里的凤尾竹
我就是凤尾竹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凤尾竹栽培技术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我迷上了葫芦丝
凤尾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