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州方言区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2014-10-16朱月明

关键词:雷州湛江普通话

朱月明

(湛江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524300)

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类学校教育中尤显重要,因为师范生就是未来的教师。所以,下大力度抓师范院校的普通话工作,不仅能提高师范生掌握和运用教师职业语言的能力,还直接关系到其它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湛江推普方面的工作相对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广东珠三角地区来说都显得比较落后,而且湛江的本地方言“雷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差距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词汇方面都比其他方言大。所以加强湛江地区的普通话研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就目前来说,有关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各方面的研究,比如高校普通话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研究等等,前人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并写出了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发表。但对近几年方言区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水平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显得极为不足了,特别是针对湛江地区高师生的普通话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目前语言学界还十分缺乏。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对湛江地区今后的推普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发挥积极的导航作用。

第一部分:调查

应用语言学的普遍观点认为,要使语言的应用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关键的不是要在定理、理论上大做文章,而应该在调查、实验上大做文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应用语言学还强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就应该“直接地、及时地关注当时当地的语言生活”。[1]笔者根据这一观点,课题选取笔者所在的湛江地区及使用本地方言——“雷州话”的高师生进行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包括湛江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两所高等师范院校2010年所有的应届雷州话高师毕业生。

2.调查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雷州话高师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调查;(2)雷州话高师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自我评估及情感倾向的调查;(3)雷州话高师生在校学习普通话情况的调查。

3.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问卷调查。设计有关调查表格4种,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5份;(2)现场调查。2010年5月,笔者亲自参加这两所高等师范院校2010届毕业生普通话测试,并于现场做了详细语音记录。(3)访谈调查。在本校(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开座谈会调查。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雷州方言高师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调查

思想上的重视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前提条件,了解雷州方言高师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可了解其学习普通话的思想动态,以便正确引导。(调查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表中数据表明:雷州方言高师生对普通话的重要性看法是一致的,几乎都认为普通话对谋职及自己高师生形象很重要,说明思想上很重视,态度上也一致认可。

笔者不仅从思想重视程度上进行调查,还从情感态度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以下是雷州方言高师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自我评价及情感倾向的调查。

1.雷州方言高师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的自我评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2.雷州方言高师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情感倾向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普通话讲得一般,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或不标准,只有少数人认为标准。说明高师生对自己目前普通话水平感到不满意,想要提高。

高师生认为家乡话“好听”、“亲切”的占79%、86%,而普通话仅占31%、29%。说明学生对家乡话的情感远远超过普通话。而选择“有用”及“有修养”这两项,普通话则显然比家乡话占优势。其它两项的看法基本相差不大。这种优势选择,说明“方言情结”在学生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普通话多少有点心理上的排斥。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已注意到了普通话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主观上意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为了寻找对策,提高雷州方言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笔者又对雷州方言高师生在学校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数据统计见表4、表5)

(二)雷州方言高师生在校学习普通话情况的调查

1.雷州方言高师生在校普通话学习的规律及兴趣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2.雷州方言高师生在校学习普通话是否有方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如下:表4中第一项,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时间”选“不定期”的超过一半。表五中第一项,“学普通话,你有方法吗?”选“被动”的比例也不小。说明学生学习普通话无计划、无规律、也无方法,较被动。这与学校的重视程度及教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够是有关系的。表五中第三项,大多数学生(53.5%)认为普通话较差的原因是方言影响太严重。也有一部分学生(21%)认为是学校不够重视。选“没兴趣,没信心”,“自身发音条件不好”及“不知道”的很少。同样,第二项,大多数学生(64%)认为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在于多讲多练,根据方言练。也有部分学生(25%)认为应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组织推普活动”,及“教师多指导”选的人较少。说明学生已认识到影响自己普通话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方言及语言环境,并希望教师在教授普通话时,能针对学生自身的方言进行训练。也希望学校多重视,提供良好普通话语言环境,使学生多讲多练的机会增多。表4中第二项,学生对学普通话选“喜爱、自觉”的占绝对优势(70%),也有一部分有“厌烦,被迫”的情绪(7%)。甚至有一部分感到“害怕”(12.5%),也有一些“无所谓”(11%)。第三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位居“第一”的占大多数(45%),在英语前的占28.5%,说明学生总体上对学习普通话是比较感兴趣的。

第三部分 对策与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就语言环境来说,雷州话高师生目前所处的学校这个语言环境对高师生是有利的。因普通话已基本成为校园语言。社会语言环境不易控制,校园语言环境容易控制,所以应首先加强校园这个语言环境的建设。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以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做法是:可利用学校、班级的黑板报、宣传栏对普通话进行大量宣传。教学管理体制上,可在学校成立推普工作站,班级成立推普小组,宿舍成立推普监督员,全面制造讲普通话的气氛。学生宿舍是学生活动时间最多、最随意的地方,创造一个人人说普通话的大氛围,从宿舍开始,互帮互学、相互纠正、相互监督,对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十分有效。也可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学普通话进行指导,如在学校组织“疯狂普通话”兴趣小组,开普通话讲座、普通话骨干培训班,先训练一批普通话标准的推普员,采取以一帮十的作法全面提高全校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另外,在校园,领导、教师应带头讲普通话。不同系中,中文系学生要带头讲普通话。这也是建立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的重要因素。语言学家查尔斯在“言语适应论”中提到一种“言语趋同现象”:“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一方改变自己原有言语习惯或语体,以便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领导、教师主动讲普通话,另一方即使开始不讲普通话,随后也会遵从这种适应原则来使自己的选择与对方“趋同”。就社会语言环境来说,因普通话在湛江整个社会还未取得共识,所以雷州话高师生所处的社会语言环境(尤其是家庭,居住乡镇)对其普通话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各乡镇小学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湛江地区应加强普通话语言环境的建设。

(二)正确诱导“方言情结”

据前面的调查,雷州话高师生的“方言情结”较严重。所谓“方言情结”是指操某种方言的人,本能而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方言优越,歧视并排斥其他方言乃至民族共同语的心理。思想上虽重视普通话的学习,情感上却排斥普通话,他们普遍感觉自己方言比普通话亲切、好听,所以才会造成课上用普通话,课下用方言;校园里用普通话,校园外用方言。这是不利于普通话学习的主观因素。笔者建议,高师学校应努力提高普通话的“亲切感”。习惯是“亲切感”的直接动力,要改变这种习惯就要强化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交谈。在“推普”宣传中,也要尽可能消除学生对“推普”的反感。应明确告诉学生,“推普”并不是要排斥方言,而是为了交际和交流的方便。雷州话学生普通话差,并不是说雷州话就不如普通话,只能说是音系差别太大,两种语言一起使用会互相干扰而已。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厚此薄彼。

(三)强化普通话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W·E·兰伯特长期致力双语现象研究。他认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归附动机,即对另一语言文化集团产生好感,学习的目的是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另一种为实用动机,即仅仅出于功利目的,如阅读文献、寻找职业等。据前面的调查,主观上雷州话高师生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满,想要提高,且雷州话高师生已意识到普通话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及形象都很重要,所以学习普通话的兴趣高,思想上较重视,这属于第二种动机(应付考试、寻找职业)。这种动机是有利于雷州话高师生学习普通话的,应对学生的这一认识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这种认识。比如,向学生宣传作为一名师范生,不具备普通话教学能力,压根儿就谈不上可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信息高度发达、交际面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不会规范地运用共同语,无疑是自身素质上的一种严重缺陷等等。这些言语诱导,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强烈想学普通话的动机。若可能,学校还应尽可能使学生的这种实用动机转化为归附动机,变应付为自觉。因为据兰伯特的实验,归附动机取得的效果远比实用动机好。这样,学生学普通话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以测促训

国家已明文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并于1997年出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因此,在高师学校扩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严格按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字词、朗读、会话等口头表达能力的检测。这样既是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一种检测,更是对普通话尚未过关学生的鞭策。目前,在高师学校,利用普通话持证上岗制度来促进学生学普通话的积极性、自觉性,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1]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于根元.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王力.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蒋有经.方言复杂地区高师生普通话训练管见[J].上饶师专学报,1995,(2).

[7]陈才佳.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低效成因初探[J].广西教育,2000,(5).

猜你喜欢

雷州湛江普通话
漫步湛江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雷州古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
17
《湛江日报》:以做强做好军事报道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