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31例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2014-10-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刺激性雾化气管

周 琦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人工气道是指将患者气管切开后,将导管置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从而有效气体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是抢救并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1-2]。但患者气管切开后,干燥的气体未经生理性的湿化和筛选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损伤[3-4]。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及时将痰液排除,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我院ICU收治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62例,研究优质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5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 (63.1±3.3)岁,建立人工气道时间8~26d,平均 (16.57.3 ± 3.2)d。试验组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65.9 ±4.2)岁;建立人工气道时间 8~29d,平均(16.5±2.1)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将压缩雾化吸入机连接气切面罩,恒速小量给予患者24小时持续雾化吸入,定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气管套管定时清洗、消毒;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将吸痰管插入适当深度进行吸引,患者吸气时经气导管缓慢注入湿化液。两组患者湿化液均采用0.9%氯化钠溶液及5%碳酸氢钠溶液,两者一比一混合即得。两组患者均按5L/min流量吸氧,根据情况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两组患者均定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为15秒左右,吸引负压小于0.053MPa。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发生率,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疗效。吸痰结束后不同时间点测定两组患者SPO2值,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SPO2的影响。诊断标准:刺激性咳嗽在气道湿化过程中发生连续性咳嗽;痰痂形成吸出痰较黏稠干燥,有痰痂吸出或吸痰时插管不畅似有痰痂黏附在气管壁上;气道黏膜损伤出血湿化不够或频繁抽吸导致气管黏膜损伤出血;VAP发生率观察痰的性质、量、颜色及体温变化、血常规、胸片浸润影像,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时可诊断VAP[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道湿化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痰痂形成发生率、气管粘膜出血发生率以及VAP发生发生率均降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1 不同时间SPO2结果比较 结果表明,在吸痰后的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PO2≦74%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SPO2为85%~95%的患者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比较[例 (%)]

表2 两组患者吸痰后不同时间SPO2结果比较

3 讨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将失去生理湿化的屏障,气体直接进入呼吸道,干燥的气体将导致内分泌物粘结在纤毛上,形成痰痂、刺激性咳嗽,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6-7]。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为间断湿化法,单次气管给予湿化液体积较大、反复采用开放式管内吸痰,将导致发生刺激性呛咳、憋闷以及SPO2下降,发生肺损伤导致低血氧症。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充分湿化气道非常重要。本文采用持续雾化为长时间雾化剂进入气道,可减少吸痰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持续雾化可减低痰液粘稠度,减少痰痂的形成。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对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气道湿化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沈海芬,张海英.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694.

[2]赖士群,伍雪艳.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19):1721-1722.

[3]刘新会,孙磊.气管切开患者2种气道湿化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0,18(32):2528-2529.

[4]黄德斌,陈务贤.国内持续气道湿化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8):1603-1605.

[5]关素芳,熊敏,沈晓如.机械通气病人两种吸痰方法比较[J].现代医院,2010,5(10):97-98.

[6]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98-409.

[7]王雪娜,王艳丽,刘秋菊.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37-1038.

猜你喜欢

刺激性雾化气管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高校图书馆色彩信息架构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