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液承气汤合麻子仁丸治疗糖尿病便秘32例临床观察

2014-10-16黎周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麻子津液病机

黎周卫 符 英

1.海口市琼山区红旗中心卫生院,海南 海口 571138;2.海南省中医院内科,海南 海口 570203

糖尿病性便秘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秘结不通、排便不尽等[1],可引起患者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是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治疗该病有着重要意义。西医认为糖尿病性便秘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范畴,长期代谢紊乱导致胃肠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主要应用维生素B12片、莫沙必利片、果导片、硫酸镁、乳果糖、开塞露等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常反复发作。中医药在治疗便秘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应用于糖尿病性便秘中效果显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5~80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4~79岁;糖尿病病程1~1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便秘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WT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 (FPG)≥7.0 mmol·L-1或随机血糖≥11.1 mmol·L-1或葡萄糖负荷2h血糖 (2hPG)≥11.1 mmol·L-1;②无糖尿病症状时需另日复测上述结果确诊。

1.2.2 便秘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罗马Ⅱ慢性便秘诊断标准[3]:至少有3个月(不必连续)发生以下2项或2项以上者:①每周排便次数<3次;②1/4以上排便时困难;③1/4以上排便时粪质较硬或干结;④1/4以上排便时有不畅或排便不尽感;⑤1/4以上便时肛门直肠有梗阻或者阻塞感;⑥1/4以上排便者需要额外帮助。

1.2.3 便秘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诊断及便秘诊断;②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③未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通便药物;④患者知情同意并接受本试验。

1.4 排除标准 ①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②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造血系统和其他内分泌严重疾病;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等应激状况;④近期内服用其它中药治疗;⑤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维持原饮食、运动、降血糖药或胰岛素等降糖基础治疗。西药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每天3次;维生素B12片0.5mg,每天3次。中药治疗组在降糖基础治疗上予增液承气汤合麻子仁丸治疗。药物组成:玄参20g,生地20g,麦冬20g,大黄5g,芒硝3g,麻子仁20g,白芍20g,枳实10g,厚朴10g,杏仁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1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便秘疗效标准制定[5]。临床痊愈:大便正常,症状消失,质软成形,排便通畅;显效:大便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排便时间在72h以内;有效:排便时间、间隔时间缩短,或便质干结改善。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进行数据建立、数据录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便秘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3.75%,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上比较困难,在西医看来是因糖尿病日久,胃肠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使大肠对神经体液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胃结肠反射信号传递减弱,导致胃肠动力不足[6],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目前,西医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外,常给予营养神经类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等对症治疗,但其疗效往往不佳。糖尿病性便秘属祖国医学“消渴”、“便秘”范畴,“消渴”病机为阴虚燥热,但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中医古籍中对便秘早有精辟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曰:“大便难者,由五脏不和…津液竭燥,壅塞不通也”;《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曰:“食辛热厚味之物…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秘结”;《景岳全书·秘结》中述:“秘结证…多有病为燥结者…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从中医学角度讲,糖尿病性便秘根本病机为消渴阴虚燥热,燥热内结则加重津液亏损,阴亏液涸又加重热结肠腑,肠燥、津枯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肠道失润,“无水舟停”,大便干结不通,故致便秘。津亏、燥热既为消渴病机,又是便秘病机关键。其病位虽在大肠,但与全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调的一种表现。

中医学对便秘治疗有“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反对滥用泻剂,伤津耗液。《伤寒论》云:“阳明病…病津液内竭者,虽硬不可攻之”,强调便秘并不可一概用通腑泻下之法。“津血枯涸大便难,法当滋补化源”,即治疗津液亏耗者宜滋阴润下通便。糖尿病性便秘以津亏燥热为其病机关键,治疗上更宜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中药增液汤承气汤善治津液亏枯之大便干结,而麻子仁丸则善治肠胃燥热腑气不通之便秘,在临床上两方合用,取各自长处,既补阴津,又清燥热,标本兼治,因果互补。增液承气汤中重用玄参、生地、麦冬,即增液汤,滋阴增液,并能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少佐大黄、芒硝取其软坚泄热通便之用,全方寓通导于滋润之中,取“增水行舟”之意。麻子仁丸出自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方中以麻子仁、杏仁润肠通便,厚朴、枳实除满,芍药养阴和营,少量大黄泄热通便,全方具有润燥清热通便的功能,取“燥者濡之”之意。两方合用则共奏清热润肠、增液通便之功,正切中糖尿病性便秘病机,燥热去阴液复,标本兼顾,大便自调。

本研究结果表明,增液承气汤合麻子仁丸治疗对糖尿病便秘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提示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是针对其根本病因病机,推陈致新,全面调整全身气血津液阴阳平衡,从而有效改善机体胃肠功能的作用,其治疗糖尿病性便秘作用安全,起效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琰,毛旭明,周阿高,等.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荟萃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207.

[2]潘孝仁.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J].中华内科杂志,2012,36(6):427-429.

[3]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11,11(12):761-765.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2-11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21.

[6]张红,廖二元.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其识别与评价[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6(3):51.

猜你喜欢

麻子津液病机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窗边的媒人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