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2014-10-16陈艺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艾灸

陈艺英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上属于“痛经”、“带下病”、“不孕”等疾病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湿毒内蕴、气虚血瘀、阳气阻遏,治当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解毒[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60例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穴位艾灸治疗,同时施以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检查明确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重症感染、肿瘤、慢性肝病及免疫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60例,全部为女性。干预组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 (37.57±6.88)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 (1.67±0.5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 (38.25±6.57)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 (1.56±0.68)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方:当归12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三棱12g,薏茨仁30g、白花蛇舌草20g,枳实12g,败酱草30g,莪术12g,香附15g,黄芪20g,并对患者辨证适当加减药物,用冷水煎开2次,取汁150~200ml,每日1次,连续两周,共治疗4个疗程。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穴位艾灸治疗:避开月经期,取穴主取:关元、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每日1次,连续两周,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包括保证营养平衡,可多吃卷心菜、谷物、豆类、肉、鱼、花生、奶、蛋黄等,要以清淡为主,不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案的意义,消除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不了解所造成的紧张焦虑情绪。②给予日常护理及健康教育,注意经期卫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告知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嘱咐患者要注意卫生,降低盆腔炎的发生或加重,多做缩肛运动,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保持外阴清洁。③做好艾灸期间的护理,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思想集中,均匀呼吸,注意艾灸燃点的距离,防止艾灸脱落烫伤皮肤,询问患者的体表温热感,艾灸后如果出现小水泡,不要擦破,水泡较大应用消毒后无菌针头刺破涂抹京万红软膏,艾灸完,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率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近年来有呈多发以及年轻化的趋势[2]。患病妇女多为急性盆腔炎治愈得不彻底或者是受到病程的迁延所致。久之易导致输卵管痉挛和慢性输卵管炎等输卵管疾病,最终导致输卵管阻塞,从而引起不孕不育[3]。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经期、产后脉络空虚,湿毒、湿热之邪气下注于冲任胞脉,从而湿热互结,内侵瘀结胞宫,阻遏气血运行致邪久留不去所致[4]。慢性盆腔炎临床辨证寒凝血瘀型居多。因此,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穴位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结合临床护理来判断疗效。艾灸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消肿散结以及祛湿逐寒等功效,穴位合而用之,可以达到祛邪扶正之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加穴位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盛骥锋,吴恩新,徐佑娟.以温针灸为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9):117-118.

[2]李辉,冯树军,朱琳.针刺配合熨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引例[J].四川中医,2003,21(12):85.

[3]江淑红,郑常君,于法敖.中药保留灌肠、针刺、微波三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4):290-294.

[4]於玲峰,刘淑萍.慢性盆腔炎患者不同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应用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5,24(2):26-28.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夏天怎么做艾灸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艾灸疗法治疗产后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