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10-16高以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养阴肢端内分泌科

高以红 李 超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皮肤科,江苏 江阴 214400

糖尿病足[1]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 (或)浅层组织破坏,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甚至死亡。由于其治疗周期长,疗效差,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笔者采用三联疗法 (丹参酮胶囊口服、自制养阴生肌散外敷、结合高能红光)治疗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住院患者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3.8岁;病程最长41年,最短2年,平均15.3年;糖尿病足采用 Wagner标准[3]分级:1级(溃疡局限于皮肤层)39例,2级 (溃疡深及肌腱或关节囊)10例,3级 (溃疡累及骨并有可能并发骨髓炎)2例。51例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内分泌科医师予:监测血糖、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围内;静脉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根据创面细菌培养情况给予合适的抗生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河北希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外治方面对创面清洁者直接予自制养阴生肌散外敷于局部,创面污秽分泌物较多者每日清创1次,然后再予自制养阴生肌散外敷于局部,每日数次;高能红光照射:仪器为Carnation-33B型光子治疗仪,每日对患者创面进行2次照射,每次20min。注意照射时光源距离患者20cm左右,以防烫伤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自制养阴生肌散外敷于局部,每日数次;高能红光照射局部,具体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4]临床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指标。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例)

2 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大、小、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在机械性损伤并发感染时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引发糖尿病肢端坏疽。中药丹参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其性微寒味苦、无毒,有活血通络、凉血消肿等功效;丹参酮胶囊是中药丹参乙醚提取的脂溶性产物,为二菇酿酮类化合物的总称,有抗菌作用,可以对致病菌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同时,丹参酮可以通过阻止白细胞过度的游出和集聚,防止溶酶体酶、氧化代谢产物过多释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以控制糖尿病足炎症的发展[5]。

糖尿病足因有肢端坏疽的特点,相当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糖尿病消渴日久,气阴耗伤,痰湿不化,湿热下注而致肢端坏疽。故虚是糖尿病足的内因,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热灼津血,酿成血瘀,致使肢体失养,复感邪毒,乃至肢端溃烂肉腐而成脱疽,其发展过程中又多夹有风、热、湿。养阴生肌散来源于我科已故创始人孙泽民老中医之经验方,本散剂方由青黛、煅石膏、冰片、黄柏、珍珠、紫草组成,诸药协力共达清热解毒、燥湿、养血、生肌收口润肤之功,故风、热、毒、湿、瘀皆可除,经我科临床50多年使用,对各型疮疡疮口难以愈合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高能红光治疗将大部分红光滤过去,主要是红光波段,渗透皮下3~5cm左右,将能量送到人体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综合生物效应。在红光照射后,可以使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蛋白含量增加,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因而可以促进细胞合成,促进伤口和溃疡愈合,加速受损神经的再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防治除常规内分泌科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外,笔者采用丹参酮胶囊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抑菌,结合养阴生肌散外敷、高能红光照射,从诸方面发挥协同作用,疗效显著,可使糖尿病足获得更好的康复。

[1]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81-117.

[3]李仕明整理.糖尿病足 (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草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1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1997:30.

[5]高骥援,王淑芬,张克坚.丹参酮对人白细胞趋化性影响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1):684.1.4 132.

猜你喜欢

养阴肢端内分泌科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患者注射胰岛素行为比较分析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诊治路径专家委员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