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常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

2014-10-16曲认秀李凯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抗菌阴性

曲认秀 李凯伟

1.云南省江川县大街街道卫生院,云南 江川 652600;2.云南省江川县人民医院内科,云南 江川 6526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通常诊断不难,但治疗上往往出现盲目抗病毒或抗感染治疗,甚至联合抗炎抗病毒治疗,其结果疗效不佳,还会导致抗生素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使细菌产生耐药,给患者带来多种危害,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回顾我科在诊治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通过检测血清 PCT、CRP及血常规中WBC、N%,在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诊断方面有很大优势,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江川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及部分住院诊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诊断符合《内科学》(第7版)[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另外选取正常人群40例作对照组。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于初诊时抽静脉血测定PCT、CRP、WBC、N%,监测体温,以PCT>0.1ng/ml,CPR>10mg/L,WBC>10.0×109/L,N% >70%为界,将其分为两组,大于上述数值的设为阳性组,反之设为阴性组。阳性组38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 (42.5±28.2)岁;阴性组42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1.2±26.8)岁;健康对照组40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 (41.3±27.1)岁;三组间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阳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阴性组给予抗病毒、对症等治疗,5天后再次抽静脉血测定PCT、CRP、WBC、N%,同时回访体温,进行三组间对比分析。血清PCT测定采用法国Mini IDAS(梅尼埃)公司生产的分析仪,BioMerieux公司提供的试剂盒;CRP测定采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产的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PCT、CRP、WBC、N%变化 阳性组给予抗炎治疗,取得明显疗效,PCT,CRP,WBC,N%治疗前后数值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阴性组,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阳性组、阴性组、对照组PCT、CRP、WBC、N%治疗前后比较 (±s)

表1 阳性组、阴性组、对照组PCT、CRP、WBC、N%治疗前后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阴性组、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CRP(mg/L) PCT(ng/ml) WBC(×109)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阳性组 38 38.15±8.66 8.15±2.05*△ 0.82±0.06 0.25±0.11*△ 11.8±1.2 8.2±2.0*△ 81.7±11.2 60.1±10*△阴性组 42 6.32±1.82 6.18±1.73 0.06±0.03 0.05±0.02 8.2±1.1 7.9±1.3 62.3±9.4 59.8±3.3对照组 40 4.12±1.73 4.09±1.81 0.07±0.02 0.06±0.02 6.2±2.4 6.37±2.1 63.4±8.1 62.6±7.2

2.2 阳性组、阴性组治疗后退热情况 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54例发热,其中阳性组31例 (81.5%),阴性组23例 (54.8%)。阳性组经抗感染治疗及阴性组抗病毒治疗5天后,阳性组31例发热患者中27例退热,4例低热;阴性组23例发热患者中18例退热,5例低热。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下表2。

表2 阳性组、阴性组患者治疗后5天内退热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主要采用分泌物培养、白细胞计数、病毒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病原体的分析。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时间长、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和易受干扰等缺点[2],而且血常规常受年龄、药物、温度、日间变化等因素影响,并且升高较慢,治疗有效后降低也缓慢,给分析患者真实病情结果带来影响。目前,要做到明确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确实十分困难,而且国内尚无完善、实用和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或病毒的快速分离和鉴定,病原菌仅仅依靠临床表现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而推测。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这种方法既不敏感,也不真实[3-5]。

PCT是由很多器官的不同类型细胞在受到促炎症反应刺激后分泌,特别是受到细菌引起的刺激后升高[6]。在实验室诊断中,PCT是能特异性区分细菌感染和其它原因导致的炎症反应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重要标志物[6],而在病毒感染、肿瘤手术创伤时则保持低水平。PCT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炎症控制和病情缓解而降至正常水平[7],这就决定了PCT浓度的特异性,因而PCT成为细菌感染诊断的新指标[8],用于临床炎症的鉴别诊断,并指导治疗。当PCT浓度>0.1ng/ml时,说明存在细菌感染,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6]。

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2~12h血中浓度开始升高,48h达峰值,持续时间约为1周左右,其升高幅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并随炎症消除而降低,病情明显好转则降低至正常,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体温、糖皮质激素、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的影响,是理想的炎症变化监测指标。也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细菌感染时多>10mg/L,病毒感染时<10mg/L,对两类感染有辅助鉴别作用[10]。

本组资料对80例患者的外周血PCT、CRP、WBC总数和N%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提示,外周血PCT、CRP、WBC总数、N%的分布情况一致。PCT、CRP升高能够反应细菌感染的情况。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WBC和N%等指标基础值个体差异大、正常范围宽、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等原因,医生进行结果判定是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与之相比,PCT、CRP稳定性好、标准判断值明确,对二者有很好的补充作用。联合4项参数检测结果,对诊断细菌感染有很大的帮助。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病毒感染占上呼吸道感染的70~80%,仅有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但是目前国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本组资料表明,外周血 PCT、CRP、WBC、N%升高,可视为细菌感染,反之则多为病毒感染或其它病原体感染。所以,对于PCT、CRP、WBC、N%在正常值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就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反之,抗菌药物治疗意义不大,反而会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另外,对WBC不高而CRP显著增高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因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差,感染后WBC、N%不会相应增高,而PCT、CRP却超出正常范围,这时PCT、CRP的检测就极具临床价值,可及早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感染扩散。对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还可通过PCT、CRP定量检测,及时停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CRP、PCT、WBC、N%,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患者容易接受的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作为常规项目在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 [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4.

[2]胡芙蓉,苗正有.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妇科盆腔炎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2001,16(3):155.

[3]Bachur RG,Predictive model fo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among infants younger than 3 months of age[J].Prediatrics,2001,105(2):311-316.

[4]Carrol ED,N P,Riorda FA,et al.Procitionin as adiagnositc Marker of mengococcai disease in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fever and a rash [J].Arch Dis Child,2002,85(4):282-285.

[5]Galletto-Lacou R.Zamora SA,Gervx A,Gervaix A,Bedside procalciti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test in children with fever without localizing signs of infaction seen a referral center[J].Pediatrics,2002,112(5):1054-1060.

[6]DANDONA P.et al.Procaicitionin increase after endotoxin injection in normai subjects[J].JOURNAI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1994,79(6):1605-1608.

[7]邓拥军,格兰.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430-2431.

[8]CHRIST-CRIN M.et al,Effect of prorcalcitionin-guided treatment on antibiotic use and outcome in lower respriratory tract infaction:cister-randomised singieblinded intervention tral[J].LANCET,2004,363(9409):600-607.

[9]贾淑荣,刘卫东.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1(5):904.

[10]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8-49.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抗菌阴性
什么是抗菌药物?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